0%

書籍

  • 《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
  • 作者: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 原文作者: Nassim Nicholas Taleb
  • 譯者: 羅耀宗
  • 出版社:大塊文化

書摘

P.16

反脆弱不只是堅韌(resilience)或強固(robustness)而已,堅韌可以抗拒買撼,保持原狀,反脆與表現得更好。

任何與時俱變的東西,例如進化、文化、觀念、革命、政治體系、技術創新、文化與經濟成就、企業生存、美食食譜(例如雞湯,或者加一滴干邑白蘭地(Cognac)的驗劇中排)、都市的崛起、法律體系、赤道雨林、細菌的抗藥性……等,都具有這個特質,連我們作為地球一種物種的存在也是一樣。反脆弱性決定了活著的有機物(或者深奧的體系,例如人的身體)和呈現惰性的東西(例如桌上的訂書機等物體),兩者之間的差別。

反脆弱喜歡隨機和不確定,而這也表示——十分重要——它喜愛某一類的誤差,反脆弱性有一種奇特的性質,允許我們去處理未知,可以不必了解它們便放手去做——而且做得很好,且讓我講得更白些:由於反脆弱這個特性,大致來說,我們比較長於做事,拙於思考。任何時候,我寧可愚蠢而反脆弱,也不想極為聰明卻脆弱。

P.19

你不應該犧牲別人的脆弱,而取得反脆弱性。

P.21

人造的深奧系統往往會引發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和一發不可收拾的連鎖反應,而降低或甚至消除可預測性,並且製造出超大事件。所以說,現代世界的技術知識可能不斷增加,但說來矛盾,事情的發展卻遠比從前難以預測。由於人造系統增加、脫離祖先和自然的模型,以及由於每一樣東西的設計十分複雜,而失去強固性,種種理由使得「黑天鵝」扮演的角色與日俱增。此外,我們成了一種新疾病的受害者。本書將這種病稱作嚐新狂(neomania)。由於這種病,我們建立起容易受「黒天鵝」傷害的系統——卻稱之為「進步」。

P.69-70

大自然喜歡給自己過度的保險。

一層又一層的備餘,正是自然系統的核心風險管理特質。我們人類有兩個腎臟(連會計師也有)、多餘的備用零件,而且許多許多東西(例如肺、神經系統、動脈)也有多餘的容量,而人類設計的東西,往往只是備而不用而已,更可說是反備餘——我們有背負債務的歷史紀錄,而這和備餘正好相反(在銀行存進五萬元現金,或者更好的做法,在床墊底下藏五萬元,算是備餘;欠銀行相同的金額,則是債務,也就是備餘的相反)。備餘是個含糊不清的概念,因爲如果沒有什麼不尋常的事發生,那就像是在浪費。除非有不尋常的事情發生——通常是這樣。

P.91

社會學家以「均衡」(equilibrium)一詞,描述相反的力量(例如供給和需求)之間取得的平衡,如此每當出現小小的擾動,或者往某個方向偏離,就像鐘擺那樣,便會往相反的方向調整回來,使情況恢復穩定。簡單的說,這被認為是經濟體的目標。

更深入了解這些社會學家希望我們到達的境界,會發現這種目標可能是死亡。
深奧理論家史都華,高夫曼(StuartKaufman)利用均衡的觀念,區分表二所列的兩個不同世界。

非有機、非深奥系統(例如桌子上的物體)處於慣性的狀態就會達到均衡(依傳統的定義)。
因此對有機物來說,只有在死亡的時候才達到均衡(依前面所說的意義)。
以高夫曼使用的一個例子來說,你的浴缸中,一個漩渦開始形成,之後旋轉個不停。
這種狀況永遠「絕非均衡狀態」——而有機體和動態系統似乎以這種狀態存在。
對它們來說,正常狀況需要某種程度的波動性、隨機性、不斷交換資訊和壓力,而這可以解釋:一旦被剝奪波動性,它們可能受到傷害。

P.97

最後,具有變異性(因此具有隨機性)的環境,不會使我們像在人類設計的系統中那樣,受到慢性壓力的傷害。走在凹凸不平的非人造地面上,不會有兩個步伐完全相同。而缺乏隨機性的健身房機器,給你的則恰好相反:強迫你無止境地重複非常相同的動作。不少現代生活帶來慢性壓力傷害,但那是可以避免的。

P.99-100

在層級存在的情況下,反脆弱性變得有點複雜,也更加有趣。
自然的有機體不是最後的單一單位:它由次單位組成,而它本身可能是某個更大集合體的次單位。
這些次單位可能彼此競爭,再舉個商業上的例子來說。

餐廳呈現脆弱性;它們相互競爭,但一個地方上的餐廳集合起來,而因此擁有反脆弱性。

要是個別餐廳十分強固,因此屹立不倒,整個商業將趕滯不前,或者顯得疲軟,供應的食物不會比自助餐廳要好——我指的是蘇俄式的自助餐食物。
此外,它會受害於系統性的短缺,有時更會爆發重大的危機,需要政府紓困。所有的品質、穩定和可靠性,都有賴於餐廳本身的脆弱性。
所以系統內部的某些部分可能需要具有脆弱性,整個系統才能擁有反脆弱性。
有機體本身可能相當脆弱,但是加密在生殖它的基因中的資訊,將具有反脆弱性。
這可不是小事一樁,因為進化的邏輯背後正是如此。這也同樣適用於創業家和個別科學研究工作者。

P.101

有一種更強的不同的反脆弱性,和超越毒物興奮效應的進化有關——其實和毒物興奮效應非常不同:甚至恰好相反,如果我們從外而觀察,而不是從裡面觀察,是可以將它描述為毒物興奮效應——受到傷害時變得更強。但這裡所說的另一種反脆弱性則會進化,而且是在資訊的層級上運作——基因是資訊。這個單位和毒物興奮效應不同,不會因為面對壓力而變得更強;它會死亡。但它會將好處移轉;其他的單位會存活下來——而存活下來的單位,擁有的特質能夠改進所有單位的集合體,帶來修正的現象。教科書和《紐約時報》週二的科學版面,語意不明地通稱為「進化」。所以這裡說的反脆弱性,不是指內在柔弱的有機體之反脆弱性,而是指它們的基因密碼的反脆弱性;基因密碼可以活得比它們久。這個密碼其實並不關心單位本身的福祉——恰恰相反,因為它會摧毀它旁邊的許多東西。羅伯特·崔佛斯(Robert Trivers)提出「自私基因」(selfish gene)的觀念,認為基因和有機體之間存在競爭關係

P.107-108

舉例來說,如果你喝少量的有毒物質,根據丹欽的說法,使你的有機體變得更好的機制,是你系統內部的進化,細胞內的壞(弱)蛋白質被比較強——和比較年輕——的蛋白質取代,而比較強的蛋白質則透過一劫(或者類似的運作)。當你讓自己挨餓,壞蛋白質會先分解,並且由你的身體回收——這個過程稱作自體吞噬(autophagy)。這純粹是進化過程,也就是為了提高適應力而選擇和殺掉最好的。但你不必接受特定的生物理論(例如蛋白質老化和自體吞噬),才會接受這個一般觀念:有機體內部的生存壓力,對它處於外部壓力之下,有助於整體的改善。

如果將錯誤當作一種資訊來源,以**理性的方式進行嘗試錯誤法(trial and error)**,那麼其中的隨機要素其實沒有那麼隨機。如果每一次的嘗試都提供資訊,讓你了解什麼事情行不通,你的解決方案便會開始成形——於是每一次的嘗試都變得更有價值,那就像是費用,而不是錯誤。而且,一路走去,你當然會不斷地發現某些事情。

P.109

每一架飛機墜毀,都使我們進一步提高安全性、改善系統,使得下一次飛行更爲安全——些死亡的人,對其他人的整體安全做出貢獻。瑞士航空三班機、環球航空800班機、法國航空 447 班機,都促使我們改善系統。但這些系統會從錯誤中學習,是因為它們具有反脆弱性,而且建立它們的時候,設計成能夠利用小錯誤;經濟崩潰則並非如此,因為經濟系統以目前的方式建立,不具有反脆弱性。為什麼?每年有數十萬架飛機飛上天空,一架飛機墜毀不會波及其他飛機,所以錯視受到侷限,而且具有高度的認識性——可是全球經濟系統卻像一個整體那般運作:錯誤會散播出去,而且愈滾愈大。

同樣十分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談的是局部性的錯誤,不是整體的錯誤;是小錯誤,不是嚴重和致命的錯誤,好系統和壞系統因此有別。像航空公司這種好系統,設計成能從小錯誤中獲益,而且不互相影響——或者可以說,彼此呈現負相關,因為錯誤會降低未來發生錯誤的機率。這是觀察一種環境是反脆弱(例如航空),而另一種是脆弱(例如現代的經濟生活,呈現「地球是平的」風格,唇齒相依)的方式。每一次空難都降低了下一次發生空難的可能性,但每一家銀行崩垮,卻讓下一家銀行崩垮的可能性提高,建構理想的社會經濟體系時,我們需要消除第二種錯誤——也就是會造成傳染的那種錯誤,

P.111

此外,我認為輸家的特徵是在犯錯之後,不懂得內省、從錯誤中學習、覺得難堪、產生防衛之心,並且試著解釋為何他會犯下錯誤,

而不是以新的資訊來豐富自己,然後邁開步子往前走。這種人往往認為自己是某個大陰謀、壞老闆,或者壞天氣的「受害者」。

最後,我認為,不會犯過錯的人比只犯過一次錯的人不可靠。而犯下許多錯的人——但是同樣的錯誤不犯兩次以上——比不會犯過錯的人可靠。

P.114

我曾經在談論因果關係的假錯覺文章中討論過這個問題,說有篇報紙文章指出,黑手黨的新成員曾經遭蘇聯流放,「因為到過古拉格(Gulag;蘇聯的集中營)而變得堅強」。由於最弱的人在古拉格之旅中死掉,所以我們會產生他們強化的錯覺。有時我們見到人們在試煉之後活下來,由於存活的人群比原來的人群強壯,於是我們會認為這些試煉對他們是好事。換句話說,試煉只是一場無情的考驗,殺掉失敗的人。我們看到的,可能是我在前面說過的,將脆弱性(應該說是反脆弱性)從個人移轉給系統。且讓我以不同的方式來說。活下來的人群顯然比原來的人群強壯——但是個人並非如此,因爲比較弱的人已經死亡。

有人付出代價讓整個系統得以改善。

P.115

從某個距離之外看這個世界,我可以見到人和自然之間呈現十分緊張的關係——這是因為脆弱性取捨而引起的緊張。

我們見到大自然如何希望她自己(也就是整體)生存下去——而不是每個物種都生存——正如接下來每個物種都希望它的個體呈現脆弱性(尤其是在繁殖之後),好讓進化的選擇能夠發生。我們見到脆弱性從物種移轉到個體,是整體生存之所必需:物種具有反脆弱的潛力,因爲去氧核糖核酸(DNA)是資訊,但物種的成員會易損,因此必須準備犧牲,而且事實上是為了集體的利益而如此設計。

P.119

我希望——也是解決方案——將來能有個全國創業日,傳達這樣的訊息:

你們大部分的人會失敗、名譽掃地、家徒四壁,但我們感謝你們為這個世界的經濟成長,以及拯救他人脫離貧窮,所承受的風險和所做的犧牲。
你們是我們的反脆弱來源。國家感謝你們。

P.124

這就是人生的核心錯覺:認為隨機的風險高,所以是壞事:消除隨機,就能消除風險。

計程車司機、妓女(非常古老的行業)、木匠、水電工、裁縫師和牙醫等技術勞工,所得波動都很大,但面對小小的專業「黑天鵝」,也就是會使他們的所得完全消失的事件,卻有相當高的強固性。他們的風險是看得見的。但是受雇於人的上班族卻不是這樣,他們的所得雖然不會大起大落,卻可能在接到人事部門的一通電話之後,所得立刻掉爲零而大受震撼。受雇者的風險是隱藏的。

P.147

馬克士威簡潔利落的數學推導令人讚嘆,也讓我們知道緊密控制的危險可以推而廣之到各個領域,並且有助於揭露假穩定和隱形長期脆弱的真相。在市場上實施固定價格,也就是藉此消除投機客(他們是所謂的「雜訊交易人」)和他們帶來的溫和波動性,會讓我們產生穩定的錯覺,因為實際上,風平浪靜的期間會被偶爾出現的急起直落的走勢打斷。由於參與者不習慣市場波動,價格一有小小的變動,便會被歸因於內線資訊作崇,或者系統的狀態改變,因而引起恐慌。如果一種貨幣從不波動,那麼一點小小的波動便會使人們相信世界就要結束。注入若干混亂,反而會使系統穩定下來。

沒錯,讓人稍微混亂是有好處的——這對你有好處,對他們也有好處。套用這一點到日常生活來說,假設有個人平常十分守時,很能預測他的行為,每天都剛好六點回到家,十五年如一日。你可以用他回家的時間設定手錶。他只要晚幾分鐘到家,家人就會焦慮不已。另一個人的行程波動稍多一點——因此難以預測,到家時間差個半小時,也不會令人不安。

P.148

將隨機雜訊注入系統,以改善它的功能,這個觀念已經用於許多領域,根據稱作**隨機共振 (stochastic resonance)**的一種機制,將隨機雜訊加進背景,能使你更準確地聽到聲音(例如音樂),前面談過,過度補償的心理效應幫助我們在雜訊中取得訊號;我們這裡談的不是系統的心理特性,而是物理特性。微弱的求救訊號可能微弱到無法被遠端的接收器接收。但如果有背景雜訊存在,並且受到隨機干擾,便能被人聽見,把隨機嘶嘶聲加進訊號,能使它升高到足以被察覺,因此聽得到的門檻——在這種情況中,沒有什麼事情做得比不用錢的隨機要好。

拿治金術中的退火方法爲例來說,這種技術需要先加熱一種材料,然後在控制之下使它冷卻,以提高結品體的大小和減少它們的瑕疵,好讓金屬變得更堅硬,同質性更高。正如布利登的驢子,熱導致原子從原來的位置鬆開,隨機漫步於能量較高的狀態;冷卻則使它們有較高的機會找到更好的新結構。

P.152

同樣的,和平——某種強迫、抑壓、不自然的和平——可能會付出死傷慘重的代價:不妨想想歐洲經過大約一個世紀的相對和平,人民活在安逸自滿的氣氛中,等到重武裝單一民族國家帽起,終於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再說一遍,我們都愛好和平,也喜歡經濟和情感穩定但我們不想長期之後當個冤大頭。
每個新學年,我們接種疫苗(給自己一點傷害,以提高免疫能力),卻沒有將這個機制移轉到政治和經濟領域。

P.155-156

我對現代化(modernity)所下的定義是,人類大規模支配環境、以系統性的方法磨平世界的窒息波動性和壓力因子。

鋸齒狀,以及現代化等於用系統性的方法,將人類從充滿隨機性的生態中抽離——身體上和社會上的抽雕,甚至知識上的抽離。現代化不只是社會課本所定義的中世紀之後、農業時期之後、封建歷史時期之後。它是一個時代的精神,特徵是合理化(利用天真的理性主義),認為社會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必須由人來設計。於是誕生了統計理論,而且有個糟透了的鐘形曲線。線性科學也出現了。

「效率」——或者優化的概念應運而生。

不管好壞,現代化都是一張普羅克拉斯提斯之床——將人化約成看起來相當有效率和實用的東西。這樣的方法,在某些層而行得通:普羅克拉斯提斯之床並不全然都是負面的化約。有些可能有益處,只是非常少見。

我們正進入現代化的一個階段,特徵是有遊說者、責任非常非常有限的公司、企業管理碩士、冤大頭問題、世俗化(或者應該說是重新發明一些新的神聖價值,例如以旗幟取代祭壇)、稅務人員、害怕主管、週末待在有趣的地方以及週間待在一般認為不那麼有趣的地方、分隔「工作」和「休閒」(可是在比較聰明的時代中,兩者看起來相同)、退休計畫、爭論成性的知識分子不同意這個現代化定義、字面思維、歸納推理、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的發明、平滑的地面,以及以自我為中心的建築師。暴力從個人移轉到國家。金融無紀律也是。所有這些事情的中心,便是否定反脆弱性。

P.174-175

極少人了解拖延是我們的自然防衛機制,因為這可以讓事情自行發展,發揮它們的反脆弱性:這來自某種生態或自然的智慧,不見得總是壞事——就人的生存來說,我的身體會抗拒掉進它的圈套,我的心靈會抗拒現代化的普羅克拉斯提斯之床。沒錯,在現代世界中,我申報的所得稅不會照顧自己———但是延後前往不是那麼必要的醫院,或者暫時擱置寫一段文章,直到我的身體告訴我,已經做好準備為止,我所根據的可能是非常強而有力的自然過濾器。我只在自己覺得喜歡的時候才寫,而且只寫我喜歡的主題——讀者並不是傻瓜,所以我利用拖延,向內心的自我和深層進化的過去傳達訊息,抗拒在寫作上進行干預,可是某些心理學家和行為經濟學家似乎認為拖延是一種疾病,需要矯正和治療。

P.180

這個故事可以從生物的維度來說。我一再表示,在自然環境中,壓力因子是資訊。因此太多的資訊會造成太大的壓力,超過反脆弱性的門檻。在醫療上,我們發現禁食具有療癒的力量,而這是為了避開和攝取食物有關的荷爾蒙衝動。荷爾蒙傳達資訊到人體的不同部分,太多的話,會使我們的生物系統發生混淆。在這方面,就像以太高的頻率獲得新聞,太多的資訊反而有害——每天的新聞和糖會以相同的方式,混淆我們的生物系統。第二十四章(談倫理)會說明太多的資科(尤其是內容貧乏的資料)如何使統計數字完全失去意義。

P.191

你可以控制脆弱性,而且能夠控制的程度,遠高於你所想的。我們整理出三個要點:

(1) 由於察覺(反)脆弱性——或者如同接下來幾章,胖子東尼告訴我們的,實際上是靠嗅覺聞出來遠比預測和了解事件的動態與發展容易,所以我們背負的整個使命,化約為一個中心原則,那就是應該做什麼事,好將來自預測錯誤的傷害降到最低(以及將利益提升到最高)。換句話說,當我們犯了錯誤,情況不但不會分崩離析,甚至可能受益。

(2) 我們現在並不想改變世界(這件事留給蘇聯——哈佛的烏托邦分子和其他脆弱推手去做吧):我們應該先提高東西面對瑕疵和預測錯誤的強固性,甚至利用那些錯誤,從檸檬做出檸檬水。

(3) 至於檸檬水,歷史好像總是會從檸檬裡做出檸檬水:反脆弱性必然是各種事物承受所有壓力因子之母(稱作時間),往前推進的必要條件。

P.205

我們之所以需要將重點放在行動上,避開言詞,還有另一個因素要考慮: 依賴外界的認可有損健康

人們給予認可的方式,既殘忍又不公平,所以最好不要玩這種遊戲。
不管別人如何對待你,一定要具有強固性。
尼洛曾經和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科學家交朋友,非常尊敬這位出衆人物。
雖然這個人(在他人眼裡)於自己的領域已經聲名顯赫,卻還是十分在意他在科學界得到的身分地位。如果有任何作者沒有引用他的名字,或者某個委員會將他不曾得過的獎項發給他覺得比他差的人(那個騙子!),他會十分生氣。

P.208

你不能預測整體,卻能預測那些依賴預測的人會冒更大的風險,會遭遇某些麻煩,甚至破產,為什麼?做預測的人會因為預測而脆弱。過度自信的駕駛員,最後會導致飛機墜毀,數字預測會使人冒更多的風險。

P.214

我們從文獻中,對斯多噶哲學的傳統理解,是它在某種程度內無視於命運——以及人必須與宇宙取得和諧的其他觀念,這裡一併跳過。它不斷貶抑世俗財富的價值。斯多噶學派的創始人季蒂昂的芝諾(Zeno of Kition)遭遇船難時(古文書中記載許多船難),宣稱自己十分幸運,卸下了一切重擔,現在可以好好研究哲學。塞內加的著作中,扣人心弦的一句話,是遭逢不幸之後,「我沒什麼好損失的」(nihil perditi)。斯多噶哲學會使你渴望巨災帶來挑戰。而且斯多噶學派輕視豪奢的行爲:塞內加談到一個過著揮霍生活的人說:「他負債累累,因爲他必須向另一個人或財神借錢。」
沒錯,塞內加的目標表面上是哲學,試著堅守如上所說的斯多唱傳統:斯多喝哲學談的不是利得和好處,所以表面上它不是落在反脆弱性的層級上,而只談控制人的命運,以及降低心理層而的脆弱性。但是許評論者完全漏掉一件事。如果財富是一種重擔,沒有需要,那何必去擁有?塞內加為何要保有財富?

P. 215

以這種方式來看,斯多噶學派談的是調適(domestication)情緒,不見得是消除情緒。它不是要將人變成植物。我認為,現代的斯多噶學派哲人是將恐懼化為謹慎、痛苦化為資訊、錯誤化為啓示、渴望化為行動的人。

P.220

脆弱性意味著失多於得,等於下檔損失多於上權利益,等於(不利的)不對稱。

反脆弱性意味著得多於失,等於上檔利益多於下檔損失,等於(有利的)不對稱。

P.223

邁向反脆弱的第一步,是先降低下檔損失,不是提高上檔利益;也就是說,減少暴露在負面「黑天鵝」的機率,並讓自然的反脆弱自行運作。

緩和脆弱性不是選項,而是非做不可的事。這聽起來好像不言可喻,但要點似乎爲人遺漏。

脆弱性就像不治之症,非常磨人。包裹一旦在糟糕的情況下損壞,即使外在狀況恢復,也不會自行修復。脆弱性具有棘輪般的特質,也就是傷害不可逆。重要的是所走的路徑、事件發生的順序,而不只是目的地——這也就是科學家所說的路徑相依(path-dependent)特性。路徑相依可以說明如下:先做腎結石手術,再麻醉身體,和順序反過來的治療程序不同。或者,用餐的時候,先喝咖啡和吃甜點,最後才喝番茄湯,與相反的順序比起來,享受的程度不同。考慮路徑相依時,我們的方法就變得很簡單:不管上檔利益的潛力如何,我們很容易找到脆弱的東西,把它放在三元組的上欄——因為損壞的東西,傾向於永遠處於損壞的狀態。

P.225

槓鈴的意思是什麼?
我用槓鈴(一根槓軸,兩端加重,供舉重者使用)來說明將極端狀況分隔開來,和避開中間那一段,兩者組合起來的觀念,在我們提到的情境中,它不見得是對稱的:
它只由兩個極端組成,中間什麼都沒有。

我們也可以用更為技術性的詞彙稱它為雙峰策略,因為它有兩個明顯的峰態,而不是只有中央一個峰態。
我起初用槓鈴的畫面描述一種雙重態度,在某些領域中以安全的方式去運作(也就是對負面「黑天鵝」呈現強固性),並在其他領域承受很多小風險(也就是張開雙手,接納正面的「黑天鵝」),因而取得反脆弱性。這是在一邊展現極端的風險規避行為,在另一邊展現極端的風險愛好行為,而不只是展現「中等」,或者令人聽了不快的「溫和」風險態度(事實上這是一種冤大頭遊戲,因為中等風險容易受巨大的衡量錯誤影響)。
但由於槓鈴的結構,它也會降低下檔風險————因此消除毀滅的風險。

P.229

我們可以在先人的傳說中找到類似的觀念:意第緒(Yiddish)諺語說:「為最糟的情況做準備;最好的事情會照顧自己。」這聽起來好像陳腔濫調,其實不然:不妨看看一般人總是爲最好的事情做準備,卻希望最糟的事情能照顧好自己。我們有無數的證據顯示,人們規避小損失,卻不是那麼注重非常大的「黑天鵝」風險(他們低估了這種風險),因為他們總是爲可能的小損失做好保險措施,卻不理會不常發生的大損失。這樣的做法恰好反其道而行。

P.230-231

專業工作可以是系列性的:起初從事非常安全的專業,然後投入投機性的專業。我有個朋友,在書籍編輯那種非常安全的工作上,表現十分出色。大約十年後,他完全脫離那一行,踏進投機且風險很高的行業。這是不折不扣的槓鈴:萬一投機失敗,或者未能如同原先的預期,令他得到滿足,他可以重回老本行。塞內加就是這麼做的:他原本過著非常活躍、冒險的生活,接著廠回哲學的領域,從事寫作和冥思,而不選擇兩者的「中段」組合。從「實幹者」轉變為「思考名」的許多人,例如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都會經歷一系列的槓鈴:先是範行動,然後是純省思。

P.236-237

目的論謬誤

我們這裡所說的目的論謬誤,是指你有個錯覺,以為現在十分清楚自己將往哪裡去、過去你十分清楚自己會往哪裡去,以及其他人過去取得成功,是因為知道自己將往哪裡去。

理性的漫遊者和觀光客不同,每一步都會做決定,修改自己的行程,所以他能根據新的資訊吸收事物,這是尼洛在的旅遊途中,設法付諸實踐的,而且,往往是由他的麥覺引。漫遊老不是計畫的奴隸。不管是實際的,還是象徵性的觀光,都充滿目的錯覺它假設人的眼光是完整的,因此使人陷入很難修改的計畫中,而漫遊者不斷地——以及十分重要的,理性地———吸收資訊,邊修改目標。

###P.238

就像工業革命時的英國,美國的資產很簡單,就是在冒險和運用可選擇性方面,也就是它具

有驚人的能力,能以理性的形式嘗試和犯下錯誤,不必因為失敗、從頭再來、再次失敗而感到羞愧。相形之下,現代的日本,人們會因為失敗而感到慚愧,因此人民盡其所能,將風險隱藏起來,不管是金融風險,還是核子風險,都是如此。所以他們坐在炸藥上,卻只得到很小的利益。這樣的態度,和他們傳統上尊敬落難英雄,以及所謂的失敗得十分光榮,形成奇怪的對比。

P.239

第十章列出的公式:

反脆弱性
= 得多於失
= 上檔利益 > 下檔損失
= 等於(有利的)不對稱性
= 喜歡波動性。

如果在你對的時候賺的錢多於錯的時候受到的傷害,那麼長期而言,你會從波動受益(反之亦然)。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支付太多錢買選擇權,才會受到傷害。
但是在這個例子中,泰勒斯顯然做了一筆好買賣———而且我們會在第四冊的其他地方,看到我們不必花錢去買大自然和科技創新帶給我們的選擇權。金融選擇權可能相當昂貴,因為人們知道它們是選擇權,而且有人收取某個價格,出售它們——但是最有趣的選擇權是免費的,再不濟也相當便宜。

P.244-245

假設你是紐約市一棟出租公寓的正式房客,牆壁擺滿了書架。你擁有的選擇權是: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卻沒有義務這麼做。萬一你決定搬到蒙古的首都烏蘭巴托,在那邊展開新生活,只要提早幾天通知房東,和他辭行並且感謝他的照顧就行。但是房東有義務讓你永遠住在那裡,房租是可預測的,要是市內租金大張,不動產出現泡沫式的飆漲行情,你大致上還是受到很通的,另一方面,如果服金重跌,你可以輕而易舉換公寓,降低每個月的支出或甚至借出抵押貸款買棟全新的公寓,每個月的還款額甚至更低。

我們來談談這裡面的不對稱。你會受益於租金下降,卻不會受到租金上漲的傷害。為什麼?因為在這個例子中,你同樣有個選擇權,卻不必承擔義務。不確定性以某種方式提高了這種特權的價值。萬一你面對的將來結果有很高程度的不確定性,也就是不動產價格可能大跌,也可能大漲,你的選擇權會更有價值,不確定性愈高,選擇權愈有價值。
同樣的,這是一種**嵌入式選擇權(embedded option)**,因爲享受特權不需要成本而隱藏起來。

P.265-266

現在來談兩類知識、第一類稱不上「知識」;
它那曖昧不明的特性,使我們無法將它和知識的嚴謹定義聯想在一起。
那是做事情的方式,我們無法以清楚和直接的語言表達——有時這稱作**透過否定而得知(apophatic)**——但我們還是會去做,而且做得很好。第二類比較像是我們所謂 的「知識」;這是你在學校學得、能夠拿到分數、可以有系統編纂、能夠解釋、可以學術化、可 以合理化、可以正式化、可以理論化、可以編碼、可以蘇聯化、可以官僚化、可以哈佛化、可以 證明等等的知識。

知識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必要性——並且天真理性主義的錯誤使我們高估第二類學術降低無法編碼、比較複雜、直覺,或者根據經驗的那類知識的重要性。

我們找不到證據,反駁「這種可解釋的知識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如此次要,甚至無趣」的說法。

我們所會的各種技能和觀念,實際上是以反脆弱的實幹方式學得,或者(從我們天生的生物,本能)自然而得,但我們很可能相信是從書本、理念和推理學到的。我們雙眼被蒙蔽而看不到;我們的大腦甚至可能有某種東西,讓我們容易受騙而相信這一點,現在就來談談為什麼會這樣。

在文庫中,知識是以下述的方式獲得:
基礎研究產生科學知識,科學知識又產生技術,技術又帶出實務上的應用,實務上的應用又導致經濟成長和其他看起來有趣的事務。
「投資」於基礎研究的報價,有一部分將用於對基礎研究做更多的投資,而且公民將繁榮興盛,並享有從相識產生的財富利益,開富豪(Volvo)顧車、去滑雪度假、吃地中海飲食,以及在風景秀麗,

經過良好的公園,展開漫長的夏季徒步旅行。這稱作培根線性模型,名稱來自科學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

我將科學家特倫斯·萊(Terence Kealey:這個人是生物化學家,最重要的是他是實踐型科學家,不是科學歷史學家)提出的表示式修改如下:

學術 → 應用科學與技術 → 實務

雖然在某些非常狹隘(但高度宣傳)的情況中,例如建造原子彈,這個模型可能有效,但在我檢視過的大部分領域中,反過來說似乎也正確。
或者,至少這個模型不能保證是正確的,而且叫人震驚的是,我們缺乏嚴謹的證據,能夠證明它正確。
情況有可能是:學術界協助科學和技編,進而協助實務,但我們稍後會談到,這是以非有意、非目的論的方式進行(換句話說,定向研究很可能是一種錯覺)。

我們回頭談鳥的比喻。
不妨想想下面提到的事情有沒有可能發生:

一群如僧侶般神聖的人(來自哈佛,或者類似那樣的某個地方)教鳥怎麼飛。
請想像六十幾歲的禿頭男子,穿著黑袍,操英語,滿口術語,加上這裡和那裡的方程式。
鳥兒果然飛了起來。真棒的確認!於是他們衝回鳥類學系撰寫書籍、文章和報告,說鳥兒聽進他們的話,所以飛了起來。> 真是無懈可擊的因果推論,哈佛鳥類學系現在是鳥兒能飛不可或缺的一個單位。
它會因為做出重大的貢獻,得到政府的研究補助。

數學 → 鳥類飛翔和振翅技術 → (忘恩負義的)鳥會飛

鳥類恰好不會寫那些論文和書籍,原因可想而知,因為牠們只是鳥兒,所以我們永遠聽不到鳥兒怎麼說,在此同時,那些教士不斷向新一代的人類宣傳他們的貢獻,而新一代的人類完全不知道哈佛開鳥類飛翔課程之前的狀況。
沒人討論鳥兒或許根本不需要這種課程——也沒人有任何誘因,去觀察有多少數量的鳥,不需要靠這個偉大的科學機構協助就能飛行。

上面所說,看起來荒謬無比,問題是換個領域,它看起來竟然合情合理。我們顯然不認為由於鳥類學家的貢獻,鳥兒才學會飛行——如果有人真的如此相信,他們必然很難說服鳥兒。

但是如果我們將「鳥」換成「人」,

為什麼人學會做事情,必須歸功於學者授課,這話聽起來相當合理?

一和人類動因(human agency)扯上關係,事情頻時變得混淆不清,使人糊塗起來。
於是錯覺愈滾愈大——政府提撥資金、納稅人的錢下來了、華盛頓日益壯大(以及自給自足)的官僚機構全部投入協助鳥兒飛得更好。
等到有人開始縮減這些資金,問題就來了——一堆人疾言厲色指控,說不協助鳥兒飛行,就等於殺害牠們。

所以我們根本看不到替代性程序的可能性,或者這種程序扮演的角色,於是一個迴圈出現:

隨機修補(反脆弱)→試探啟發法(技術)→實踐與實習→隨機修補(反脆弱)→試探發法(技術)實踐與實習……

與上面的迴圈平行,

實踐→學術理論→學術理論→學術理論→學術理論學術理論……(當然有些例外,有一些意外的漏網之魚,但這其實少之又少,而且引起過度的狂熱和過度概化)。

p.270

副現象

蘇聯—哈佛錯覺(教烏怎麼飛,以及相信由於開了這門課程,鳥兒才學會這種神奇的技能)屬於一種稱作副現象(epiphenomena)的因果錯覺。

這種錯覺是什麼?
當你站在船橋或者舵手的位置,眼前有一只大羅盤,你可能很容易就產生一種印象,以為羅盤正指引船隻前進的方向,而不是只反映船前進的方向。

教鳥怎麼飛的效應,正是副現象信念的一個例子:
我們見到富裕和已開發國家的學術研究程度很高,於是毫不質疑地認為研究創造了財富。

在副現象中,你通常不會在不看到 B 的情況下 看到,所以你可能認爲 A 造成 B ,或者 B 造成 A ,到底是何者,取決於文化架構,或者當 地的新聞記者認為哪種解釋合理而定。

p.272

揭穿副現象的真面目

我們可以藉觀察事件的先後順序,以及檢查某件事是否總是在另一件事情之前發生,而發掘文化論述和意識中的副現象。

這是已故的克萊夫,葛蘭傑(Clive Granger:本人是個優雅的紳士)改良的方法。
葛蘭傑是實至名歸的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
瑞典銀行(Sveriges Riksbank)了紀念艾爾佛烈德·諾貝爾(Alfred Nobel)而頒發諾貝爾獎,卻將這個獎頒給許多脆弱推手。葛蘭傑的方法是科學哲學家可以用來建立因果關係,唯一嚴謹的科學技術,因為他們現在可以藉觀察事件的順序,而推斷(如果不能衡量的話)所謂的「葛蘭傑原因」。

在副現象的情況中,你最後看到的是A和B並存。但是如果你考慮順序,改良所用的分析方法,因此而引進一個時間維度——或B何者先發生————並且分析證據,那麼你會看到A是否真的造成B。

書籍

  • 《神奇的三個詞:掌握力量、平靜與富足的關鍵》
  • 作者: U.S.安德生, 艾克哈特.托勒
  • 原文作者: U.S. Andersen, Eckhart Tolle
  • 譯者: 顏涵銳
  • 出版社:遠流

書摘

P.43

人生的樣貌
乃依你心中想像打造
心中看到了什麼,人生就擁有什麼
看到邪惡,人生就擁有邪惡

P.54

你能控制的只有兩件事,一是意念,一是信心,至於實現心願其他的工作,則都不是你能控 制的。人生在世,真正能夠掌握的只有自己的意念和信心。其餘的,都是由偉大的萬物共通心靈其 創造力在運作,在它面前,全宇宙最大的核能發電廠,也不過是地球上一個小黑點,起不了作用。

P.59

追求真理的過程難免會犯錯。不要讓悔恨茁壯成為悲劇提醒者。要從錯誤中找到了真理。 渾渾黨重度日,不斷為過去的錯誤自責,唱衰自己、遷怒枕邊人、甚至因為害怕死後地獄恐怖懲罰而不敢有所作為,這慘狀正是潛意識心靈悲劇提醒者的來源和濫觴。

P.62

依據偉大的吸引力法則,只要相信,願望就會實現:人生中的時勢環境都依你的信念被你吸 引而來。你不折不扣就是自己思想的產物,你想什麼,你就是什麼;就只是這樣,不多不少。 現在你要告訴自己,惡是果,不是因。惡是錯誤想法所導致。錯誤想法是惡的因。惡是時 勢;而你,作為宇宙智慧的神聖部分,沒必要成為時勢的果。因為時勢由你所造。只有當你認為時 勢強於你,你才會放任它在你的經歷中發展惡。

P.67

這個大力量不是你要它做什麼就會做什麼的。光靠意志力要讓它服從你的需要是不可能的。 因為你沒有比上帝偉大,你怎樣都無法阻止或啟動這份創造的力量,因為它比你巨大、而且只依照 特定法則運作,沒辦法光是靠著決心和衝勁告訴它說:「我就要發財了」,就以為可以獲得正面改 變,順遂如意,而不會招來混亂和反對。你該做的是接受,而不是要求。靠意志力要求是不可能 的,但這不表示你必須屈服於它 遠非如此。這只是表示你要明白負責創造的人不是你;是比你 更強大的力量,這個力量會實現你所相信的,並將你準備要接受的體現在你眼前。

P.75

因此,意識心靈主要是在區別歡愉與痛苦,而關於記憶、理智和想像力的區別,只不過是意識心靈依本能尋歡避痛的分類名稱而已。 所有有意識的生物都被賦予求生的生存欲望,而這種欲望在每一種生物身上都以一種最能適 應其周圍環境的意識智性表現出來。這種求生欲一定要依快樂——痛苦原則來建構,因為快樂是生存 的保障,而痛苦則是毀滅的警訊。而每種生物所具備的警告和安心系統就是所謂的「意識心靈」, 在大腦及其神經網路中居於中心。就求生層面上而言,變形蟲的意識智性正合適牠在那樣的環境下 生存,而魚的智力也正適於魚的環境、叢林貓的意識智性則適於牠生存的環境。而若是不適合,那其意識智性就會改變適應,生物也會跟著改變!

P.77

意識心靈主要功能是記錄、分析和歸檔。它記錄痛苦和快樂層面的感官:它針對造成這些感 覺的情境進行分析;並根據感覺區分歸檔,分別歸入兩個主要類別中,「痛苦回憶」和「快樂回 憶」。

但意識心靈本身卻沒有記憶。換句話說,它沒有配備儲存所有經驗和感覺的倉庫。用於意識 心靈的記憶功能不過就是回憶經驗和結論的能力,真正記錄經驗和結論的地方則是潛意識心靈。 而正因為潛意識心靈的記憶是完美的。意識心靈的每一個念頭都會被潛意識心靈永遠地記錄 下來,不會被抹除,而每一個感官經驗也同樣會被它永遠記錄下來。但這許多的記憶,意識心靈卻 是永遠也沒有印象的,因為只有當它在歸檔分類時,曾給予潛意識心靈指示,告訴它這將召喚出來以便回憶,潛意識才能到時候釋出這些記憶。

P.100

我們既無法不在潛意識心靈中生活,也無法不思考。我們更無法阻止自己的意念在物質世界 中實現,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念。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念,因此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只 要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不管多偉大或多有力量,我們都可以變成那樣,因為那實現創造意念的無限能力就任憑我們支配使用。

P.121

我們同時生活在兩種不同層面上:心靈和思想屬於一個層 而;事物和周遭情勢所屬的物質層面則是另一個層面。我們所受的教育和禁忌教導我們,思想是為 了解決事情而演化出來的,但真相是事物不過就是具現我們思想、實體化的心像!

P.126

你之所以是你,純粹是因為你的意念。因為這個意念與任何在世過的人不同,你是宇宙中獨 立而個別的個體。你多數的念頭都是你五感所觸發的感官所引致,而因為這些都是完全只屬於你有 限的肉體,你會持續不斷地累積經驗和意念,讓你深鎖在無法與萬物共通潛意識心靈合一的想法 中。你會自外於周遭事物,視其為異己。在這階段的演化中的你,對於人我之別、自我孤立非常地 有自覺。但別忘了:進化之路是會讓人擴張自我意識,直到涵蓋萬物和一切生命的。

P.127-128

在你的思維習慣所設下的障礙背後,是那整體意識,是那了解一切的智慧,是萬物共通潛意識心靈。對於這顆心靈來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它的所有指導和力量都可以為你所用。當你完全認識到思想是一切的根源時,你就會知道,只要你不給自己設限,就永遠沒有極限會限制你。

P.168

把你的信心和信任寄託在上帝的心靈中,遵從你內心的指令。莎士比亞曾說:「要忠於你自 己,就像黑夜之於白畫緊緊相隨,只有這樣才不至欺瞞他人。」

P.191

我們已經向內在的自我證 明,它可以成為它所接納的想法和有信心的想法,接著我們就要培養它只選擇對它有建設性益處的 念頭和思想的習慣。我們要教會自己只接納好的念頭。

我們要教會自己排拒一切壞的念頭。我們要 刻意逼自己接納所有的愛、所有的善意、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喜樂、所有的發展、所有的富饒、所 有的健康、所有的活力。我們要刻意逼自己排拒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悲傷、所有的憂鬱、所有的病 態、所有的自卑感、所有的苦和所有的痛。只有偉大的、好的、美的才是真的,也只有這些我們才 會加到自己身上。

這未來的三十天中我們要時時警覺、好建立起這習慣。在那以後,我們可以稍微 鬆懈,但不能放下警覺。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我們就是那些流過的思想中中選思考的產物,而且耶 穌基督的智慧已經說得很清楚:「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培養它的習 慣,讓它只選擇那些能讓它接受並有信心的想法和觀念。

P.221

放下個人責任感,把一切交託到萬物共通潛意識心靈手中。對於這顆心靈要怎麼達成任務,

不要有所預期。只要以全副信心接受你被指派的任務、接受你所在的狀況,它們就會為如何達成目

標提供完美的路徑。只要你拒絕接受,邪惡和失敗和挫折和疾病動不了你。只有你接受的,才會出 現在你身上;其他的則都只是前往你目標途中的短暫插曲。吸引力法則就是這樣,一條永遠不會失 效的法則。 再提醒一件事。不要不斷去檢視自己的目標,看自己是否有達到。「不斷掀蓋的水煮不開」,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如果水還沒煮開就一再掀蓋子,那水永遠煮不沸,同樣的,這會成為 你投射給潛意識心靈的意念,要安心,船到橋頭自然直,在抵達目標的一路上,好好享受每一個經 驗並學到當中的智慧。要是人生在意的就是那勝利的時刻,那就太短暫了,要懂得享受旅途。

P.224

人人都希望好事來到。就算滿腦子負面思想和絕望和挫折,仍然希望好事發生,但卻是我們自已讓壞事成真,是我們的愚昧無知負面思考,讓我們事與願違。

負面思考的模式似乎是我們唯一面對 世界的方法,因為我們覺得世界總是與我們為敵,不讓我們如願以償。這些負面思想都是我們的悲劇 提醒者,是我們走過人生所背負的十字架。

印度宗教中稱這叫做因果業報。想這種事就是愚蠢至極。 萬物共通潛意識心靈不會拒絕我們。大自然也不會拒絕我們。心想一定事成。在我們的心 中,我們不會給自己創造匱乏、限制、失敗、絕望。所以要從心中創造富饒和成功和健康,並讓其 實現在現實世界中,也沒什麼難的,甚至還要更簡單。

P.250

生命就是創造,所有的創造都出自衷心真愛。除非 先有想要貢獻給人類的欲望,否則空有萬 物共通潛意識心靈的廣大創造性,也無法創造出什麼來。創造力的本質是對生命的愛,因為這種愛 會引導我們做一些比以往更好、更大或更有啟發性的事情。這樣的愛能讓我們感受到大我偉大的一 體和目標,我們本能地感知生命前進的方向,與生命的努力融為一體,貢獻所有並有所創造。

P.254-255

人類從搖籃到墳墓都在為愛而奮鬥,每一天每一刻,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我們所說的每一 句話,我們的每一個觀點,我們擺出的每一個姿勢,都是為了獲得被愛的感覺,或者處理不被愛的 或是,任一種官能症和精神病的根源都出自愛的挫敗感。每一種疾病、病痛、事故、革命,戰爭和災難,其根源都出自愛的挫折。全人類都在盲目地尋找愛的對象。敏感地,我們從每一次拒絕中退 輸,默默地,我們將愛收回到遺忘的碉堡中,並在大門口派駐敵意、絕望、無情和殘酷的哨兵,以 便愛医進不來也出不去,就這樣,我們扼殺了自己的希望和生命。

P.257

性是愛的出口,留給愛的將是美好、偉大和快樂。用心理學家哈威洛克·艾理斯(Havelock Ellis)的話說:

我們需要的是激情,
更多的激情和更充實的激情。

禁止激情的衛道人士不屬於我們的時代;
這許多年來他屬於死人的年代。

因為我們知道,
當那些禁止激情的人取得勝利時,
這個世界會發生 什麼。

當愛被壓抑,仇恨就會取而代之。

最不受約束的愛的狂歡就在恨的狂歡旁變得天真無邪……
如果我們要消除憎恨,
如果我們要為生活、為人類成就、為我們的狂喜願望增添歡樂和光彩,

我們 就需要激情,
而且需要越來越多的激情。

P.264

在你的冥想中,在你意識中心的靜默時刻,記住用愛來思考一切,消極的想法就會從你的腦 海中消失。愛能將心靈之窗關上以阻擋惡和負面,也能打開通往善和正面的大門,萬物皆由心生。 然而,心主宰一切,過去如此,將來也是如此。在心靈中深植的必先被心所吸引,被其中的愛或恨 所吸引。因此讓愛進入你的心,你就會把美好帶入你的思想和生活。讓愛進入你的心,你就能驅逐 仇恨;仇恨無法與愛共存。相信愛,將一切託付給愛,用愛去思考一切,用愛去做一切。這樣,你 就會與上帝同行,與宇宙的無窮力量合而為一。

P.270

以賺錢為出發點的人,一心只想著累積金錢。但獲取金錢這件事並沒有對人類有明顯服務, 這些以賺錢為出發點的人從一開始就打敗了自己。這並不表示他們不會有一段時間獲得一定數量的 金錢;但這些人卻絕對不會永遠享有富饒,因為他們的前提不是付出而是獲得,因此互相交易的法 則遲早會逮到他們,並討回它們所獲得的那一丁點。

P.272

讓金錢來衡量你的服務。永遠要思考要怎樣能給其他人提供更多的服務,這樣,他們的感激 就會以金錢的形式回饋給你;或許不是受你服務的人,但終究會回來,因為這就是定律。

從服務中 獲得滿足感,不斷擴大並改善你的服務;不要去考慮金錢,要把金錢當成是服務的結果;這樣你就 會看到自己享有難以撼動的富足,因為這是發自靈魂的根源。 繁榮就建立在相互交易的定律之上;貧窮也是如此。耶穌說:「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 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他看到眾生的最大互惠交流,而他知道那讓人貧窮的,自己也將貧窮,而讓人繁榮的,自己也將繁榮,因此你所付出的也將得到回報,你所販售的,也將買回,你所想的將會在眼前實現,萬物都會回到本源之處。

如果我們想要錢,那是因為我們想要換取他人的服務。如果我們想要他人的服務,我們就必 須提供等量的服務回報。我們的成功永遠依我們所提供服務的質和量而定,金錢則是衡量服務的一 種很不足的標準,但仍然是一項標準。

P.276-277

人生就是追求成就。透過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求成就,我們就與宇宙的目的融為一體,並捲入 無限力量的滾滾浪潮之中。我們總是靠創造來達成成就。我們總是靠把自己關進萬物共通潛意識心靈中,尋找意識中心、與上帝融為一體,讓自己不成為絆腳石。我們認為的自己從來就不是自己, 那個我只是我們穿上的一件紙糊的袍子,並自以為是地稱之為「我」。但這其實是小我,難搞、爭 強好勝的小我,是意識覺醒後的產物,它總想孤立我們,讓我們與真正的自我分開。

P.282-283

透過檢視和冥想,你的定見會越來越清晰、慢慢會被篩選穿過意識而往下傳遞,將之注入到

萬物共通潛意識心靈。這時只要你越有信心,你的心像就會越清晰,就越能深深烙在潛意識之上,

然後它就能越快實現在你的物質世界中。而要是你這點子是用愛去形成的,目的是為了服務、進 步、建造、創造,那富饒和成功就會在點子實現時也跟著來到你身邊。

你不須驅策自己,忙得團團 轉,急就章或是擔心。你的行動都有萬物共通心靈來引導,要獲得最後成功所需的一切事物,都會 自然被引導到你要走的路上給你,同時你也被引導走向它們。因此,這一路上,你需要的工具也會出現,你需要的工人也一樣,最後所有你需要的組織和援助也都會來到。機會也將來敲門,打電話 給你、寄信問候你、在午餐時前來拜會,在工作和娛樂和休息時來找你,讓你好奇這是什麼好運的 大水被釋放了嗎?凡是和上帝和諧工作的人,就有一隊看不見的人馬幫助他。

P.285

就像所有事物一樣,繁榮和成就都是心理狀態,其物質的存在不過是心靈中成因所致。為了 要有所成就,先要心中冥想成就。為了要有所創造,先要在心中冥想創造。為了要繁榮,要先在心 中冥想繁榮。而因為多數人都不是在自己最想要的狀態下,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如果想要達成目標,就要超越自己的環境。不能讓自己的思想被周遭的環境左右。

P.287

不要把真正的願望和意識心靈中的防衛機制混為一談。要有自知之明。要清楚面對自己的感 受、把它們攤在陽光下來面對,不管有多痛苦、多難受、多羞恥。因為只有當你的疼痛、悲傷和苦 楚和恐懼被澈底拋開以後,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看到永遠流經你靈魂深處那份力量的本質。

P.289

世上很多人懂得把潛意識的力量運用在生活中某一層面發揮了正面作用,但卻在其他層面用 這個力量來破壞。有些人身體健康卻貧窮,有些人富有卻疾病纏身,有些人有創造力卻不快樂,或 有些人有權勢卻沒有人愛他們。通常像這樣的例子,都是因為這些人是在無知的情況下使用了這些 力量,他們無力控制這份力量,只在特定方面建立了正向思考的習慣模式,但在其他方面則建立了 負面思考的模式。他們的生活中只有一小段軌道是由他們主控的,其他方面他們則都無力自主。

P.290

成功源於成功的思想,而成功的思想來自內在平靜和靈性勇氣,後兩者又來自住在身體裡永 恆自我的發現。「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這句話成為我們生命的動 機。雄心壯志再高都不嫌高,任務再大都不嫌大,因為我們了解自己所處的輝煌浩大,了解萬物對 於住在我們身體裡的那份力量而言都是無所不能。

P.292

工作沒有所謂辛苦或輕鬆之別。只有討厭的工作和喜歡的工作之別。要是你想讓你手邊的工 作變得輕鬆,那就要喜歡它、享受它。只要喜歡一份工作,就會讓你釋放創意的力量,幫助你工作 輕鬆順利,工作得心應手了,就會一件接著一件上門來,一件比一件有意義,一直到夢想成真、獲 得實現為止。成功會降臨在那些築夢踏實、一步一腳印的人身上,過程中,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都不要懈怠輕忽,要知道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眼前這一步。

P.294

宇宙要求的是自我實現,而絕不是自我犧牲。那些為了某些虛幻的東西而毀滅自己生命人,是出於虛榮,是在毀滅上帝所做的工作。上帝透過我們每個人化為獨特的事物,而通過依循存在本質追尋自我實現,我們得以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誡命。我們既沒有知識,也沒有權力決定任何東西值得我們毀滅自我,毀滅自己和毀滅他人都同樣邪惡。自我犧牲我們不朽的靈魂,即萬物共通的大我,必然會違背生命的目的;但自我犧牲妄自尊大的「我」,即小我、那個孤立的自我,這是 我們最終都必須做的事,因為只有放下小我,不朽的大我才能夠出頭。

努力實現內心偉大的大我的人是明智的。為此,他們可以做出任何犧牲,但他們永遠不會犧 牲大我或犧牲對大我的認識。他們所有的目標會放在擺脫小我,實現與萬物共通潛意識心靈的合 一,以及和意識中心交流。這樣成功才會來到,然後才有繁榮來到。

P.296

將你心中所有的限制、匱乏和痛苦記憶都趕出去。住在你內心的上帝正為你執行一個宏偉的 計畫。當你允許他透過你執行大計,創造、成就、繁榮和成功以及心靈平靜都將屬於你,這是人間 任何物質都買不到的。

P.301

愛能消除困惑,剷除悲劇提醒者,帶來內心平靜、擋住負面思考的大門,讓人看到人類靈魂 中內在的完美———不是那種男歡女愛的小情小愛,而是人類對上帝的愛,上帝對人類的愛,當我們認識到我們對上帝的愛後,我們就了解這份愛完完整整地就在我們身上。

書籍

  • 《菊與刀: 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格》
  • 作者: 露絲.潘乃德
  • 原文作者: Ruth Benedict
  • 譯者: 陸徵
  • 出版社:遠足文化

書摘

P.26-27

如果說美國自始至終堅持什麼都要「越大越好」,那麼日本同樣對於非物質資源的 鼓吹有所堅持。兩國同樣以傾國之力搞生產,但日本的動員工作是基於自己的國情的。他們宣傳精神就是一切,永恆不滅。物質雖然也必不可少,卻是次要和從屬的。「物質資源有其局限,」日本的廣播電台這樣嚷道,「它們無法持續千年不變。」這種對精神的依賴在戰爭中也可見一斑。日本的戰術問答手冊裡就有這麼一句口號:「以我們訓練的首量低抗敵人的數量;以我們的血肉抵擋敵人的鋼刀」,這句口號由來已久,並不是為了這次戰爭而量身定製的,日本的戰爭手冊開頭就是這麼一行粗體字:「讀罷此書,無往不勝。

日本的敢死隊可以駕著小飛機自殺式撞擊美國戰艦,這些事跡更是沒完沒了地被當作精神戰勝物質的模範來宣傳,敢死隊以「神風」為名,就是因為十三世紀成吉思汗想要入侵日本時一陣「神風」吹得他的船隊七零八落,日本因而得免。

P.32-33

日本人的態度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他們對於天皇的態度,天皇對臣民有什麼樣的威攝力?有些美國當權者指出日本七百年的封建歷史中天皇都只是一個影影綽神的傀儡,每個日本人都首先要效忠於他的領主,即「大名」,還要效忠於大元帥,即「將軍」,是否忠於天皇從來都不是問題,天皇被安置在閉塞的皇宮裡,所有的儀式和活動都得遵從將軍的嚴格規定,即使是一個地位很高的封建諸侯想要拜見天皇都是叛國罪,所以對於廣大老百姓來說天皇更是遙不可及。這些美國學者堅持只有通過歷史才能瞭解日本,一個從人們黯淡的記憶中掉出來的天皇怎麼可能成為日本這樣一個保守國家的人心凝聚點呢?他們認為反覆強調天皇對民眾影響力的日本評論家們都言過其實,且這些人的堅持反倒證明了自身論據的脆弱,因此,沒有理由要求美國在執行戰時政策時特別小心謹慎地對待日本天皇。相反地,他們認為我們有一切理由全力攻擊這個日本新推出的邪惡元首。天皇正是日本現代具有民族主義色彩的神道教的中心,如果能夠削弱或挑戰天皇的神聖不可侵犯性,那整個敵國的結構都會崩塌。

P.36

一方面日本人對天皇無條件地忠誠;另一方面他們又對其他任何人都有意見,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論是日本的報紙雜誌,還是戰俘的供詞,都不乏對政府和軍隊領導的批評。戰俘紛紛批判自己當地的長官,特別是那些沒有和士兵同甘共苦的。他們對那些自己坐著飛機撤退而不顧部隊死活的長官最有意見。通常他們會表揚幾個軍官,又批評另外幾個,事實表明他們完全能勢區分事物的好壞,即使是日本本土的新聞報紙和雜誌也批評「當今政府」,號召更強的領導力,更好的協調工作,甚至撻伐對言論自由的限制。一九四四年七月東京一家報紙報導的一個討論會就是很好的例子,會上雲集了報刊編輯、前國會議員及日本極權主義黨派大政翼贊會的領導人,其中有人發言:「動員日本人民的方法有很多種,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言論自由,最近幾年,人們無法把真實想法宣之於口,他們怕說了之後被譴責,人們猶豫不決,只敢對表面問題進行修補,結果造成公共意志的薄弱,這樣根本無法發展人民的力量。」另一個發言者在此基礎上更進了一步:「我幾乎每晚都和選區的人們會談,問他們對很多事物的看法,但是他們都害怕發言。禁止了言論自由,這樣絕對無法激勵他們的鬥志。所謂的戰時特別刑法和治安維持法把人都變得像封建時期那樣小了,本來可以發揮的戰鬥力現在也沒有發揮出來。」

P.39

美國人為任何救援行動歡欣鼓舞。我們覺得救助已經受傷或殘缺的對象反而更顯英雄氣概,但在日本人的概念中,類似的拯救活動根本算不上英勇。就連我們B-29轟炸機和戰鬥機上裝的安全裝置都被日本人嗤之為「懦夫之舉」,報章和廣播反覆宣揚這一主题——只有接受生死考驗才是光榮的,採取預防措施是可恥的。這種態度也體現在日本人對受傷和患瘧疾的士兵的處理方法上。這些士兵已經是殘缺品,在醫療用品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要保障軍隊基本戰鬥力都是個問題,讓傷員消耗藥品更是浪費。隨著時間的推移,運輸困難加快了醫療條件的惡化,但還有更多別的原因,比如日本人對物質條件的不屑。日本士兵受到的教育是死亡本身就是精神的勝利,照顧病弱阻礙了他人的英雄行為,這就好比在轟炸機上裝安全設備一樣。日本人也不像美國人那樣在日常生活中依賴內外科醫生。美國人對於殘缺事物所抱的悲天憫人情懷遠遠高於對其他福利措施的關注,這一點,連和平時期的歐洲來訪人員都常常感歎,對日本人來說當然就更陌生了,整個戰爭期間,日本軍隊從來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救援隊上戰場把傷員轉移下火線並處理傷口;也沒有前線救護站、後方野戰醫院和更遠離火線的康復醫院一類的醫療系統。醫療供給的忽略程度更是令人生歎,有些緊急情況下住院的傷兵乾脆被殺了事。特別是在新幾內亞和菲律賓,日軍經常不得不從一個有醫院的陣地撤離。時間還充裕的時候,他們沒有例行程序撤離傷員病號,只有在整個營隊已經開始「按計劃撤退」,或者敵人已經開始占領陣地時,才對傷病士兵有所安排———————不是負責的醫療官在離開前射殺醫院的病人,就是病人自己用手榴彈自殺。

P.44

西方士兵和日本士兵之間最為戲劇化的差別,當屬日本戰俘對盟軍的高度配合。他們沒有任何適用於這種新情況的規矩——————他們已經名譽掃地,作為日本人的生命已然結束。只有到了戰爭的最後一個月才有少數人敢奢望重歸故國,不管日本是勝是敗。有些人要求受死,「不過如果你們的習俗不允許這樣做,那麼我會做個模範戰俘」。他們實際上比模範更模範;一些老兵和長期的極端民族主義者們幫著定位軍火庫,仔細解釋日軍的兵力部署,書寫宣傳資料,還隨同轟炸機出航,為美軍做嚮導去攻打軍事目標。他們好像突然之間過上了全新的生活,新的一切都和舊生活相反,但他們過得同樣起勁。

P.51

儘管日本在近代進行了西方化改革,它仍然是一個貴族制的社會。日本人的每一聲問候,每一次接觸都必須表明他們之間社會地位差異的種類和程度。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吃」或者「坐」時,面對熟人或對上下級的用詞都不一樣。每一種語境都要用不同的「你」,動詞也有不同的詞根變化。換句話說,日本人和許多太平洋地區的其他民族一樣,有「敬語」,使用時伴有恰當的鞠躬和下跪。所有這樣的行為都由細緻的規則和傳統決定。一個人光知道對什麼人需要鞠躬還不夠,鞠躬的程度也大有講究。對某個主人來說恰如其分的鞠躬,可能對另一個與致敬者關係稍有不同的人來說就是侮辱了。根據程度不同,鞠躬可以分為很多種,比如全身伏地、用前額叩首的大禮,或者輕輕點頭或聳肩致意的簡單行禮。每個人都必須盡早學習如何在各種場合使用合適的敬禮。

P.57

等級社會中一個人的位置,不論年齡大小,都取決於其性別。日本女性跟在丈夫身後行走,地位也低一等。有些女人即便在身穿西式服裝時會和丈夫並行並且率先出門,但一旦穿上和服,她們仍然會退到丈夫身後。日本家庭中的女兒只有自力更生,所有的禮物、關心和教育基金都給了她的兄弟們。甚至在專為年輕女性而建的高等學府裡,指定的課程仍主要集中在教導禮儀和舉止。她們所受的系統化的智力培訓完全不能和男孩們相比,有一位女校的校長主張中上階層出身的學生學習一點歐洲語言,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女學生們就可以在為丈夫的書籍拂拭灰塵之後,正確地將其歸位書架而不會誤把書顛倒地擺放。

P.58

在日本,輩分、性別和年齡的特權是很大的。但是行使這些特權的人並不像獨裁者那樣獨斷專行,反而更像受託人。父親或長兄要對整個家庭負責,包括活著的、去世的和將要出生的。他必須做出有份量的決定並監督其執行。但是他的權威不是無條件的。

他的行為必須符合家族榮譽。他得提醒兒子和弟弟家族的傳統,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並激勵他們不辜負這樣的傳統。即使他只是一個農民,也會提出「位越高」則對家族祖先的「任更重」。如果他屬於地位更高的階級,家族責任感的份量就更重了;家庭的需求一定是優先於個人的需求。

P.59-60

每一個日本人首先在家庭的懷抱裡學會等級制度的習慣,並把所學應用到更寬廣的經濟生活和政治領域中。他知道要對「適當位置」裡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畢恭畢敬,無論他們是不是真的掌權者。即便是一個被妻子支配的丈夫,或者被弟弟支配的兄長,在表面禮儀上仍然得到尊敬。特權階級之間的正式界限並不會因為某些個人在幕後運作而被打破,這個表面是不會為適應支配關係的實質而改變,它永遠牢不可破。某種程度上來說那些享受實權而不擔正式名分的人還有策略上的好處,因為他們更不容易受到攻擊。日本人也從家庭生活中瞭解到,一個決定之所以能夠有極大的影響力,是因為家族成員堅信它能夠維護家族榮譽。這個決定不是專制的家長一時興起而強加的命令。一家之長更像是一個家族共同遺產的受託人,這個遺產包括精神和物質的層面,對家族的每個人都有重要意義,也同樣要求個人意志的服從,每個人都不例外。日本人反對使用武力,但他們對家族要求的服從並不因此而減弱,對那些有身份的人的敬意也不會因此減少。即使家裡的長輩們很少成為強硬的獨裁者,家族裡的等級制度依然能得到有序維持。

P.64-65

日本封建社會的階層化非常複雜,每個人的地位都是世襲的。徳川氏鞏固了這一系統,並規定了每一階層的日常行為細節,每戶的家主必須在自家門口貼上告示說明他的階層地位,和有關世襲身份的必要事實。他能夠穿什麼樣的衣服、買什麼樣的食物,可以在什麼樣的房子裡合法居住,都根據世襲的地位決定。皇族和宮廷貴族以下,日本共有四個階層,按等級次序由高到低排列如下:武士、農民、工匠和商人。地位最低的則是賤民,其中為數最多而又最出名的就是「穢多」,即那些從事低等不潔職業的人。他們有撿垃圾的、埋葬死刑犯的、也有剝動物皮和製革的。他們是日本不可接觸的一群人,或者更確切地說,無法計數的一群人,因為連經過他們村落的路段都不計入里程數,彷彿這片土地和其上的居民根本不存在一樣。他們極度窮困,雖然職業有保障,卻存在於正式的社會架構之外。

P.75-76

有些國家在強大的等級制統治下變得懦弱可欺,日本卻沒有。我們要認識到日本的各個階級都得到了特定的保障,這一點非常重要。即使是賤民也有壟斷各自行業的保障,他們的自治團體也得到政府認可。每個階級都受到諸多限制,但是都有序而安全。

日本的等級限制也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在這方面可說與印度不同。日本的習俗提供了好幾種明確的辦法,可以操縱現有制度而不粗暴違背慣例。一個人可以用各種方法來改變自己的等級地位。在日本的貨幣經濟下,放貸人和商人自然而然地富裕起來,有錢人就利用各種傳統手段來滲入上層階級。他們通過抵押和出租來成為「地主」;農民和土地雖然受法律保障不可分割,但是日本農地的佃祖非常高,因此對地主而言,讓農民留在土地上是有利可圖的,放貸人就定居在一處收取佃租,這樣的土地「所有」權在日本讓人名利雙收。這些人的子女通過和武士通婚,就成了士紳。

這兩個階級達成的共同目標對雙方都互惠互利,指出這一點並不難。這種雙贏的情況在法國也出現過,在西歐也有案例能夠證明。但是歐洲的等級制異常死板,階級間的摩擦導致了法國對貴族財產的沒收。而在日本,階級間的距離縮小了,最終推翻衰落幕府的聯盟就是商人、金融家和武士之間的聯盟。近代日本依然保留了貴族體制,但是如果沒有特定手段來允許階級流動的話,這種貴族體制幾乎是不可能存活的。

P.85

不論是在政治、宗教,還是經濟領域,明治政府都對國家和個人之「恰當位置」的義務有明確規定。他們的整個體系對於英美國家來說是如此陌生,以至於我們通常無法辨認該系統的基本構造。比如說,日本是從上而下的強制統治,不必聽從公眾意見。政府由權勢階層掌管,普選出來的向來不受重用。民眾完全沒有發言權來影響這一層次的決策。一九四○年,政府最高層的組成大致如下:那些能夠謁見天皇的人、天皇的顧問

以及有天皇御璽蓋章任命的高官。其中,天皇任命的高官包括內閣大臣、府縣知事、法官,各局局長及其他類似級別的官員。沒有一個選舉出來的官員能在此等級制度中獲得這樣的地位。比方說,在選擇或通過內閣大臣、財務部或交通部的部長人選時,一個國會議員完全無權置喙。選舉組成的國會下院是國民的喉舌,擁有相當可觀的質詢和批評高級官員的特權,但是下院無權左右任命、決定或者審定預算,也無法提議立法。上院的組成一半是貴族,四分之一是天皇任命的。由非選舉組成的上院對下院甚至有審核權。因為上院擁有和下院同樣的批准法律的權力,因而審核權其實顯示了兩院間的等級差別。

P.91

同政治領域相比,明治時期的政治家們對宗教領域的改革更加古怪。其實他們不過是在遵循同樣的座右銘罷了。日本在其他各個方面都任由個人自由選擇信仰,只有一種特別的信仰被納為國家管轄領域,其崇拜對象被視為國家統一和民族優越性的標誌。這就是國家神道。如同美國人要向國旗致敬是因為國旗是國家的標誌,神道在日本也受到特殊的尊崇。日本人說「國家神道」其實「算不上是一種宗教」,因此就像美國要求公

民向星條旗致敬一樣,日本可以要求所有公民都信奉「神道」,而這也並不違反西方人所謂的信仰自由。這兩者都不過是一種對國家忠誠的表現。既然它「算不上是一種宗敦」,日本就可以在學校裡教授「國家神道」而不怕西方社會的質疑。學校裡學習「國家神道」就是學習日本從眾神時代開始的歷史以及對天皇這個「萬世一系之統治者」的崇敬,神道教育由國家統一支持和管理,而對其他任何宗教,日本都像美國那樣聽任個人意願,連神道的分支和世俗的異教神道也不例外,就更別提佛教和基督教了。這兩類不同地位的宗教在行政和經濟上也是完全分開的。國家神道在內務省有自己的單位,有關神職人員、祭祀儀式和神社的開支都由國家負責:異教神道、佛教和基督教則隸屬文教省的宗教局,相關開支來自於教徒或信眾的善款。

P.96-100

也許日本的政治家們並未預見到建立一支人民軍隊會帶來這些後果,但是他們也並不認為有必要在地方的階級矛盾中樹立軍隊的絕對權威,為此,統治者在政府最高層制定了相應的措施。這些措施雖然沒有被寫入憲法,而是以慣例形式延續了軍事統領在政府中的獨立地位。陸海軍大臣不同於外務或內政大臣,可以直接觀見天皇,無須徵求內開意見,並以天皇的名義強制通過法案。除此之外,軍隊還可以對內閣事務指手畫腳。對自己不信任的內閣,他們可以拒絕派陸海軍將領擔任內閣相應的職位,從而使內閣無法組成。如果沒有現役軍官來擔任海陸軍大臣,內閣就無法成立;文職人員和退役軍官都不能擔任這些職務。同樣地,如果軍部不滿現任內閣的任何舉措,都可以召回內閣代表,造成內閣倒台,在這個最高決策層內,軍事首腦們是絕不允許任何人干涉他們的決定的,更何況他們還有憲法的保障:「如果國會未能通過提出的預算,政府可沿用上一年的預算。」在沒有內閣支持的情況下,軍部首腦甚至可以在政府決定之前就採取行動,比如儘管外務省一再保證不會出動武力,關東軍依然強行侵占了滿洲,這只不過是例子之一,在內閣沒有一致政策的情況下,軍部趁勢支持地方司令官採取行動,軍隊同其他領域一樣—————只要事關等級特權,日本人傾向於接受所有可能的後果,不是因為他們認同這項政策,而是因為他們不願對特權提出異議。

在工業發展上,日本採用了一條和西方國家完全不同的路線,但還是那些「閣下們」制定了遊戲規則,他們不僅僅制定了產業規劃,還用政府資金建立並資助他們認為需要的產業,由一個政府官僚機構統一組織經營。他們引進外國技師,並送日本人去海外學習,然後,若用他們的話來說,當這些產業已經「組織完善、生意興隆」時,政府把國企賣給了私有企業,它們甚至以「荒唐的低價」,逐步變賣給了政府精心挑選的金融集團,即以三井和三菱兩大家族為主的著名「財閥」。日本的政治家們認為工業對日本至關重要,不能任由供需關係和企業自主經營的法則支配。但是日本政府採用這一政策並不是受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反而真正獲利的還是那些大財閥。而日本實現了以最少的犧牲和浪費來建立起一批它認為必須發展的產業。

通過這些手段,日本成功修改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出發點和正常的生產秩序」。日本首先大力興辦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工業,而不是根據慣例從消費品和輕工業著手。兵工廠、造船廠、煉鐵廠、鐵路鋪建享有優先權,其技術實力迅速提升至很高的水平。國家並非把所有產業都下放給了私人,龐大的軍工產業依然把持在政府官僚機構手中,從政府的特別預算裡撥款。

如同日本政府和宗教領域的雙重性一樣,日本工業的這種雙重性在日本的生活方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日本政治家們似乎認為他們需要在金融產業中營造出一個貴族文化,用來匹配他們在其他領域內建立的等級制度。於是他們為金融貴族們建立了戰略性的產業,選擇了政治上受到青睞的商人家族,並把他們放到「恰當位置」上和其他等級聯繫起來。他們並不打算讓政府同這些金融大家族斷絕關係。相反地,財閥將受惠於一種延續不斷的庇護政策,這種政策不僅為他們帶來利潤,而且賦予了他們極高的地位。從日本人歷來對利潤及金錢的態度而言,金融貴族制遭到人民抨擊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政府盡其所能根據公認的等級制觀念創造了這樣的貴族制度。這種努力沒有完全成功,因為財閥遭到軍隊中所謂少壯派軍官團體和農民的攻擊。然而,事實上日本公眾輿論攻擊的主要對象並不是財閥,而是「成金(Nari-kin)」。「成金」常常被譯成「暴發戶」(nouveauriche),但是這個詞並沒有正確反映日本人的情感。在美國,「暴發戶」一定是嚴格意義上的「新來者」,他們被人恥笑是因為他們拙於社交,還沒學會優雅的舉止。但是,他們從小木屋起家,從趕騾子發展到擁有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油田,這樣的動人故事抵消了上述缺點,然而,在日本「成金」兩字源於將棋術語,意指駒棋被提拔為「大將」。這是一個像「金將」一樣在棋盤上橫行的棋子,而它的地位本不允許它這樣做。日本人對「暴發戶」的敵視態度完全不同於美國人對「發跡的鄉巴佬」的態度,人們深信「成金」通過欺騙或剝削他人致富。日本在其等級制度中為巨富提供了一席之地,並且與巨富保持一種聯盟,但如果這種財富沒有在規定的領域裡獲得,日本的公眾輿論就會予以激烈的抨擊。

P.104

大日本和中國都有很多詞彙表達「obligations」(義務,責任)。這些詞不同而是有其特別意義,因為西方沒有它們所表達的概念,所以英語無法貼切地翻譯這些詞,日語中與「obligations」相對應,表示一個人所虧欠的恩情,不管從大到小,都稱之為「恩」,在日本,「恩」的英文翻譯可以涵括一系列詞彙,包括「義務」、「忠誠」、「好心」、「愛」等,但是這些詞曲解了「恩」的意義。如果它真的意味著愛甚至義務,那日本人當然可以說對自己的孩子有恩,但是這個詞不能這樣用,它也不等於「忠誠」,日語裡另有詞彙表達這個意思,其含意和「恩」一點也不接近。「恩」在所有用法裡都意味著個人勉力承擔的一種重負、虧欠和累贅。一般人們受恩於上級或長輩,要

是受恩於自己的下級或晚輩就會給人低人一等的感覺,讓人不舒服。當日本人說「他對我有恩」,他們的意思就是「我對他有很多義務」,這個施恩的人被稱為他們的「恩人」。「知恩圖報」也許純粹是互相奉獻精神的一種流露。日本小學二年級的閱讀課本裡有一個題為「勿忘恩」的小故事,取的就是這個意思。這個故事是講給上德育課的小孩子們聽的。

小八是一條可愛的小狗。它剛出生就被人抱走了,那人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小八。因為這種愛,小八病弱的身體漸漸好起來。每天主人上班的時候它會送主人到車站,

傍晚主人下班的時候又去車站迎接。時光流逝,主人去世了。不管小八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它依然每天都在尋找主人。

公車一停靠站,它就會在下車的人群裡面尋找主人。

日子就這樣慢慢地過去,一年、兩年、三年,甚至十年過去了,年老的小八的身影 依然每天出現在車站前,尋找它的主人。

這個小故事的寓意是忠誠,實際上也是愛的別稱。一個深愛母親的兒子會說自己不忘慈恩,也就是說他對母親懷著像小八對主人那樣一心一意的摯愛,但是這個「恩」不是特指自己對母親的愛,而是包括嬰兒時期母親為他所做的一切,孩童時代母親做出的犧牲,以及成人時母親為了他有出息所做的一切,總之,他所虧欠母親的一切都被包含在內。這個「恩」意味著對虧欠的對象要有所回報,所以也就意味著「愛」,但是其中的最主要含義還是「虧欠」。而我們總認為「愛」是自願給予,不求回報的。

P.104-105

當恩被用來指代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恩,即「皇恩」時,取的就是這個無限忠誠之意,這是天皇的恩典,每個人都必須懷著無限感激接受,日本人在為自己的國家、生活和大大小小的事情高興時,都應想到這些都是來自天皇的恩典,貫穿日本歷史始終,小民眼裡最大的恩人就是自己生活圈子裡的最高領袖。在不同的時期這個人可以是當地的地頭,封建領主或者將軍。如今這個人就是天皇。到底誰是這個最高首領並不那麼重要,關鍵是幾個世紀以來,「勿忘恩」都在日本人的習慣中占有最高地位,近代日本竭盡所能地把這種感情集中到天皇身上,每個人對自己生活方式的任何偏愛都增加了他對皇恩的感激;每一支以天皇名義分給前線士兵的香煙都強調了天皇對兵士的恩典;上陣前發放的小口清酒更加體現了皇恩浩蕩,根據日本人的說法,每一個神風敢死隊裡執行自殺式飛行任務的飛行員都是在回報皇恩;所有為了守衛某個太平洋島嶼而戰死的士兵也是在報答浩蕩無邊的皇恩。

老師和師父對個人也有著特殊的恩,他們都在一個人的成長中起到了幫助作用,因此受恩的人將來可能要回應他們困境中的求助,或者在他們死後對他們的後輩加以提攜。每個人都要盡力回報恩情,它不會因時間推移而減輕,反而會因此加重,就好像是積累了一種利息,受人之恩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日本的俗語說得好,「難以報恩於萬一」,恩情是一副重擔,「恩的影響力」總是凌駕於個人好惡之上。

P.109-112

儘管文化上的種種緩和因素,在日本,能夠心平氣和地受恩總是極其幸運的。人們不喜歡隨意欠人恩情。有種常見的說法叫「使人蒙受恩情」,而最接近的翻譯就是「強迫別人」。雖然在美國「強迫」的意思是向人強要東西,在日本它卻是指給人東西或者幫忙。來自陌生人的隨機好處最惹人怨,因為比起在鄰里間以及舊式等級關係裡,每個人都知道並接受了「恩」隱含的債,但如果只是點頭之交,或者是地位相當,人們就容易起摩擦,他們寧願不要被捲入「恩」所帶來的複雜後果。在日本,街上發生交通意外時人群的無所作為不是因為缺乏主動,而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任何非官方的干涉會讓人背負恩情。明治之前的一條著名法律就是:「如果發生爭吵和紛爭,旁人非不得已不可干涉」,要是有人在這種情況下未經授權而幫助了他人,大家會懷疑他是想從中非法牟利,受到幫助者將欠幫手一個大恩,這一事實非但沒有讓人急於從他人處獲利,反而讓人更吝於伸出援手。在非正式情況下,日本人極度小心地不把自己捲入「恩」的麻煩中。甚至接受陌生人的一支煙也會讓日本人不安,對此他表達謝意的說法是:「哦,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気の毒)。」一個日本人告訴我:「如果你立刻坦白自己感覺有多糟,反而會好受一些。你從來沒想過為他做點什麼,所以對接受他的恩惠感到羞恥。」「不好意思(気の毒)」因此有時被解讀成「謝謝」,比如謝謝你的煙;有時也被翻譯成「我很抱歉」,這是對欠人情而言;有時又翻譯成「深感慚愧」,意指對方的大方讓自己羞慚・「不好意思(気の毒)」可以作以上任何解釋,也可以表達完全不同的意思。

日本人表達「謝謝」有很多種說法,同樣都帶有因為受恩而感到不安的意思。最沒有歧異有歧義,也是通用於現代城市百貨商場的說法是「啊,難得之事(有り難う)」。日本人通常說這種「難事」是顧客通過購物而賜給商店的難得大恩,這是一句恭維,也適用於收到禮物和無數其他場合,而其他常見的致謝語比如「不好意思」指的是接受的難度。自己經營店舖的店主經常說:「哦,這難以結束(すみません)」,也就是說,「我受了您的恩,在現代的經濟制度下我永遠也無法回報您;處在這樣的處境我很抱歉」。英語中把「這難以結束」翻譯成「謝謝」、「我很感激」,或者「抱歉」、「致歉」。舉個

例子,如果你的帽子在街上被風吹走,有人幫你追回來,「這難以結束」就比其他的謝謝更適合。當人家把帽子還給你時,出於禮貌你應該表達接受時內心的不安。「我從沒見過他,而他給了我一個恩惠。我從來沒有機會先向他示恩。這讓我覺得內疚,但是道歡會讓我好受一些。『這難以結束』大概是日本最常見的致謝語。我在告訴他我意識到自己受到他的恩惠,拿回帽子也不代表著事情到此為止。但是我能怎麼辦呢?我們是陌生人。」

這些詞彙比任何概括都更好地說明了「恩的影響力」——受恩的人總是帶著矛盾的感情。在廣為接受的結構化關係裡,它所包含的虧欠感常常激勵一個人竭盡所能來進行報答。但是做一個欠人恩情的人並不好受,很容易就會心懷怨恨。

P.120

愛、善心、慷慨,這些我們無條件給予、也同樣珍重的東西,在日本就是具備附加條件的。每一次接受這些東西都讓人成為負債人。就如日本俗話說:「要受恩得天生具有無以倫比的度量。

P.128

在德川時期,浪人、劍客四處劫掠砍殺,他們只佩單刀,由此和身佩雙刀的武士區別開來。

他們的綠林道義就是「行仁義」;當一人向一陌生人尋求庇護時,後者為了避免對方同夥的報復而答應幫忙窩藏就是「行仁義」。

在現代用語中,「行仁義」的貶義越來越強,人們在討論該受到懲罰的行為時常常用到它:「下等勞工」,日本的報紙這樣報導:「仍然在『行仁義』,應該為此受到懲罰。現在日本的街頭巷尾到處氾濫『仁義』,警察必須保證制止這種現象。」這裡指的當然是詐騙犯和黑道裡盛行的「盜亦有道」。特別是近代日本港口的一種小勞務承包商,他們像本世紀初美國港口的義大利包工頭一樣,和技術不熟練的勞工建立非法關係,再把他們租出去牟利,以此致富。因此他們被指為「行仁義」。中國概念裡的「仁」在這裡可謂被貶得不能再低了。「日本人就這樣重新詮釋並貶低了中國體系中關鍵的美德,卻沒有補充其他可以作為義務的先決條件,於是孝道在日本成了一個人必須完成的責任,哪怕這意味著容忍父母的惡行和不公。只有在和對天皇的義務發生衝突時,孝才可廢。如果僅僅是因為父母不值得子女孝歌,或者父母摧毀了子女的幸福,孝還是不可違背。

P.131

和中國不同,日本盡孝的對象不包括幾百年以來的祖先以及由共同祖先繁衍下來為數眾多的宗親。日本的祭祀只針對近代的先人。墓碑上的字必須每年重寫,以便辨認。當生者不再記得某位先人時,他的墓就會被忽略,家裡的佛龕也不再供奉他的牌位。日本人的虔誠只面向那些他們有活生生印象的先人,他們只關注此時此地。不少作家都談到過日本人沒興趣進行空洞的思考或者想像不在眼前的事物,日本版的孝道和中國的形成鮮明對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這種孝道的最大實際意義就是把孝的義務局限在生者之間。

P.136-139

民間相傳皇室是天照大神(日女神)的後裔,忠的對象能如此輕易地轉移到天皇身上,當然有這個傳說的功勞,但是它的作用並不像西方人想像的那樣關鍵。日本的知識份子可以完全否認這種傳說,卻從未對效忠天皇質疑,即便是承認天皇出身神聖的廣大群眾對此也有著和西方人不同的理解。日語裡的「神」這個字,其字面意思就是「頭」,也就是等級制的最高點,日本人並不像西方人那樣在神與人之間劇出一條鴻溝,任何日本人死後都會成神。封建時期,人們效忠的是等級制的頭領,他們並沒有神性。在效忠於天皇的這個轉變中更為重要的是日本歷史上只有一個皇室,朝代從未更替。西方人用不著抱怨說這種連續性是騙人的,因為皇位傳承的規矩和英國或德國的不同,是日本特有的規矩,按照他們的規矩,皇室的傳承是延棉永世的。日本不像中國那樣有史以來記載了三十六個朝代,作為一個國家,日本儘管經歷了種種變遷,卻從未真正徹底地破除自己的社會結構,其模式是一成不變的。反德川勢力在還政前的幾百年裡利用的正是這一點,而不是神的後裔這種說法。他們說效忠的對象應該是站在等級制度最頂端的人,也就是天皇一人,把他塑造成國家的最高祭司,而這個角色並不一定就是神。這比女神後裔一說更為關鍵。

近代日本不遺餘力地把「忠」私人化,並把效忠對象特指為天皇本人。明治維新後的第一任天皇地位顯赫,影響深遠。天皇從不針對有爭議的政治問題下旨,所有的旨意不是有關倫理就是提倡節儉,或者是表示一項爭議就此終結,宣旨只是安撫人心。天皇臨終時,全日本都成了一座特大寺廟,所有人都虔誠地為天皇向上蒼祈禱。

「忠」構築了一種臣民和天皇之間關係的雙重系統。臣民無須通過中間人,直接仰面天皇,用自己的行動為天皇「分憂」。相反地,臣民收到的天皇命令都是通過層層轉達。「秉承天皇旨意」這種說法就能使聽令的人效忠,比任何其他現代國家的命令都更有力。羅里(Lory)描述過一個例子:和平時期的一次日軍演練中,一名軍官帶團出發時命令士兵未經他的允許不得從水壺中喝水。日本軍隊訓練時一向極其強調條件再艱苦,也能無間斷地行軍五六十英里。這一天有二十名士兵因為脫水和疲勞中途倒下,其中五人喪命。查看他們的水壺時發現沒有人碰過水。因為「軍官下了命令,他秉承的是天皇旨意」。

P.143

日本俗語云「最難承擔是道義」。一個人必須回報道義,就像他必須承擔義務一樣,但是「道義」包含了一系列不同的責任。人類學家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中發現了形形色色的道德責任,根本無法用相應的英語詞彙表述,其中最奇特的就是日本的「道義」(giri)。「道義」帶有典型的日本特色。忠和孝是中國和日本共有的概念,儘管日本對兩者進行了改造,但它們還是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某些道德標準有共同之處。但「道義」的起源卻和中國的儒家思想或東方的佛教都毫無瓜葛,它指代的是一個日本特有的道德範疇,只有考慮到了這一點才能理解日本人的行為。日本人一旦談到行為的動機、名聲,或男男女女在祖國日本碰到的為難之處,就一定會時刻把「道義」掛在嘴邊。

P.144-145

道義又分為不同的兩大類:一類我姑且稱為「對社會的道義」——實際上就是「回報道義」——是指一個人有責任報答同伴的恩情;另一種我姑且稱為「對名聲的道義」,是指個人有責任保持自己的名聲不受玷污,類似德國的「名譽」之說,對社會的道義可以大致解釋為履行契約式關係。在這一點上,道義和義務形成對比,因為義務是與生俱來的緊密責任,每個人必須履行義務。因此,道義包括了個人對姻親家的所有責任,義務則指個人對自己直系家庭的責任,岳父或者公公在日語裡的稱呼是「道義上的父親」;岳母或婆婆則是「道義上的母親」;兄弟姐妹的配偶或者配偶的兄弟姐妹都是「道義上的兄弟」或者「道義上的姐妹」。在日本,婚姻理所當然就是家庭之間的契約式聯盟,每個人盡其一生完成對伴侶家庭的責任就被稱為「履行道義」。其中最沉重的是對父母輩的道義,因為婚事是他們安排的。重中之重又首推年輕的媳婦對婆婆的道義,因為按照日本人的說法,新娘要去別人家裡生活。丈夫對岳父家的責任就有所不同,但是依然令人生畏。因為,如果岳父家潦倒,女婿就得借錢給岳父家,還要完成其他隨著婚朝契約而來的責任。正如一個日本人所說:「一個長大成人的兒子為母親做任何事都是出於愛,因此不能算是道義;只要行動發自內心,就不能算是為了道義。」履行對親家的責任則必須事無鉅細、小心鎮密,不然就有可能被人指責「這個人不懂道義」——這是不惜任何代價都要避免的。

P.150-152

在(這些)古代傳說中,道義發自內心,毫無怨恨,那是現代日本人心目中的黃金時代。這些故事告訴他們,那個時候的道義沒有「不情願」的含義。如果道義和「忠」起了衝突,人們可以堂堂正正地堅持道義。儘管充滿了封建色彩,道義卻是當時最受人們熱愛的一種直接的人際關係。「懂道義」意味著終身對主公效忠;作為回報,主公也會照顧屬下一輩子。「回報道義」就是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主公,回報主公賜給自己的一切。

盡管如此,對今天的日本人來說,這些關於忠誠的古老傳說不過是讓人心情愉快的白日夢,因為「回報道義」在現代已經不再是對領主效忠,而是對各種不同的人有著各種不同的責任。「道義」現在常見於日常用語,但是表達的都是怨恨,強調的是說話的人過於奧論的壓力、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去履行道義。人們會說,「我完全是為了道義才來安排這樁婚事」;「僅僅是出於道義,我才給了他這份工作」;「出於道義,我不得不見他」,人們總是在說「糾結於道義」,這個短語在詞典裡的解釋是「我被迫這樣做」,還有一種說法,「他用道義強迫我」或者「他用道義把我逼得別無他法」,這些用法和其他類似用法都是指說話的人以前受過別人恩惠,現在為了報答被迫做出違心之舉,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小商店,或者是上層的財閥圈和內閣裡,都可以聽到人們說自己「迫於道義」、「為道義所迫」,一個追求者可以憑著舊時的關係或者兩家的交情要挟未來的岳父把女兒嫁給自己,也有人用同樣的手段獲得農民的土地。「被逼得別無他法」的人會覺得不得不滿足對方的要求,他會這樣說:「如果我不答應恩人,我就擔上了道義上的壞名聲。」所有這些用法都隱含了「不情願」的意思。套用日本字典上的解釋,應允對方的要求只不過是「為了面子」。

和十誡不同,道義不是一整套道德標準。它的規則只是必須回報。當一個人迫於道義時,大家都會默認他也許不得不暫時無視正義,所以人們常說「因為道義我才行此不義(gi)」。道義的規定也和愛鄰如己毫無關係;它們並不要求人發自內心地慷慨行事。人們說,一個人必須行道義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大家會說這個人『不懂道義』,他就會在世人面前蒙羞」,正是因為人言可畏,道義才必須得到服從,確實,在英語翻譯中,「對社會的道義」經常被譯成「服從輿論」,「這件事只能這樣辦,因為這是對社會的道義」在詞典中就被翻譯成「人民不會接受任何其他行動方案」。

這個「道義界」的規矩就和在美國欠債必須償還的道理類似,這樣看就能幫助我們理解日本人的態度。如果我們收到一封信或禮物,又或者有人幫我們說了好話,我們不會覺得需要迫切地回禮,但是如果是必須按期歸還的利息或者銀行貸款,那就是必須而緊迫的。在這些金融交易裡,破產是對失敗的懲罰,也是一項重罰。但是在日本人看來,如果一個人沒有回報道義,那麼這個人就破產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接觸都會產生各種形式的道義,所以日本人心裡都有一本帳,再微小的言行都要記錄下來;如果換成美國人,根本不會把這些小事放在心上。對日本人來說,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必須謹言慎行,

P.154-155

日本還有另外一項和道義有關的習俗,類似西方還錢的習慣。那就是如果償還的日子超過了一定的期限,債務的數目就會增加,就好比積累了利息,埃克斯坦(Eckstein)博士講過他和一個日本製造商打交道的故事,這個製造商曾經資助博士去日本為野口英世的傳記蒐集資料,埃克斯坦博士後來回到美國,書成之後又把手稿寄到了日本,然而此信一去如同石沉大海,音信全無。他自然而然地開始擔心是不是書裡的內容冒犯了別人,但是始終沒有收到回音。幾年後,那個日本商人打電話來,說他正在美國,沒多久他就帶著幾十株日本櫻花樹上門拜訪埃克斯坦博士,這份大禮實在慷慨,在日本商人看來卻又理所應當,因為他拖了這麼久才回禮,送禮人這樣對埃克斯坦博士說:「你當時肯定不是想要我馬上報答你吧。」

一個「迫於道義」的人常常不得不回報隨著時間而增長的人情價,有人向小商人要求資助,僅僅因為他的舅舅是那位商人小時候的老師,因為商人當時年幼,無力向老師回報道義,欠下的價就隨著時光流逝而積累起來,所以哪怕再不情願,這個商人也得同意對方的要求,「以免遭世人非議」。

P.156

「對名聲的道義」就是保持自己的名聲一塵不染的責任。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美德,在西方人看來有些是互相矛盾的,日本人卻覺得它們都是統一的,因為這些責任不是報恩,而是處於「恩的範疇」之外。這些行為保持個人的名聲斐然,與以前受人恩惠無關。其內容包括:嚴格遵守和身份地位相應的繁文縟節,面對疼痛堅忍不拔,維護自己職業或手藝上的名譽。「對名聲的道義」還要求消除澱謗和侮辱;讚謗玷污了自己的好名聲,必須徹底消除。有的時候必須對話毀自己的人進行報復,也有的時候必須自盡。這兩個極端之間還有其他無數種可能,但是只要名譽受到損傷,就絕對不能淡然處之。

P.158-160

「對名聲的道義」,在任何文化中都會伴有敵意及伺機報復,這並不是亞洲大陸的典型道德特徵,它並不是所謂的東方特質,例如中國人就沒有,溫麗人和印度人同樣沒有,中國人認為計較傷辱和惡言是「小人」的標誌—————這裡的「小」是道德意義上的小。和日本不同,這不屬於中國人理想中的高貴品質,無故使用暴力是錯誤的,中國的道德體系並不贊同用暴力報復自己受到的侮辱,認為這樣度量狹小是極其可笑的,面對調請,他們也不會下定決心全力行善來證明這種低毀沒有任何根據,暹羅人也完全沒有還種對每尊的過度:他們和中國人一樣,寧可讓低毀者表現得可笑,也不會以為自己

的名譽受到了打擊,他們說「讓對手暴露其高散面目的最佳辦法就是退讓」,*想要完全理解「對名聲的道義」具有怎樣的意義,就要全面考慮它在日本所代表的所有非侵略性的德行。復仇只是某些場合要求的德行之一,其中還包含其他許多低調溫和的行動。一個有自尊的日本人必須要能堅忍自制,這是他「對名聲的道義」的一部分,女人不能在生孩子時哭喊,男人應該超越疼痛和危險。當洪水沖到日本的村莊時,每一個有自尊的人都會收拾好能夠帶走的必需品去找地勢較高的地方。沒有人大呼小叫,沒有人奔走四方,沒有人驚慌失措。當春分或秋分的狂風驟雨以颱風強度來襲時,大家的反應是同樣自制,類似的行為是日本人自尊心的一部分,儘管他可能沒法完全做 到,他們認為美國人的自尊不要求自制,日本的自制中包含了「位高則任重(noblesse oblige)」,因此在封建時代,對武士的要求更高於平民,但是哪怕它對平民的要求不那麼苛刻,這項德行依然是所有階層的生活準則,如果說克服身體的疼痛是對武士的極端要求,那麼對平民的極要求就是要他們忍受武士的暴力侵犯。

關於武士的堅忍品性,有很多著名傳說,武士不能為戲戲折腰,並且這種小事不值一提。武士得到的命令是在挨餓的時候装出剛剛飽食的樣子:他們必須用牙籤剔牙。就如格言所說:「雛鳥嗷嗷待哺,武士嘴叼牙籤。」在過去的這場戰爭裡,這就成為了入伍士兵的部隊箴言。武士們也不能屈服於疼痛。日本人對此的態度就像那位年輕士兵對拿破崙的答覆:「受傷了?不,長官,我被殺了。」一個武士到死都不能流露出傷痛的跡象,他必須眉也不該地忍耐疼痛,有個故事講的是死於一八九九年的勝伯爵,在他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睪丸被狗撕裂,他出自武士家庭,雖然那個時候家裡已經敗落到一貧如洗。醫生為他動手術時,他的父親手執武士刀對著他的鼻子,「只要你哭出一聲,」他這樣告訴兒子,「我就送你上路,至少你會死得不那麼屈辱。」

P.162-163

除了安分守己,「對名聲的道義」還包括對其他許多要求的滿足。借貸的時候借款人會以「對名聲的道義」發誓;一個世紀以前有種常見的說法,「如果不能如數奉還這筆錢,我將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取笑」。如果他沒有做到,其實並不會真的成為大眾笑柄,日本沒有示眾嘲笑這回事。但是當新年來臨,也就是所有欠債必須還清的截止日期,破產的負債人可能會自殺,以此「洗清污名」。到現在新年前夜還是會有一批人自殺,用這種方式來挽救自己的名聲。

有很多職業上的承諾也會關係到「對名聲的道義」,一旦特定的情況招來公眾評論,日本人的要求經常是匪夷所思的。舉例來說,每個學校都要懸掛天皇的畫像,而因為學校失火危及畫像而自殺的校長多不勝數,哪怕他們跟失火原因毫無關係。有的老師還會因為衝進火場搶救天皇畫像而被活活燒死。他們用死亡證明了「對名聲的道義」和對天皇的忠誠在他們心中有著多高的地位。還有其他廣為流傳的故事,像是有人在儀式性地宣讀天皇關於教育敕令或軍人敕論時不慎念錯,最後以自盡來洗清污名。現任天皇在位期間,有人不小心給兒子取名裕仁——————這是天皇的名字,在日本必須避諱———那個人因此殺死了自己的孩子然後自盡。

P.166-167

這種盡量減少直接競爭的做法貫穿日本人的生活。建立在「恩」的基礎上的道德體系不能容忍競爭,美國人在這方面的規則正好相反,鼓勵在與同伴的競爭中力爭優異。日本人的整個等級系統以及其有關階級的詳盡規定都在盡量避免直接競爭。他們的家庭系統也是如此,父子從制度上就不像美國那樣存在競爭關係——————他們可以脫離關係,但是不能直接競爭。看到美國家庭裡父子爭車用,或者爭奪妻子/母親的關注,對此日本人總是驚訝地進行點評。

P.174

所謂日本人的心理怪癖,許多源於對潔淨的熱愛和對污穢的憎惡。污穢不清洗乾淨,傷口就無法痊癒。既然我們受的是這樣的訓練,那麼家庭或者國家的名譽受到了輕蔑,怎麼能不通過復仇來作徹底的清洗呢?日本人的生活裡,公私場合都時常可見復仇的例子,你不妨把它們看作一個有潔癖的民族所進行的晨浴。

P.177

日本人對失敗、詆毀和排斥的脆弱使他們很容易陷入自我譴責,而不是責怪他人。他們的小說反覆描述了過去幾十年來受過教育的日本人是怎樣鑽進牛角尖不能自拔,一會兒鬱鬱寡歡,一會兒怒不可遏。這些故事的主角普遍厭世;他們厭倦了生活的步調,厭倦了自己的家庭,厭倦了城市,厭倦了鄉村。但是這種厭倦不是因為目標遙不可及,也不是因為現實和理想的差距。日本人一旦有了對重大使命的憧憬,他們就不再覺得厭倦。不管這個目標是多麼的遙遠,他們也絕對會完全摒棄厭倦情緒。這種日本人特有的倦怠情緒其實是一個過於敏感脆弱的民族所表現出來的病態。對被排斥的恐懼成為他們自我攻擊的武器和行動的阻力。

P.184-185

名譽是日本人永久的追求。這是贏得別人尊歌的必要條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所採取的手段則可以視時機而定。一旦情況有變,日本人就會改變姿態,重新選擇道路。他們和西方人不同,並不把變化立場當作道德問題來看,相較之下我們講究的是「原則」及意識形態上的信念,哪怕失敗也不會改變立場,歐洲失利之後到處都是團結起來的地下反抗運動,但在日本,除了少數幾個頑固分子,沒有人覺得有必要組織反抗運動或者在地下反對美國的占領軍,他們不覺得在道義上有必要堅持舊主張,從占領一開始,美國人哪怕單身,也可以安全地搭乘擁擠的火車去日本的偏遠鄉下,所到之處,都有官員禮貌的接待,儘管他們都曾經是民族主義者,沒有人想到要復仇,當我們的吉普車從村裡穿過時,孩子們夾道高喊「你好」和「再見」。尚年幼的嬰兒則由母親揮動他們的小手向美國士兵致意。

P.186-187

日本在其他歷史場合也有過類似行為,讓西方人一直十分困惑,一八六二年,封建時期長期閉關鎖國的簾幕才剛剛拉開,一位叫理查森(Richardson)的英國人在薩摩遇害。該藩是鼓吹驅逐白夷的大本營,薩摩的武士也以傲慢好鬥冠絕日本著稱。英國派兵征討,轟炸了薩摩的重要港口鹿兒島。整個德川時代,日本人一直在製造火器,但是他們仿造的是古舊的葡萄牙式火槍,鹿兒島自然不是英國軍艦的對手。不過這番狂轟亂炸的結果卻出人意料——————薩摩不但沒有誓死向英國報復,反而尋求結交。他們目睹了對手的強大,就想向對手學習。於是他們和英國建立了貿易關係,第二年還在薩摩建了一所學校,據當時一個日本人描述,學校教導「西方科學和知識的奧秘………………由生麥事件而生的友誼不斷發展」。此處的生麥事件就是英國對薩摩的討伐和對鹿兒島的轟炸。

P.187

這種隨機應變的現實主義是日式「對名聲的道義」的光明面。道義就像月亮一樣,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影。其陰暗面驅使日本人把美國的限制移民法案和海軍裁軍條約看作是對日本民族的莫大侮辱,進而把日本推向了災難性的戰爭計劃。其光明面又使日本能夠在一九四五年帶著友好態度接受投降的後果。日本依然是在按本色行事。

P.190

日本這樣的道德準則,既要求對義務有極端的回報,又要求手段激烈的自我克制,可能從頭到尾都把個人慾望當作必須從人心中拔除的罪惡。這是古典佛教的教義,因此日本的道德對五種感官的享受如此寬容就更令人奇怪。儘管日本是世界上的佛教大國之一,它的道德準則卻和釋迦及佛經的教誨形成鮮明對比。日本人並不譴責自我滿足,他們不是清教徒:他們認為肉體的快感是件好事,值得推崇。日本人追求並重視享受,但是要有節制,不能影響生活正事。

P.191

日本人最喜愛的一種肉體上的小小愉悅就是泡熱水澡。不管是最窮的農夫、最卑賤的僕人,還是有錢的貴族,在燒得滾燙的熱水中泡澡是每天傍晚的例行公事。最常見的浴盆是木桶,下面燒著炭火,以便讓水溫保持在華氏一一〇度以上。人們在入浴之前先把全身都沖洗乾淨,然後就盡情享受泡澡帶來的溫暖和放鬆。他們坐在浴桶裡,像胎兒那樣曲起雙膝,讓水漫到下顎。雖然日本人也像美國人那樣重視每天沐浴的清潔意義,但是他們更為這一行為添加了一種消極享受的藝術,是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的沐浴習慣都無法模仿的。日本人有種說法:年紀越大,就越是喜歡泡澡。

P.193

睡覺是另一種廣受喜愛的享受。它也是日本最有成就的藝術之一。日本人能夠以任何姿勢放鬆地睡覺,哪怕是在我們看來完全不可能的情況下。這一點讓研究日本的人倍感驚訝。美國人幾乎是把失眠當成精神緊張的同義詞,根據我們的標準,日本人的性格容易高度緊張。但是他們要睡個好覺卻易如反掌。日本人就寢時間也早,其他東方國家幾乎都不這麼做。村民們可不是為了像我們的箴言所說的那樣,要為第二天儲備精力才在入夜前就早早入睡,他們根本沒有這樣的打算。

P.195

充滿浪漫主義的愛情是日本人提倡培養的另一種「情慾」。儘管它與日本的婚姻形式及家庭責任截然相反,浪漫之愛在日本還是如魚得水般地盛行。日本的小說裡充滿了這樣的愛。與法國小說類似,主角都是已婚人士,男女雙雙殉情是最受歡迎的閱讀和交談主題。十世紀的《源氏物語》細緻地描寫了浪漫之愛,足以與世界上在任何其他國家誕生的偉大小說媲美。故事裡所講述的封建時代諸侯和武士之愛也屬於這種浪漫之愛。愛情也是當代日本小說的主要題材,這與中國文學的差異非常巨大。中國人對浪漫的愛情和性愛的樂趣一向低調,由此為自己減少很多麻煩,家庭生活也因此比較和諧。

P.197

有的日本人清楚地意識到,某些他們覺得無傷大雅的東西,在英國人和美國人期裡卻是不道德和淫穢的,但是他們並未完全意識到我們的傳統態度和日本的「『情慾』不應影響人生正事」這一信條之間也存在鴻溝,主要是由於這一差異,我們無法理解日本人對愛與性愛享受的態度。他們把屬於妻子的範疇與屬於性愛的範疇劃分開來,兩者都同樣的公開和光明正大:不像美國生活中,前者可以公開承認,後者卻要避人耳目。在日本,這兩者的區分是因為一者屬於男人的主要責任範圍,另一者則屬於無關緊要的消遣。這種用劃分各自範疇區別兩者的方法,不管是對家庭裡的完美父親還是花花公子都同樣適用。日本人沒有美國人那樣的理想,把愛情和婚姻混為一談。我們贊同愛情是因為它是選擇配偶的基礎。婚後丈夫要是在肉體上被別的女人吸引,就是對妻子的侮辱,因為理應屬於她的東西被他分給了別人。日本人對此就有不同看法。選擇配偶時年輕人要服從父母的安排盲婚盲嫁,和妻子相處必須相敬如賓。在互相遷就的家庭生活裡,孩子們也看不到父母之間有絲毫情慾的表現。正如當代一位日本人在一本雜誌裡所說:「在這個國家,婚姻的真正目的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任何其他目的都只會曲解這一真諦。」

只有上層階級能夠負擔得起情婦,但是大多數男人都或多或少染指過藝伎或妓女。這樣的出行完全不用偷偷摸摸,他的妻子還可能會為他整理服飾,為他夜晚出去放鬆做準備,他到訪的妓院可以把帳單送到他的妻子那裡,由妻子理所當然地為他結帳,就算為此不高興,也是她自己的事。藝伎要比找一般妓女更貴,但是與藝伎共度一夜並不包括性行為。他享受的是受過精心訓練的女孩子們衣著精美,舉止合宜的款待。要是想見某一個特定的藝伎,那個男人必須先成為她的恩客,並且簽下合同認她做自己的情婦。不然他就得靠自己的魅力來吸引對方,使她自願投懷送抱。當然,與藝伎的一夜之歡也絕非完全不涉及情慾。根據傳統,她們的舞蹈、應答、歌曲和儀態都是暗含挑逗,經過精心安排的,以展現上層社會的妻子們所不能展現的風情。她們「屬於情慾的範疇」,是對「孝的範疇」的一種解脫,沒有理由不去盡情享受,只是兩個所屬領域不同。

P.200-201

同性之戀也是傳統「情慾」的一部分。在古日本,地位高的男子比如武士和神官是被許可享受同性愛的。明治時期,日本為了贏得西方人的贊同廢除了許多舊習俗,也在這時規定同性戀要依法懲處,但它仍然屬於那些不應以道學解釋的「情慾」之一。它不能出格,不能影響到傳宗接代,因此西方人所說的「變成」一個同性戀的危險,日本人基本上不能理解,儘管有男人選擇以藝伎為職業。日本人尤其震驚美國有成年的同性戀甘願做被動的一方,在日本,成年男人會主動尋找少年做自己的伴侶,因為被動的角色在成人看來是可恥的。什麼事情做了並不損自尊,日本人對於該界限自有論斷,總之和我們的界限不同。

日本人對自體性慾的樂趣也並不道學,不像其他民族基於該目的有那麼多的道具服務,在這一領域,日本人也試圖透過取消對某些道具的過度宣傳來減輕外界的譴責,但是他們自己並不覺得這些道具是罪惡的。西方反對手淫的強硬態度在我們長大之前就已經深深地印刻在每個人心中,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對手淫的態度比美國更加堅決。男孩被悄聲告誡手淫會讓人發瘋或者禿頂;母親在兒子還年幼時就開始留心,一旦發現有類似跡象就會嚴加訓斥,甚至進行體罰,或者把他的手綁起來,抑或是告訴他上帝會懲罰他,日本的幼兒和少年就沒有這樣的經歷。他們長大成人後也不會產生我們那種態度。對於自體性慾這種樂趣他們並不覺得有罪惡感,在他們看來,這種樂趣在體面的生活中沒有什麼地位,這樣就足以控制它了。

P.201-202

酗酒是另一種被許可的「情慾」。我們美國人會發誓完全戒酒,這在日本人看來是西方的奇怪特質之一。我們在地方上關於是否投票表決在當地禁酒往往引發激烈爭論,這對日本人來說同樣不能理解。飲酒的樂趣之大,沒有正常人能夠抗拒,但是酒精也是屬於低級的消遣,正常人同樣不會被它迷住。根據他們的思路,一個人不用擔心「變成」醉鬼,就像他們不用擔心「變成」同性戀一樣,事實上日本也的確沒有酗酒成癮的社會問題,飲酒是種令人愉悅的消遣,醉酒者的家人和公眾都不會加以厭惡。他一般不會有什麼暴力傾向,至少沒有人覺得他會對孩子毒打一頓,但痛哭一場是常見的,放浪形骸則更普遍。在城市裡的酒席上,男人們還喜歡坐在彼此的大腿上。

守舊的日本人把喝酒和吃飯嚴格地區分開來。農村裡的酒席,一個人一旦嘗了一口米飯,就意味著他不再喝酒。他已經進入了另一「範疇」,兩者之間界限必須分明。在家裡可以飯後再喝酒,但是不能一邊吃飯一邊喝酒,只能輪流享受。

P.202-203

日本人的這些「情慾」觀造成幾種後果。它徹底推翻了西方關於肉體和精神這兩種力量不斷在每個人身上一爭長短的哲學。在日本的哲學裡,肉體並不是罪惡,享受肉體的樂趣不是犯罪,精神和肉體並不是普遍存在的兩股對抗力量,日本人從這一信條導出了邏輯性的結論:世界並不是善與惡的戰場,喬治·桑蘇姆爵士這樣寫道:「貫穿整個日本史,日本人似乎都沒有發展出辨別罪惡的能力,也許他們是不想去解決惡這個問題。」。事實上日本人一直把這一點當作人生觀來駁斥。他們相信人具有兩種靈魂,但是它們不是相互爭鬥的善意和惡意,而是「溫柔」的靈魂和「粗暴」的靈魂。每個人,甚至每個國家,都有需要「溫柔」和「粗暴」的時候,並非一者屬於地獄,一者屬於天堂。這兩者在不同的場合都是必要和正當的。

P.204-205

在美國人聽來,這樣的教義似乎會導致一種自我放縱和自由散漫的哲學。但是如我們所見,日本人把完成自己的義務定義為人生的最高任務。報恩意味著犧牲自我意願和樂趣,他們完全接受這種事實。把追求幸福當作嚴肅的人生目標在他們看來是令人吃驚和不道德的。幸福是一種消遣,有機會享受時自當享受,但是把它尊為評判國家和家庭的標準是無法想像的。人們經常為了完成對忠孝道義的義務而歷盡苦難,而這完全在預期之內,儘管生活因此而更加艱辛,但是他們早有準備。每個人時刻都在放棄自己並不以為惡的享受,這樣做需要堅強的意志力,而這種意志力正是日本最為崇尚的美德。

與日本的這種觀點形成呼應的是日本小說和戲劇裡少有「幸福的結局」。美國大眾渴望問題得到解決,他們想要相信人們從此幸福地生活下去,想要知道美德得到了回報,如果結局必須是讓人涕泣的悲劇,那是因為主角的性格有缺陷,或者他成了不良社會秩序的犧牲品,但是主角萬事如意、幸福美滿的結局顯然更讓人高興。日本的普通觀眾則淚流滿面地看著命運之輪推動著男主角走向自己的悲慘結局、美麗的女主角不幸遇害。這樣的情節是當晚娛樂的高潮,人們去劇院就是為了看到這些情節,甚至日本的現代電影也是以男女主角受難為主題。他們彼此相愛卻又放棄了愛人;他們幸福地結了婚,但是一個人為了職責所在而自殺;妻子一生致力於挽回丈夫的職業生涯,鼓勵他發展自己的演藝天賦。就在他成名前夕,為了能讓他自由地開始新生活,她隱身於茫茫人海。丈夫成功的當天,妻子卻無怨無悔地死於貧困潦倒。只要自我犧牲的男女主角能夠喚起觀眾的惋惜和同情,幸福的結局就並非必要。他們的苦難不是上帝的懲罰,只是證明了他們為了完成自己的責任可以不計代價,沒有任何東西————不管是遺棄、病痛,還是死亡———可以使他們偏離正軌。

P.222-223

責任和「情慾」的矛盾在古代故事中不佔中心位置,近來則成了最醒目的主題。現代小說描述的是為了義務和道義如何被迫摒棄愛情和善心,這種主題不但沒有被弱化,反而得到大肆渲染,正如日本人的戰爭電影在西方人看來像是絕佳的反戰宣傳,這些小說在我們看來也似乎在呼籲給予人們更多自由,使他們能夠隨心所欲地生活。小說的確證明了人有這種衝動,但是一次又一次・日本人對小說和電影情節的討論也證明了他們有著不同看法,我們同情主角,因為他正處於熱戀,或者懷有某種個人理想,日本人卻講責主角情弱,因為他允許這些情感影響他履行義務或道義,西方人認為反抗陳規舊習、克服障礙抓住幸福是一種堅強的表現,但是在日本人眼裡,能夠犧牲個人幸福履行義務的人才是強者。他們認為,性格的堅強體現在服從,而不是反叛,因此,他們的小說和電影情節經常在西方人眼裡是一種含義,在日本人眼裡的含義卻又截然不同。

P.235

在任何語言裡,人們提到失去或獲得自尊的語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他們的人生觀。在日本,「自重」就是一直當個仔細的牌手。它不像英語裡的用法那樣意味著有意識地遵守高尚的行為準則——————不對人諂媚、不撒謊、不做假證。在日本,「自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一個有份量的自我」,其對比是「輕浮的自我」。如果一個人說「你必須自重」,他的意思是,「你必須精確地判斷這種情況下的所有影響因素,不做任何可能招來批評或減少成功機會的事」。日語裡「自重」隱含的行為經常與美國人理解的意思恰好相反,一名職員說,「我必須自重」,這不是在說他必須堅持自己的權利,而是說他不能告訴僱主任何有可能給自己招來麻煩的話,「你必須自重」在政治用語裡也是同樣的意思。它意味著「一個有份量的人」如果輕率地沉迷於「危險的念頭」,就是不自重,不像在美國,即便是危險的念頭,一個人的自尊也要求他根據自己的觀點和良心進行思考。

P.237

謹慎和自重在日本的高度重合還表現在:日本人總是細心觀察別人舉止中的暗示,強烈地感覺自己時刻在接受別人的評判。他們的說法是,「人必須自重是為了社會」。「如果沒有社會,也就不必自重了。」這些偏激的表達所指的是約束人自重的外力,它們沒有考慮到自我約束力。就像許多國家的流行語一樣,它們過於誇大其辭。因為日本人有時候也像清教徒一樣對自己積累的罪孽反應強烈。但是他們的上述偏激言論還是正確地指出了日本人的側重點,也就是恥的重要性要遠遠高於罪的重要性。

P.238-239

真正的恥感文化靠外界約束力來維持良好行為,而不是像罪感文化那樣靠內心對自身有罪的確認。恥是對他人批評的反應,一個人感到恥辱不是因為被公開嘲笑,就是因為他幻想自己會被人嘲笑。無論是哪種情況,恥的約束力都是巨大的。但是它要求周圍有觀眾,或者至少是想像中的觀眾。罪就沒有這樣的要求。有的民族認為榮譽意味著實現自己對自我的要求。即使惡行無人知覺,自己還是會因罪惡感而痛苦,這種罪惡感實際上可以通過懺悔罪行而得到解脫。

P.243

日本人一旦接受了美國不那麼繁瑣的行為規範,不論程度,都發現很難想像自己再去應付往時日本生活裡的種種限制。對於過去的生活,他們有時稱之為「失樂園」,有時稱之為「桎梏」,有時稱之為「牢籠」,有時又稱之為種盆景的「小盆」—————只要微型松樹的根被限制在花盆之內,其結果就是一件為美麗的園林增色的藝術品,但是一旦被移植到開闊的土地上,矮小的微型松樹就再也不能被栽植回盆裡。這些在美國的日本人覺得自己像被移植過的盆景一樣,再也無法妝點日本園林,因為無法再適應原來的要求,他們的經歷最深刻地體現了日本道德的進退兩難之境。

P.263-264

公案又被稱為「敲門磚」。人性未經啟蒙時總是擔憂現有的手段是否足夠,幻想有眾多的見證人在留意自己並決定如何褒貶。它的四周有堵牆,「門」就裝在牆上,這堵牆則對所有日本人來說是感之甚切的「恥」。一旦磚敲開了門,人獲得了自由,磚便失去意義,也就不必繼續解答更多的公案。該學的已經學到,日本道德的兩難處境已經得到了解決。他們竭盡所有來對付死局:「為了訓練」變成了「叮鐵塊的蚊子」。到了最後,他們終於明白並沒有什麼死局——————不論是義務和道義之間,道義和情慾之間,還是正義和道義之間都不存在死角。他們終於找到了出路,獲得了自由,第一次徹底地「品味」人生。他們實現了「無我」,以「通」為目標的訓練獲得了成功。

P.268

只要不把它與個人在日本文化中的生活經歷分離開來,日本這種自我訓練的哲學並非無稽之談。日本人歸之於「觀察的自我」的「恥」帶給了他們多沉重的負擔,我們早已在前文見識過了。但是如果不描述一下日本的育兒方式,我們就無法理解這種哲學之於他們的精神統御術所具有的真正意義。在任何文化裡,傳統的道德制約要代代相傳,依賴的不僅是語言,更是所有長輩對孩子的態度。不對一個國家裡孩子的成長方式進行學習,外人就無法理解該國生活中看重的是什麼。至此,我們僅僅是從成人的角度描述了日本民族對人生的許多觀點,然而他們的育兒方式能讓我們對這些觀點了解得更加清楚。

P.270-271

日本人的育兒方式和善於思考的西方人所設想的不同。美國孩子長大後的生活遠不如日本人那樣謹慎自制,但是美國的父母在訓練他們為將來做準備時,一開始就是要讓嬰兒明白自己的願望並不是這個世界裡的最高旨意。

但是,日本人並不是這樣做的。日本的人生軌跡與美國的恰好相反。它是個大大的淺底U字,嬰兒和老人享有最大程度的自由和縱容,嬰兒期一過,限制就漸漸多了起來,自主能力在結婚前後降至最低。這個低谷要在青壯年時期持續許多年,但是此後這條曲線終於又開始漸漸上升,到六十歲以後,老人幾乎可以像孩子一樣不受廉恥約束。在美國,我們所經歷的曲線正好顛倒;幼兒要服從嚴格的紀律,但會隨著成長逐漸鬆弛,直到他有了工作能夠自力更生並建立自己的家庭,從此開始完全主宰自己的生活。青壯年對我們來說是自由和進取心的鼎盛時期。當我們年老力衰,日漸遲鈍並且賴人照料,我們又開始受到約束。按照日本方式安排的人生軌跡生活,這是美國人連想都不能想像的。在我們看來這完全背離了現實。

P.305-306

西方人所描述的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從他們的育兒方式就可見一斑。這造成了日本人人生觀的雙重性,無論哪一面都不能忽視。他們在幼兒時期過著有特權的生活、心理輕鬆,即便日後經歷了各種訓練,心裡依然保留了對那個「不知恥」年代輕鬆生活的回憶。他們不需要描繪未來的天堂;他們的過去就是天堂。他們相信人性本善,相信神靈慈悲,相信作為一個日本人是一種無上光榮,這些信條都是對童年的別樣描述。這使得他們很容易對每個人身上都有「佛根」,死後都可成佛這種說法作出極端解釋,並以此為基礎建立道德規範。這也給了他們果斷和自信,從而解釋為什麼他們經常願意做任何工作,哪怕看上去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他們敢於堅持己見,和政府作對,甚至不惜以死相爭。有的時候,這也導致他們陷入集體性的狂妄自大。

六、七歲以後,他們就被漸漸壓上了謹慎和「知恥」的責任,同時伴隨著最激烈的制裁手段:如果有所違背,自己的家人就會和他反目。這種壓力雖然不是普魯士式的紀律,卻無法逃避。早在他們還享受著特權的時代,基石就已鋪下:對如廁習慣和身體儀態進行持續不斷的、不可逃脫的訓練,以及父母嘲弄孩子,威脅說要拋棄他們。這些早期經歷為孩子做好了準備,當他被告知會遭到「世人」嘲笑或遺棄時,就願意接受自我約束。他抑制了幼年曾經自由表達的衝動,不是因為它們是惡的,而是因為已經不合時宜。現在他正進入人生的嚴肅階段。隨著童年特權逐漸減少,他也獲得了更多成人才有的享受,但是幼年時代的經歷從未真正從腦海裡淡去,他的人生哲學隨時從中吸取經驗。承認「情慾」就是出自童年的經歷;綜觀成人生涯,他都在生活中的「自由地帶」重新體驗童年。

P.326

西方的觀察家們把這種轉變看成是原則性的轉變,因此心有疑慮,但是,它其實是組成日本為人處世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無論在個人關係還是國際關係都是如此。

日本人把行動路線沒有達到目標看成是自己犯了一個「錯誤」。路線一旦失敗就予以放棄,因為他們不習慣堅持失敗的路線,他們有種說法,「咬自己的肚臍沒有用」,二十世紀三〇年代,日本人普遍認為能藉軍事主義贏得世界的欽佩————一種靠強大的軍事實力爭取來的崇拜——於是他們心甘情願地為這一計劃做出犧牲,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神聖的代言人天皇宣佈日本戰敗了,他們接受了這一事實所包含的一切,這意味著美國軍隊的到來,於是日本人表示歡迎;這意味著帝國企圖的失敗,於是日本人願意考慮制定一部禁止戰爭的憲法,宣佈投降十天之後,日本報紙《讀賣新聞》就以《新藝術和新文化的開端》為題,提到「我們必須堅信軍事上的失敗與民族的文化價值無關,應該以軍事上的失利為動力………………(因為)日本人民付出了民族性慘敗的巨大代價,才開始真正地放眼世界,真正客觀地看待事物,我們必須通過坦誠的分析消除一切在過去扭曲了日本思想的非理性思考………………正視戰敗這一事實需要勇氣,但是我們必須對日本

未來的文化充滿信心」,日本人曾經嘗試的一種行動路線失敗了,如今他們將嘗試和平的處世藝術。日本的社論反覆強調「日本必須得到世界各國的尊重」,日本人民的任務就是在新的基礎上贏得這種尊重。

書籍

  • 《找到你的維他命人:人際關係中的痛苦、困惑、空虛,你不必自己承受》
  • 作者: 瑪麗安.羅哈斯.埃斯塔佩
  • 原文作者: Marian Rojas Estapé
  • 譯者: 張懿慈
  •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摘

P.30

如果一個人的童年因為性虐待、生活環境中遭受持續的身體或心理攻擊、在學校受到欺 凌或任何其他導致痛苦經歷的原因而經歷創傷,那麼他將來罹患情緒障礙、炎症或自體免疫 問題的風險更大,儘管心理、生理和行為的後果在成年期才被察覺,但在某種程度上,被觸 發的警覺性彷彿從那時起就一直潛伏著。

當我在會診時看到依附關係受傷、童年創傷很深與嚴重軀體化的患者時,我意識到他們 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高度警覺狀態,隨之而來的是身心俱疲,治癒那些傷口,平衡那 些炎症水平,並幫助改善他們的情緒是我的治療目標。

維他命人是催產素分泌的重要促進劑,有助於緩解緊張情緒。在困難時期給予適當的擁 抱可以降低皮質醇的飆升;自信的眼神可以果斷地幫助別人度過難關;幾句鼓勵的話就能打 破孤立感。

生活有時非常艱難,但我們有很好的工具可使用,並盡量以不痛苦的方式去應對它。

P.54

感性不再流行

當睪固酮水平過高時,男性往往更具攻擊性和衝動,並減少了慷慨的態度和同理心。有權有勢和身居要職的人通常以強硬和果斷為特點。除了少數例外的情況之外,這類人花較少的時間去感受團隊成員的情感。實際上,有關此問題的研究表明,注射睪固酮的人解讀周圍情感的能力較差。他們很難理解他人的處境。在分析他人的行為時,他們會貼上標籤並一概而論,而不會正確地深入研究情感。

我想澄清一件事:適度的壓力和競爭對於表現是有益的,也能正向地提升工作表現。這種正向的壓力能夠活化警覺系統,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然而,如果壓力長時間持續存在,就會產生負面和有害的影響。

P.75 - 77

與你分享一個關於我的朋友胡安(Juan)在Glovo外送平台工作的案例。我總是把我的事情和約會事項寫在一本 Moleskine 記事本上,而且每年都會換顏色,歷年來的每一本都保存在抽屜裡,這樣能讓我回想起所經歷的事情。我把記事本放在包包裡,小心翼翼地保管著,以免遺失,有人建議我將它數位化,但我喜歡寫下來、劃掉和看到它們實實在在地呈現在紙上。

有一個星期三的早晨,我發現我把記事本忘在家裡了。有人通知我去開一個會議,但我記不得當天是否有其他事情。我需要我的記事本,於是我透過外送平台把它送到辦公室。過了一會兒有人敲門,是一位個子高高的外送員,他背著外送平台的了裝有記事本的包裹,然後他就離開了,我站在那裡查看有空的日期,突然聽到有人一邊講電話一邊啜泣,我走過去,看到外送員脫下了安全帽,哭得很傷心,我問道:「你需要幫忙嗎?」他答道:「沒有人幫得上忙,我的情況很嚴重,」我說:「我是處理嚴重問題的專家,也許我能幫到你。」我讓他進入我的辦公室,他把他的事情告訴了我。「我母親住在委內瑞拉,她病得很嚴重,需要接受治療才能康復,我和兄弟姊妹以及表兄弟姊妹們籌到了錢寄給她。剛剛我們收到通知,匯款公司把我們寄出的錢弄丟了,我母親無法接受治療。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手上還有一些待處理的訂單,但我現在整個人不知所措。」

我內心猛地一縮。他名叫胡安,身高大約一百八十公分,但看起來卻像個小孩子。他深深觸動了我,我花了一些時間安撫他並與他交談。幾分鐘過後,他回到工作崗位,我告訴他隔天再來找我。

我再次見到他時,他已平靜許多,而且有了解決問題的計劃。他看到我桌上的書,便問我該如何讓好事也降臨在像他這樣的Glovo外送員身上。

我沒有絲毫猶豫,對他說:「外送員前往顧客的家,但與顧客產生的接觸幾乎是無法察覺的,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無法看到對方的臉,因為安全帽遮住了視線,而這個瞬間通常不超過十五秒,我建議你在工作中投入熱情和熱忱,原因有二:第一,當你在生活中注入熱情時,你的大腦會產生重要的神經變化;第二,當你從熱忱中行動時,人們能夠察覺並感受到,美好的事情就可能發生。」懷有熱忱的人會成為「維他命人」。當然,我也向他提到了催產素。

幾個星期後,胡安打電話給我,他去馬德里市郊送外賣。過去幾天,他改變了他的「交貨方式」:他脫下安全帽,微笑地向開門的人打招呼。

接著,某一天中午發生了一些事。他送一份訂單到一戶人家的花園裡,並友善地告訴對方食物還是熱的,他在廚房聽說如果重新加熱,食物會失去風味。屋主非常客氣地告訴他,明天早上他將開始面試招聘一名司機,屋主正在尋找一個友善、值得信賴而且熱愛工作的人。當他問胡安是否有興趣應徵時,胡安回答說要諮詢一下他的心理醫生。屋主感到驚訝,他不明白為什麼胡安要打電話給我。

「為什麼你要諮詢你的心理醫生呢?發生了什麼嚴重的事情嗎?」我告訴胡安他必須告訴對方全部的真相。

兩天後,胡安再次拜訪我。「我誠實地敘述了我的故事和我母親的疾病,他雇用了我。瑪麗安,你的建議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我衷心地感謝你。」

我喜歡談論胡安,因為我相信他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在生活中懷著熱情並帶著自信工作可以改善身心健康,並且創造無限的機會,我相信建立起充滿催產素的連結會改善他的就業狀況,當然個人狀況也會一併改善!那位雇用他的先生在銀行工作,他幫助胡安籌措了他母親治療所需的資金。

P.78

工作場所是我們與人接觸最多的地方之一,人們會在工作上建立各種情感關係,包含從冷漠疏遠到在忙碌工作中產生的戀情。遠距工作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對社交

關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當公司的信任度較高時,所產生的催產素能讓團隊更快形成,並且更有效地共事。保羅·J·扎克在他的研究中解釋了這一點。團隊需要兩個工具才能充分發揮成員的潛力:一個是成員之間的信任,另一個則是對工作意義的理解。這兩項都有科學根據,能夠確保提升公司文化和獲得更多的利潤。

P.91

人的祖國是他一生中的前六年。

——安立奎·羅哈斯(Enrique Rojas)

P.93

最初的連結

我們出生時的環境和童年時期的陪伴者對我們的成長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依附對象通常是父母;在其他情況之下可能是單親的母親、祖父母、叔叔、阿姨、保姆、老師等人,甚至在更複雜和困難的情況下,可能是寄養家庭。早產兒如果在出生後的最初幾週甚至幾個月內都在保溫箱裡度過,無法與母親接觸,這也會對他的情感和依附的世界產生影響。

父母和照顧者在嬰兒生命的最初幾年與他們建立的連結就是依附關係。嬰兒在無意識中感知到自己被愛和照顧的方式,以及他們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這將對他們成年後的人際關 係、個性發展、認知能力以及身心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如果你有興趣深入了解,我推薦你閱讀拉斐爾·格雷羅(Rafael Guerrero)的《情緒教育與依附》 (Educación emocional y apego)一書,這本書是補充此主題的絕佳讀物。

P.96

曾經的那個孩子

就如我所說的,每個成年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孩童時代的自己。你、我、每個人,我們都是人生經歷的結果,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能夠適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不斷在適應,這漸漸塑造了我們的個性。我們的身分認同主要在童年時期形成。衝突對你的童年產生了什麼影響?你父母之間的關係如何?在學校的經歷為何?和兄弟姊妹的關係如何?對死亡的最初概念是什麼?你是否曾感到被愛和被理解?你是否被親情包圍?是否有人曾傷害過你,並且那個傷口仍然存在?你是否記得自己的童年?朋友們對你好嗎?你是否曾感覺自己是團體的一分子?你是否曾感到被重視和有能力做事情?

P.105

創傷

童年時期遭受忽視和虐待可能會在孩童的生命中留下印記,並導致精神和情緒疾患,甚至健康問題。幼年時期的有毒壓力會長期活化皮質醇,並減緩神經元連接的正常發育,從而導致學習和行為發展的決定性失敗。透過腦部影像,我們可以看到當創傷發生時,大腦會出現一種稱為「解離」的狀態,就像是腦部的「斷電」,這是心靈和身體之間的一種分離,因為心靈意識到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巨大痛苦。痛苦可能是一頓毆打、性侵、攻擊性的畫面、屈辱或嚴重的侮辱等。

❝為求生存,心靈會迴避真相和痛苦。❞

這種心靈的解離是一種保護機制,目的是避免感受或記錄正在發生的殘酷事實,並在創傷事件再次發生之前啟動。這是那些長期遭受頻繁性侵或虐待的人特有的系統。原因是什麼?就是不去記錄、將其遺忘並避免將這些經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在我的諮商中,我經常觀察到這種現象。很多時候,當我要求某人敘述一個痛苦的事件時,他們會發現自己的記憶中存在空白。

P.110 - 111

情緒基礎

童年時期發生的事件會在我們一生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大腦將這些情況視為熟悉的事(在家中所經歷的事被視為正常的事情),而這形成的基本結構區域,我稱之為大腦的「已知區域」。在這個區域我們建立了「情緒基礎」,這會影響我們成長的方式,也是在成年後,我們會將所發生的事情評判為好或壞的心靈區域。

「磚塊」(也就是大腦)和「水泥」(也就是心靈)在我們最稚嫩的年紀時在很大程度上

形塑了我們未來如何去愛和學會處理情感。讓我們想像一個人的童年時期:父親酗酒,父母之間惡言相向,成長過程中處處充斥著攻擊或咆哮,經濟困難或理財不善,或經常目睹謊言和欺騙。所有這些畫面都會在他的內心留下深刻的痕跡,對他的成長產生影響。

成年後驗證童年時期的經歷

有趣的是,隨著我們長大,我們會對所經歷過的事情產生變化。也許我們能夠療癒那個創傷,讓它在日常生活中不再影響到我們;或者它也許仍潛伏著,在我們的個性留下深刻的烙印;或者它可能處於沉睡或無意識狀態,我們尚未學會管理和引導它,直到在某個特定時刻它就會爆發。

我們的情緒基礎總會決定我們的一切嗎?幸運地,它並非總是如此。世事並非絕對,有三種可能發生的情況:

  • 經歷過傷痛,但尚未痊癒或克服它。
  • 經歷過傷痛,已經克服並以正確的方式成長。
  • 經歷過傷痛,但尚未察覺到心中仍帶有這份創傷,因此仍然受到帶來傷痛的環境或人際關係奴役,這些環境和關係在成年後繼續產生影響。

有時,心智會進行自我超越和成熟的練習,但這需要內心有所轉變;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經歷一個轉捩點,意識到一些事情,並且努力去處理、分析和接受它們——接受是多麼重要啊!——並以某種方式原諒或克服痛苦和創傷。

超過半數的人會重複某些模式,明知這是不恰當的,但內心仍然感覺與童年時期的行為模式有所聯繫,因而無法擺脫它們。長期下來,這通常導致依賴性強、有毒、痛苦或極具傷害性的關係。

P.120

如果我們在童年沒有獲得健康的愛,有時在成年後我們會試圖以不適合我們的關係來填補或掩飾那股空虛。由於不了解以健康的愛為基礎的關係是什麼樣子,因此我們會接受不恰當、有時甚至是有害的情況。

面對挑戰和做決定時,這可能引發我們對失敗的恐懼、自尊心的低落和不安全感。

這種不安全感源自心靈深處的創傷,一個無法感到父母關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這會對他在建立關係時造成很大的傷害。他會尋求他人的認可,或者反過來,他會傾向於孤立自己,避免接觸人多的地方或工作,因為在那些地方他們會感到不自在。

❝在童年時期無法與依附對象建立情感連結, 將導致日後與他人的情感聯繫不足。❞

父母是依附對象的代表,負責為孩子提供穩定的情感。

P.122

為什麼我現在提出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重要且有必要了解的觀念。在人生最初的兩年中,依附的類型會成形,而在這段時間內,右腦半球居於主導地位。丹尼爾·席格(Daniel Siegel)將其稱為「共鳴」:照顧者的右腦與孩子的連接對於確立安全依附、適當的認知和情感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這種共鳴的關係,或如同專家所說的「心智對話」(由右腦對話到右腦),很有可能會產生不安全的依附。

P.137

從青少年到成年

許多童年時期的創傷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展現出不良影響。這是一個充滿熱忱的階段,但也是尋求獨立並找到自己在世界上定位的時期。

在某種程度上,青少年時期是我們童年時接受教育、關愛與教導的結果。如果我們小時候被剝奪了情感、關愛和同理心,就會更難處理情緒,並且會產生尋求強烈感受的行為,而還有時是完全有害的。

如果青少年的依附對象是健康的,並且同時表現出關愛和明確的界限,那麼這個階段可能不一定是充滿衝突的時期。這是一個成長和內心掙扎的時期。穩固的情感支持將幫助一個人用最好的方式度過這個時期,那些具有攻擊性、憤怒或衝動行為的青少年背後,往往有一個未被教導要健康地去愛自己、表達自己和感受到被欣賞的童年。

這種憤怒,這種有時具有破壞性的行為源於自卑、個人巨大的挫折感和極度脆弱的情緒,可能導致人格障礙、廣泛性焦慮症、明顯的憂鬱傾向、對強烈情感的不斷追求,對某些物質的成癮,甚至在尋找或維持伴侶關係遇到困難。曾受虐待的孩子在某種程度上被教導愛與虐待共存,這會塑造他們成年後對愛的看法。

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深信那些愛他們的人同時也會傷害他們,亦會認為愛與傷害同時存在是正常的。然而,當這個階段出現良好的依附對象時(無論男性或女性、朋友、導師、教練、叔叔等),這些脆弱的年輕人的生命得以變得強大。尋找維他命人來治癒我們的傷口永遠不嫌晚。

P.141

不安全依附的類型

依附類型有兩種:安全依附(或者我喜歡稱之為「維他命依附」,稍後我會更詳細地論述),以及不安全依附。現在我先談談不安全依附。

當一個人屬於不安全依附類型時,這會成為未來發展情緒或心理疾病的風險因素。風險因素可以理解為吸菸與肺部疾病或癌症之間的關係。並非每個吸菸者最終都會罹患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但我們知道,吸菸會增加罹患此類疾病的可能性。

很多經歷不安全依附的人不知道如何表達,也不知道要與誰分享。有時,閱讀相關資訊、參加治療小組、觀看能讓自己產生共鳴的電影會有所幫助。生活中,我們學習透過觀察他人和聆聽他們的經歷來教育我們的心靈。與經歷類似的人建立聯繫,或者找到一位不帶偏

見陪伴的治療師,這樣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學習成長。不安全依附是否會演變成嚴重的疾病,這要取決於一連串的變數,這些變數值得我們特別指出。

P.144

兒童的創傷經驗會使他深受其害,但是,創傷性的依附方式是否會在成年後演變成更嚴重的心理障礙,這取決於一連串的因素:

  • 發生困難情況或創傷的年齡:新生兒、五歲或青少年時期發生的困境或創傷是不同的。每個階段都不一樣,而影響也會不同。
  • 是否有其他人可以在環境中提供愛和安全感,將傷害的程度減到最低。
  • 創傷持續的時間。
  • 孩子的基本個性。在一個有多個兄弟姊妹,甚至是雙胞胎的家庭中,經歷相同的衝突情況時,每個人的反應可能是不同的(事實上,通常不會相同),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情和韌性都不同。

擁有韌性的人在個性中有些人格支柱,幫助他們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艱難時刻堅持下去。

這些支柱當中許多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父母所給予的安全感、健康和沒有侵略性的環境、能在困難時刻感受到支持等等。

如果孩子生活在父母之間頻繁的衝突裡,並且感受不到被愛和安全感,那麼將來會發展出更加脆弱的個性。

根據每個孩子的性格,與照顧者的互動應盡可能健康,以幫助他們充分發揮潛能。

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父母的生活也充滿變動,這些都會影響孩子們的平衡。

如果父母設法灌輸孩子安全的依附感,這就像是一種「疫苗」,保護他們在未來不至於無法應對。另一方面,那些具有不安全依附感的人在面對有挑戰性的事件時可能會崩潰:失去工作、孩子學業失敗、醫療診斷或與朋友間的衝突。當成年人「受傷」時,一切都會變成壓力因素,這就是他們與那些具有安全依附感的人之間的差別,後者通常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對所發生的事情。

這種不安全依附感又可以細分為:

一、焦慮/矛盾型依附

這種情況可能在家庭中發生,例如父母親其中一方離家,或者家庭關係往返不定,在父母分居或離婚時,對孩子來說是極其脆弱的時刻,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如何向孩子傳達分開的原因,以及如何與離開的父親或母親保持聯繫。要清楚地告訴孩子、不指責任何一方、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並在這個極為痛苦的時刻安撫他,以免破壞現有的安全依附關係。同樣地,如果父母在經歷一段困難時期後重修舊好,這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個喜悅的時刻,但也可能是令人擔憂的時刻,因為他們可能害怕再次分離,對於被遺棄的恐懼被重新活化,這並不表示所有父母親離異的孩子都會發展出這種依附類型,只是不當處理這個問題可能會增加形成這種依附類型的可能性。

處於這種情感矛盾環境中的孩子,在面臨問題時並不知道父母會給予他們關愛或是冷漠以對。這將在成年後導致他們保持警戒狀態,缺乏信任且對人際關係感到不安全感。

他們在選擇伴侶和與他人相處時會感到極度焦慮,這可能表現在他們需要吸引他人的注意,如果無法做到,就會產生不穩定的行為、嫉妒心、害怕被拋棄、攻擊性的溝通和破壞性的逃避方式。

這種情況可能被描述為「既不願與你在一起,也不願失去你」。就像他們在幼年時的情況一樣,成年後他們仍然害怕被拒絕。這種依附型的成年人經常害怕伴侶不愛他們,並擔心被拋棄。這導致他們沉迷於關係中的失敗,看到了不存在的「幽靈」。

那些曾經歷焦慮性不安全依附的孩子,未來可能會發展出人格障礙。其中兩個最常見的是依賴型人格障礙和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當中,有百分之九十二呈現出不安全依附型中的焦慮/矛盾依附型。

二、逃避型依附

據信,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表現出這種依附風格。這些成年人學會了一件事,向身邊的人表達他們的需求或情感並不會得到正面的回應或反應。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認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對於最親近的人來說並不重要,因此會壓抑和抹去內心的許多感受。他們更傾向在情感上不依賴任何人。這些人的一個特徵是,即使年紀輕輕,看起來卻很早熟:展現出獨立和成熟的形象。這種冷漠的情感有時會轉化為優越感、自傲、憤世嫉俗或苛刻。這些人很難與他人建立健康的連結,因此深受煎熬。從外表看來,他們給人一種堅強和

獨立的印象,但很多時候這只是一種保護自己的外殼,而在這個外殼底下,其實存在著深深的不安全感。這種依附風格實際上是為了避免再度受到傷害的保護機制。他們在處理自己的情感或表達情緒時經常遇到問題。他們通常是情感障礙者:難以啟齒或分享自己的情感世界。因此,當有人接近他們或試圖建立更親密的關係時,他們不知道如何應對,並為此而感到痛苦。

他們很難真實地展現自己,反而更傾向控制所表達的內容,理性多於感性。有時他們對待他人會像遵循手冊一樣,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感受行事。在愛因斯沃斯的實驗中,關鍵在於當母親離開房間時,這些孩子表現得無動於衷,且母親回來時也不表現出喜悅,他們甚至避免接近父母,但始終不表露情感。我們必須知道,

當父母離開時,他們的內心正在軀體化(出現了皮膚電導、心搏過速和皮質醇水平升高等反
應)。

三、混亂型依附

依附的兩個支柱是自主性和連結,兩者之間必須有良好的平衡。

在焦慮/矛盾型依附中,連結占主導地位;

在逃避型依附中則存在較高的自主性。

此依附類型是焦慮/矛盾型和逃避型的混合體。 孩子會表現出矛盾的行為,有爆發性的行為傾向,並且難以與照顧者相處。這種依附風 格也被歸因於他們在嬰兒時期發送的信號得不到照顧者適當的回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確 定對他們身邊的照顧者能抱有什麼期望。

當這種類型的孩子長大成年後,他們可能重複在童年時期看到的模式,行為從具有攻擊 性轉變為討人喜歡或控制欲強,這些人的內心感到極度挫折和憤怒,儘管內心最渴望的是建 立親密關係,卻反而常常拒絕建立關係。他們自己也承認不理解自己內心所發生的事情。許 多時候,他們可能意識到自己感到迷失、無所適從或空虛。這些人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自我認 同模式,對於建立或維持關係毫無依據。有時候他們可能有衝動的問題,甚至可能需要藥物 治療來緩解情緒的波動、憤怒和挫折。

近年來,反社會性格已經受到廣泛研究。密西根州立大學的亞歷山德拉·伯特 (Alexandra Burt)最近對雙胞胎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以身體攻擊或專制嚴厲的方式為基 礎的教養會促使這些孩子在長大後表現出反社會行為。

P.162

情緒管理取決於什麼?

情緒管理意味著在面對壓力、憤怒、悲傷或挫折時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正如同我們已 經看到的,這種管理的學習始於童年時期,為了能夠健康地啟動它,初生幼兒時期就必須有 一位照顧者能夠正確且均衡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和問題。

我們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方式,與我們在童年時期受到的照顧和學會愛的方式密切相 關。我們如何被愛,就學會如何去愛。你被愛的方式,就是你愛人的方式。 當童年時期出現創傷,成年後的情緒管理能力就會受到損害。這些創傷可能程度各 異————兒童屢次被忽視、虐待、霸凌、騷擾、侮辱等等——————但即使是中度或輕微的創傷也會 留下痕跡,情緒上的傷痛會影響你成年後的自我。了解你的具體情況,將使你能夠踏上康復 之路,治癒曾受過的打擊,

P.174

七·我如何解讀事情?

我曾多次重申,幸福不是我們所經歷的事 情,而是我們如何解讀它。這種解讀取決於三個 因素:信念系統(我們對生活的想法和期望)、 情緒狀態,以及我們過濾訊息並保留重要內容的 能力(上行網狀活化系統)。最近,我添加了一 個圖表,我認為它能更有用地理解每個人對於所 發生的事情的解釋,我稱它為「從感知到行動」 圖表。我通常會把此圖表簡單畫在紙上,用一隻 大眼睛和一顆心來表示。

我們都能感知到周圍環境中正在發生的事情 (透過眼睛),這會對情感層面產生影響(也就是 心),在這之後,我們或多或少會思考,然後採取行動(如果無法行動,我們就會陷入僵局)。

P.176

內在聲音反映我們面對生活中不同挑戰、計劃或目標的態度,它應該成為支持我們的力 量,而非將我們拖入泥淖,我們必須小心不要自我阻撓,否則我們在開始做事之前就先失敗 了,對於浪漫約會、醫學檢查或考試之前的態度,都會對最終結果有顯著的影響。 最近,我很訝異有很多人向我諮詢這個問題,「當內在聲音指責自己時,我該怎麼辦?」、「要如何處理批評自己的內在聲音?」、「為什麼我對自己如此苛刻?」,有時我還 會聽到這樣的話:「我變胖了」、「我的老闆不重視我」、「丈夫對我冷淡」、「沒有人注意 到我」、「沒有人重視我」、「我永遠不會有孩子」等等。在《親愛的,那不是你的錯》一書 中,我曾深入探討這個問題,特別是因為這對我們的健康和生活中的目標有著重大影響。

現在,我想分享這個聲音的另一個面向: 它的源頭來自哪裡?

要教育內在的聲音是一件複雜的事,但成功做到這一點,將使我們更接近於與自己和平 相處,並在個人和職業生涯中展現出最好的一面,這個聲音對於工作的影響非常大。據我所 知,內在聲音總是一直在責備自己的人,很少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當然,我指的不是自戀 狂(他們只會聽到讚美和誇獎他們所做一切的聲音),而是那些內心善待自己,不自責,並 且踏實地生活的人。

內在聲音從何而來?

這些年我一直在尋找一個最能解釋這個概念的比喻。我設計了一個圖表,希望對你有所 幫助,你可以將圖表內容應用在你的生活中。

❝童年時期的錄音機,成年後變成了內在的聲音。❞

每個人出生時都帶著一部空白的錄音機,就像是一張白紙或空無一物的硬碟,其中記錄 著我們所經歷的事件、感情和對話。內在聲音的關鍵在於:

  • 我們的父母是如何與我們溝通的。例如「我不為你感到驕傲」、「你是個懶惰的孩 子」、「你真是個好兒子」、「你真是一團糟」,或者「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做到」。
  • 父母之間如何相處。例如:「沒人能忍受你」、「我非常愛你」、「你真是個麻煩的人」、「你很自私」等等。
  • 父母如何在別人面前談論我們,例如:「這孩子真讓人難以忍受」、「他真是個討厭 的傢伙」、「我兒子是個非常棒的孩子」等等。

「父母」這個詞,你可以替換為兄弟姊妹、老師或親近的親戚。父母親是最有影響力的 人,但我們也可能透過學校、祖父母、兄弟姊妹或朋友等其他關係來削弱這個內在聲音。

影響有多大?

這並不是精確的數字,但對於試圖理解自己過去的成年人,或是擁有孩子並希望幫助他 們 展現最好一面的父母來說,這可以作為一個指南。

這種影響力在六歲前特別重要(約占百分之五十);從六歲到十二歲,重要性占百分之二十五;而在之後的人生中占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五。這些數字只是大概的估算,並不是確切 ,但我認為它們反映了每個階段的重要性。

的 一個人可能在與父母親的關係中擁有安全和健康的依附,但也可能碰巧遇到一段可怕且 具侵略性的戀愛關係,或是與棘手的老闆打交道,這些都會造成創傷並影響態度、恐懼和內 心的聲音。但如果童年時期相對美好,療癒這些創傷將會更加容易。

對此鮑里斯·西呂爾尼克給出了一個精闢的解釋:成年人的安全感來自於童年時期建立的依附系統。當創傷發生在 擁有健康和安全依附的人身上,以及發生在擁有破壞性和侵略性依附的人身上,兩者相較之 下,創傷帶來的傷害程度並不相同。

這個聲音某種程度上影響我們的自尊,並在很多時刻產生猶豫不決的問題。生活本身變 得複雜,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決定是正確的。做出選擇即表示對事物或多或少有清晰的 想法,在做決定、做選擇和行動時有堅實的支柱。為此,我們需要了解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了解自己的極限,以及在生活中願意放棄些什麼。

❝自卑的人會有一個內在聲音在不停地責備他們。❞

P.210-211

愛情演算法

去年我讀了法國記者茱蒂絲·杜波塔(Judith Duportail)的一本書《愛情演算法》 (L’Amour sous algorithme),在那之前我在《衛報》(The Guardian)上讀過她的一篇文 章,標題是《我向Tinder索取我的個人資料,他們給了我八百頁的深藏祕密》。這本書講述 了她如何沉迷於這個應用程式,以了解它的運作方式,並探討Tinder與自尊和焦慮的關係。

多年前,我在單身時參加了一位好友的婚禮。在舞會上,新娘的母親走近我,告訴我不 要擔心,愛情很快會來臨。我認為這樣的觀念對我造成很大的傷害。找不到人生伴侶似乎被 判定為孤獨和挫敗。我誠心相信,我們都是為了愛與被愛而存在的,但在這個充滿激情(無 論是好是壞)和數位化的二十一世紀,找到穩定的伴侶並沒有那麼簡單。媒體給我們帶來的 壓力、無法停下來珍惜現實生活、許多膚淺的關係,以及對社交媒體的絕對依賴,這些都使 我們陷入一個巨大的空虛中。渴望被愛是合理的,但學會在沒有伴侶的情況下快樂生活是一 項重要的任務,這可以讓我們在未來發現生活中其他美妙之處。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從事 志願服務、旅行和體驗文化,這會充實我們的心靈和思想!

P.216

同儕壓力

曾經有個男生告訴我,他加入Tinder是為了找一個女孩上床,這樣他就不再是朋友圈 裡唯一的處男。小心這些從未有過性經驗的人,他們會因為覺得自己被看不起而給自己施加 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謹慎行事。因為為了取悅別人而強迫自己,意味著我們在為了 別人的看法而行動,而這從來就不是最好的動機。

以消極方式經歷第一次性經驗的人,將來可能會發展出不安全感和焦慮。我曾多次在

諮商中看到我們所稱的心理性功能障礙是不良的經歷引起的—————包括陽痿、早洩或陰道痙攣

等。男性受到壓力,如果沒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可能會感到羞愧,並影響他們的自尊心。

康乃爾大學的莎朗·賽斯勒(Sharon Sassler)博士進行了一項研究,調查了六百對情 侶的性關係起始時間。數據顯示,其中三分之一的情侶在交往的第一個月就開始了性生活。 結果顯示,那些在第一次約會或頭幾週就開始性關係的情侶,在長期的感情關係中品質較 低,分手率也較高,研究還指出,對許多女性來說,早期的性行為被視為承諾的象徵,而男 性則有不同的理解。

P.220-221

我堅信我們必須在生活中各個方面促進適當且平衡的文化,而其中當然包括健康的性教 育,我們必須避免引入有害的概念和扭曲的影像,並且應該對數位媒體中的性內容,特別是

具有攻擊性的內容加以規範,解釋和宣揚性的好處,同時警示色情片帶來的有害影響,

我們必須建立一個社會,讓色情片不再成為眾人的消費品,這將有助於恢復許多伴侶關

係的健康,因為在世界上許多地方,色情片已經成為伴侶分開的原因,在美國,近乎一半的 離婚是因為色情片導致的。別忘了,它提供一個不真實、充滿幻想和烏托邦式的性愛形象。 年輕人因此受騙,認為自己會感受、體驗與經歷與螢幕上所看到的類似過程。看過色情片 後,控制我們反思能力和抑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會受損並弱化。我們會變得更加原始,更容 易用本能行動,並對異性產生一種危險的傾向,這種傾向將對象過於簡單化和物化,從而使 我們疏遠現實生活中原本親近的人。

色情片扭曲了現實,讓觀看者相信現實生活中極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它傳達了女性總是 渴望性愛,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女性等同於狂野性愛的這種觀念,它混淆了觀眾的視聽,讓他

們不知道女性的運作方式、性興奮的時間和女性實際喜歡的事物。

P.230-231

根據大腦迴路區分的愛情

海倫·費雪在愛情的問題上,從科學的角度區分出三種不同類型的愛情,每一種都與不 同的大腦迴路相關,她提到了:

一、性慾
這是最生理和衝動的迴路,身體會在這裡尋找各種不同的伴侶。

二、浪漫愛情
在這裡,你的心智只允許你專注於一個人。你會產生占有慾————他/她是我的—————你也 會變得偏執,頭腦無法停止思考那個人。

三、依附
這種大腦迴路是原始的,會產生多巴胺,活化快樂和成癮的荷爾蒙————伏隔核。這是我 們在詩歌、歌曲和電影中熟悉的愛情。這種戀愛讓你覺得你所認識的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 沒有人能與之相比,你是個幸運兒,因為你找到了真愛。

海倫,費雪將這個階段描述為你決定與伴侶在一起照顧孩子的階段,我稱之為穩固的伴 侶,這是熱情稍稍減退的時刻,但是親情與日俱增。你們學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共同生活,努力創造一個友善、有價值觀和情感的家庭。

很多人在這個階段感到驚慌,因為他們不再有相同的感覺。確實,從生化角度看來,多 巴胺的水平會降低。這是催產素分泌的時刻,是安頓、成長和鞏固已建立的家庭時刻。

P.231

當我們墜入愛河時,大腦會產生什麼變化?

當我們墜入愛河時,一切都變得與眾不同。周遭的事物變得更美好了,世界也變得更友 善,歌曲會讓我們想起那個特別的人。我們想跳躍、跳舞,整天笑臉迎人。談戀愛時,我們 的身體會產生腦內啡,對痛苦和悲傷的感知程度會減輕,任何時刻都是值得享受的。我們的 食慾下降,睡眠時間減少,但我們都能忍受。我們的情緒比平常更加強烈,微小的刺激也能 引發喜悅。

每個人在生活中對愛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當我們墜入愛河時,有四種荷爾蒙會變得活躍:

一、催產素
它負責增加想要擁抱和觸摸對方的渴望,它也幫助我們無條件地信任對方,想像未來共 度一生。而且不僅如此,它還強化了連結和愛意。

二、腎上腺素
它負責引起心搏過速、胃部攣縮並降低食慾,這會讓我們專注於對方,也就是眾所周知 的「眼裡只有他/她」。

三、多巴胺
它是令人愉悅的荷爾蒙,負責獎勵迴路,並與成癮有關。在談戀愛時,特別是在激烈地 墜入愛河時,體內會大量釋放多巴胺。這就是為什麼在戀愛的階段,我們會一次又一次地想 要感受並見到那個人,重複這種愉悅的體驗。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會沉迷於與對方親近的感覺。多巴胺有助於 記住那些最初時刻最微小的細節。

四、血清素
它是幸福的荷爾蒙,與食慾、旺盛的性慾以及無窮能量和享受的感覺密切相關。

P.234

真正的愛出現在熱戀消失後,這時我們會意識到這段關係是否有未來。這些時刻非常重 要,因為我們會注意到對方是否想為正逐漸穩固的關係而奮鬥。我們都希望找到一個這樣想 的伴侶:「我會竭盡所能來維護我們之間的感情,如果感情變淡了,我會努力挽回它。」相 較之下,在內心深處,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只要感覺還在,我就會愛你和關心 你;但一旦關係變得緊張了,我們就分手吧。」這樣的人會讓人感到非常不安!

❝愛情不僅需要激情和強烈的情感,還需要穩定感和平靜。❞

P.238

一、火花
有一種火花在你的心中萌生,你想更進一步了解那個人。你喜歡他/她的肢體語言、 他/她的眼神、微笑和身材,還有他/她的談吐和風格。他/她身上的某樣東西驅使著你想 要多與對方相處,對

二、理智
這裡涉及到智慧。是的,如果在第一次約會或在初期階段就宣布永遠的愛、展示所有底牌或發生性關係,那麼這段關係可能無法持久。我不是說在這些情況下的關係一定會告吹, 但失敗的機率可能要高得多。你的頭腦會變得混亂,不知道這個人是否真的適合你。 不要忘記,我們通常不會因為第一次約會的熱情、身體上的吸引和強烈情感的驅使下 進入戀愛關係。在這些情感激昂的時刻很難讓人冷靜地思考。在大腦的前額葉皮質處於關閉 狀態時,你很難辨別、分析和冷靜做出決定。擁有主宰自己決定的能力(我指的不是取消感情,而是引導感情)是在最初的熱情或火花出現後取得成功的有力關鍵,你需要運用理智。

在我的演講和諮商中,或對我親近的人,我經常解釋理想的做法是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 對方是否適合我?
  • 對方是否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 對方是否符合我一直以來認為適合我的性格和人生觀?
  • 對方是否符合我的標準?

最後一個問題非常重要,我將在接下來的內容中詳細解釋。前三個問題的答案必須是肯定的。
如果在思考這些問題時發現自己不確定,或者明顯看到了一些不適合自己的地方,那麼最好不要繼續前進,這可能有各種原因:對方已婚、有子女、居住在他國、是會讓我們痛 苦的人、已經訂婚、吸毒、風流、不想認真交往等等。 沒有比愛上錯誤的人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我們理智上明知道不適合卻仍然堅持下 去,情感上的傷害必然會發生,無論是以下哪種情況:最終鼓起勇氣結束關係後,它在我們 心中留下痕跡,兩人都會因分手而痛苦;或者在面對未來的差異中,生活的衝突會使這段關 係破裂。

三、墜入愛河

這裡涉及真正的愛,浪漫而純粹的愛。墜入愛河是一種渴望和吸引融合在一起的感

沒有比愛上錯誤的人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我們理智上明知道不適合谷 去,情感上的傷害必然會發生,無論是以下哪種情況:最終鼓起勇氣結束關係後,它在我們 心中留下痕跡,兩人都會因分手而痛苦;或者在面對未來的差異中,生活的衝突會使這段關係破裂。 在一段關係中產生的感情有時會深厚到即使明知道對方不合適,我們仍然正式確立了關 係,但卻不知道如何終結。金字塔的關鍵在於這一步,我會在下一章中解釋。覺,希望這種感覺永遠不會減少或消失。

有許多伴侶開始交往是因為他們認為彼此適合——————「他/她適合我而且對我很好」。換句話說,他們沒有強烈的激情或深刻的愛,但有足夠多的因素讓他們繼續下去————「他/她很有價值」、「他/她很照顧我並且很有吸引力」、「我的父母喜歡他/她」、「他/她的家人 都很棒」、「他/她是個在各方面都很出色的人」。

四、意志
如果選擇是正確的,意志將成為你餘生的偉大盟友。愛不僅僅是一種感覺,更是一種 意志的行為。我決定努力經營這段關係,因為它適合我,因為它對我來說是合適的、對我來 說是好的,並且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即使有時會受苦也不放棄,我不能只將愛建立在感情或理由的基礎上,因為根據定義,這些都是會波動的,會不斷變化和發展。有些日子心情 好,有些日子情緒低落,因此我需要使意志發揮重要作用。誰不曾遇過這種情況,明明是你 的朋友,但有時候你卻受不了他,感覺被他糾纏?誰不曾有過被父母親或孩子壓垮的感覺? 感情因多種因素而變化,它們需要正確引導;但意志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

在愛情中,意志代表著用心照顧細微之處,記得重要的日子,以及待人的方式等等。日 常瑣事從來都不是無足輕重的,相反地,它是生活的支柱,也是讓伴侶快樂的基石。意志涉 及努力,問問自己如何能讓對方快樂,對方面對困擾時,有什麼是我能做的,好減輕他/她 受的苦?如果你對待對方的方式是好的————即使面對逆境、疲憊或例行公事———————你們在一起的生活將變得與眾不同。

P.274

❝高敏感人身上擁有超越常人的能力, 能夠感知外界刺激與正在發生的事件並因此產生感覺。❞

特質及特點

能夠感知外界刺激與正在發生的事件並

高敏感人的主要特質和特點包括:

  • 善於觀察,他們能強烈感知各種刺激(噪音、味道、顏色、氣味、評論、表情等)。 事實上,根據一些研究,他們傾向於以不同的方式處理感官感知到的刺激。
  • 他們的感覺更為強烈。 ·喜歡談論情感,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有些男性在談論自己的情感時會感到尷尬和不被理解。
  • 他們更容易感到稜邊,也更容易被過多的刺激淹沒。
  • 具有對接收到的資訊深入思考的能力。 在面對情況或挑戰之前,他們往往會更加謹慎小心。
  • 處理訊息非常細膩,
  • 可能會表現出某些強迫症特徵。
  • 對被批評和被拒絕更加敏感。
  • 更具有同理心,
  • 挫折會使他們感到更加痛苦。
  • 喜歡幫助他人,傾向於支持別人。
  • 需要短暫的獨處時刻。

P.278-279

高敏感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如果你是高敏感人,那麼與伴侶之間的小事就可能讓你極度痛苦。也許你會感到沮 喪,因為對方不像你那樣強烈地感知事物,或者不理解你的情緒、悲傷時刻和沉默,當你需 要對方更用心地傾聽你時,對方卻顯得不夠感同身受,這也許會令你感到痛苦。 如果一個高敏感人不知如何管控自己的細膩敏感和善加表達自己,那麼他就可能會在關 係中感到非常脆弱。能夠談論這一點並共同探討這個主題可能會很有幫助。在諮商中,我經 常與高敏感人的伴侶見面,向他們解釋這種人的細微差別以及他們的感受和行為方式。

我想說明一點:
如果我們學會好好處理高敏感的特質,它會是一種天賦,一份禮物與一項巨大的優點。為此,高敏感人需要:

  • 理解他人的感知和感受與你不同,你不能要求別人有和你一樣的敏感度和關注度。
    你的伴侶不太可能達到和你相同的敏感度,即使有,也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 理解自己如何處理資訊、刺激、情緒和痛苦。
  • 了解自己擁有更多同理心的能力,因此更容易和更有能力幫助他人。

如果你認同這些觀點,或者認識身邊有這樣的人;

  • 給這種感受取個名字。許多我認識的人在理解自己是高敏感人時都鬆了一口氣。
  • 學會管理你的情緒,試著辨識出使你處於警戒狀態的主要壓力源。
  • 計劃一些任務來幫助你引導高敏感特質:寫作、散步、閱讀經典文學、演奏樂器、 縫紉、背誦詩歌、按摩、接觸大自然、繪畫、休息、從事運動等等。
  • 設立界限。根據定義,高敏感人通常設立較少的界限,這是他們感到壓力和疲憊的 原因。由於感受太多,當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時,會承受更多痛苦。在這些情況 下,說「不」反而是有益心理健康的,也會幫助你自我感覺更好。高敏感人在情感 層面上的自我照顧不周是很常見的,有時需要教導他們設立界限。

p.281

有些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帶來幸福,
而有些人則是在離開後才讓人快樂。

——奧斯卡·王爾德

p.283 - 285

雖然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但不同的人對我們的影響並不是中性的。有些人際關係適合我 們,有些則不然,有些人會為我們帶來平靜和快樂,有些人則讓我們感到疲憊和煩躁。請盡 可能選擇我們周圍的人,並與他們建立健康的關係,這將影響我們的心理和情緒健康。

❝一個人本身並不是有毒的,有毒的是他對你產生的影響。❞

當我們難以離開對我們有害的人時,就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這就好像我們對某些人產生了依賴感,而這些人對我們來說並不總是帶給我們最好的影響。

另一方面,有時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問題是來自於我們自己,而不是他人。有些對有毒環境敏感的人,其實是自己出了問題。有些人對於自己遭到拒絕的情況極為敏感,誤以為他們周圍的人是有毒的,而實際上的問題出在他們對現實的感知。在接下來的內容當中,我將試圖闡述所有可能性。在你生命中的某個時刻,你可能會發

現自己與其中某些情況相符。

本章的職責有三項:

  1. 首先,分析我們的人際關係,看看是否有任何有毒成分的人,並盡量妥善處理關係:
  2. 其次,我們必須避免對他人產生有毒的影響(是否犯了使他人產生排斥感的行為?),
  3. 最後,讓我們成為一部分的解方,而不是成為問題本身,讓我們立志成為身邊人們的維他命人吧。

我想再次強調,這裡使用「有毒的人」一詞,是指會使人皮質醇中毒的人。

有毒的人使我們自動產生排斥和不適,不論是否有依據,他們的存在都會讓我們感到不安,有束縛感,令我們備感壓力,並使我們感覺失去了自由。有毒的人通常具有侵略性和攻擊性;他們侵犯我們的空間和對話,武斷地評判我們的生活和觀點。然而,也有些人僅僅透過肢體表達、尖酸刻薄的言論和偶爾的諷刺就能讓人感到不適。最後一類人更難分析,因為他們的態度和動機聰明而微妙,他們所施加的負面影響通常是出於某種需要揭示的原因,在所有情況下,與這樣的人共處都令人筋疲力盡,當這些人在人生道路上與我們擦肩而過時,我們會感到非常惱火。

有毒的人對身心有什麼影響?

正如我已解釋過的,警戒狀態會在幾分鐘內改變我們的身體。當我們為某事擔心、感覺受到威脅或拒絕時,警戒系統會被啟動,分泌出兩種荷爾蒙: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它們是幫助我們靠著「戰鬥或逃跑」來應對這種挑戰的物質。

P.287

有毒的人就是那些與他們相處起來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人。即使在他們離開後,我們仍然感到煩躁、悲傷和空虛。當我們長時間與他們共處時,由於他們會啟動我們的警戒系統,我們的身體會感到疼痛,因為我們的皮質醇水平上升了!

❝當我們與有毒的人在一起時,我們不會放鬆和平靜, 而是感到緊張和不斷處於警戒狀態,而這會導致疲憊感。❞

P.291

❝認識自己理解自己→接受/處理情況+原諒❞

「普遍有毒者」及「個人有毒者」

我稱之為「普遍有毒者」的人,是那些因為他們的存在而影響到許多人的人。這不是一個我特別喜歡的詞語,但它貼切地描述了我所指的情況。「個人有毒者」則是那些只會讓你感到不安的人;然而,對你周圍的人來說,他們可能並不會引起類似的不適。

舉個例子:想像一下你的上司對你而言是有毒的人,因為他困擾著你、讓你感到不安,但與此同時,整個團隊都覺得與他相處愉快,並且與他建立良好的關係。
有些人因為他們複雜的個性造成許多人的困擾,但有些人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只讓你感到煩躁,仔細分析這種情況,進而更準確地處理它,這是非常有趣的。

P.293 - 299

「普遍有毒者」有一些共同的特徵,這些特徵能幫助我們識別他們,並避免成為其中之一。這些人通常自私、消極、好嫉妒、自憐、悲觀、愛批評、愛操縱別人、具依賴性且戲劇化等等,讓我們來分析其中一些特徵。

自私者

我稱他們為「魔鏡魔鏡」,他們的生活自始至終只專注在自己身上,我如何、對我如何、跟我又如何云云,他們只會做他們想做的事情。他們需要在每一次的談話中成為焦點,他們很難表現出同理心、理解他人的處境,或察覺周遭的問題。他們不聽別人的問題,因為對別人的困境不感興趣,與自私者相處可能會讓你感到筋疲力竭,因為他們內心深處渴望你提醒他們,他們才是你應該注意的焦點。他們希望成為你生活、用餐、聚會和談話的主角。

負能量者

這些人一天到晚抱怨,在他們眼中,杯子裡有一半是空的。他們對周遭有著戲劇性和悲觀的看法,他們的上行網狀活化系統(ARAS)處於負面狀態,濾除了讓他們享受生活和感知美好事物的可能。他們對任何人事物都感到生氣,包括對你、溫度、食物、交通、政府,甚至對整個世界都感到憤怒。他們很難接受好消息或是進展順利的事情。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請離開並保持距離,因為你可能會經常遭受無妄的攻擊,這會讓你心煩意亂。他們把自己的問題歸咎於你,並且見不得別人好;重點是這會激怒他們,並透過壞脾氣表達出來。如果你靠近他們,你會感覺不舒服,沒安全感和焦慮。

嫉妒者

這是許多毒性人格的一個常見特徵。當別人過得很好時,他們感到苦惱,因此需要批評和貶低別人,這是蔑視、辱罵和羞辱的根源。

這些人通常懷有不安全感,他們用這種嫉妒的態度來掩蓋。這就是他們不會為他人的成就感到高興的原因。作為一種「防禦措施」,當我們和這些人在一起時,我們常常無意識地隱藏我們的成功,以避免引起對方的反感。

受害者

他們凡事都有藉口。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故事充滿戲劇性,在所有發生的事情裡都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因此,他們在他人身上營造出了內疚感,並且善於利用:他們濫用你的時間和善意,利用任何情況以求少付費、獲得好處或獲贈東西。這還伴隨著一個特別讓人困擾的特質:當你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卻不在你身邊。他們傾向將自己的挫折歸咎於他人,長遠來看,這最終會導致他人的自尊問題。

憤世嫉俗者

憤世嫉俗的人會使你失去活力,想被你內心的光芒,他們的陰暗情緒在幾分鐘之內就能占據你的心靈,當你靠近他們的時候,你會被他們身上的悲傷氣息感染。他們許多人是需要幫助的,因為他們正在經歷憂鬱的過程,或者需要細心照料生命中的嚴重傷口。憤世嫉俗的性格會自我反饋,由於他們沒有吸引力,因此會逐漸孤立自己,身邊的朋友也會越來越少,而那些留在他們身邊的人最終會因為忍受他們而在心理上承受巨大代價。

評論者

這些人總是有話要說,無論是你的生活,你的感情關係,你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你的外表或你的工作,他們都要評論,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覺得有責任向你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通常毫不保留,近乎粗魯,這讓你很受傷,因為你覺得這是一種攻擊和直接侵犯。
你總是有種被斥責的感覺,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與父母的關係中,他們「教育」的關鍵

時刻已經過去了,但仍保留著「教育」的習慣。每個人都有缺點,缺點被別人指正(即使是以友善的方式糾正)會產生不適感,在不傷害對方的情況下,糾正別人的錯誤是非常困難的,需要用非常委婉和細膩的方式,這些人經常責備和分析我們的行為,我們應該注意這種態度是否在一段關係中開始出現,因為感覺受到不斷的批評和審視會引發一種對生存非常危險的影響,啟動人體內的警成狀態,讓我們無法休息和享受生活。

批評者

我們都認識這樣的人。當你見到他、在他身邊或打電話給他時,他總會說別人的壞話。他的生活就像一個「老大哥」在觀察別人的生活,不知疲倦地關注著別人的失敗和錯誤。

當我們接近批評者時,我們的警報系統會超速運轉,皮質醇和其他身體反應會讓我們感到壓力,而這種壓力會耗損我們的精力。如果你是這樣的人,要小心了!當你對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滿意時,你會覺得不安全或空虛,很可能就會進入輕易批評他人的世界。我通常會解釋,有一種內在的批評,是我們每次在生活中遇到或接觸某人時,腦海中會出現的聲音。接著是外在的批評,這是我們與他人分享的批評,內在批評對身體會產生相當有害的影響,因為我們對自己說話的方式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而外在批評,即我們向他人傳遞的批評,則具有雙重有害的效應:不僅傷害了自己,還同時毒害了環境和影響身邊人們的生理平衡,有些人認為藉著批評,我們能跟他人取得連結,因為我們在分享共同的看法,而這會產生憤怒或嫉妒性質的對話,或產生引發大笑的流言蜚語,但注意了,「有趣」和「有毒」之間的界線是非常細微的。

操縱者

這些人對你具有影響力和控制力。可能是你的伴侶、父親或母親、老闆或朋友。他們通常具有超強的記憶力,會保留資訊和數據,以便在需要時用來攻擊你,或讓你按照他們的要求行事。

只要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到操縱,你就不會真正受到傷害。但一旦你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被操縱了,而且屢次發生,你會感到被背叛,覺得自己渺小和脆弱,這會嚴重影響你的自尊和自信心。

依賴者

這些人感覺自己極度需要另一個人,以至於最終會奴役對方,並剝奪他們自己的個人空間和自由,顯然一種情況是因為客觀因素而無法自立的依賴者(但這不是我們現在討論的情),另一種則是透過病態行為強力導致依賴他人的情況。

況他們控制你的一切行為,不斷假裝自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無法忍受你和他們的生活是分開而獨立的,這導致了巨大的精神消耗和強烈的受困感。為了阻止你脫離他們,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利用情緒勒索,意識到這一點將有助於你健康地應對這種情況。

「讓你的生活充滿戲劇性」者

幾年前我在比利時的一個電視頻道上看到一段令人驚嘆的廣告。在一個平淡無奇的村莊裡,人們在廣場中央安裝了一個紅色按鈕,上面寫著:「按下按鈕,增加戲劇性」。當人們按下按鈕時,各種戲劇性的事情在短時間內就發生了。幾分鐘過後,小村莊的生活又恢復平靜。我有時在治療中用這個廣告來向我的許多病人解釋這個概念,我稱之為「讓你的生活充滿戲劇性的人」。這些人不斷尋找衝突,如果找不到就編造出來,並樂此不疲。他們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對於戲劇性或甚至悲劇性的情況上癮。與這樣的人共處就像走進一片地雷區。

P.307 - 310

這並非易事。與有毒的人頻繁接觸會造成受害人很大的耗損,如果不能適當地處理,可能會導致身體和(或)心理疾病。對此並不存在單一的解決方法,而是根據每個具體個案的條件及其關係類型,去優先考慮或加強我提出的某些解決方案。

一、謹慎的價值

由於其中一些人的特質和個性使然,他們可能會利用對你的了解,在某個時刻以某種方式傷害你。
在社交媒體說話和發布內容都應謹慎,因為有些人會仔細觀察你的一切,以蒐集有關你生活的資訊。

二,避免接觸互動

遠離那些讓你心煩意亂的人。保持距離,並強化內心讓自己壯大,這樣你才能以最好的方式處理關係。

如果你不得不與他們打交道,因為他們是你親近圈子(家庭或工作)的一員,試著在和他們相處之前做好心理準備,這樣會減少受害的程度。這並非自私的行為,也不是軟弱或怯情的表現;這是自我保護。在這些情況下你需要保持距離。

三,忽視對方的意見

我們已經談到大部分的有毒影響來自於他們對你的生活持續或惡意發表評論,這使你疲憊不堪。如果你能忽視他們,你會更不受他們的言語和行為的束縛。將他們的言論以及他們說話的方式相對化。學會使用「心理雨衣」,,讓評論和目光從你身上滑落。提醒自己,這些傷人的評論來自於那些你已經知道需要小心應付的人。

四,別讓他人對你的健康擁有太大的掌控力

你已經知道這會對你的心理和身體產生什麼影響。你想因為這個人而感到煩躁嗎?你是否意識到,如果你允許這件事發生,那麼你的身體將產生一連串非常負面的生理後果,例如皮質醇中毒或炎症?
如果你了解這種影響,你將會更清楚後果,也就能更好地面對這種情況。這將賦予你應
對的內在力量。

五、學習適應

有些人出於我們難以理解的原因,必定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無法總是避開他們,如果是這種情況,而你又無法遠離他們,那麼請你做一個適應的練習。首先,需要分析對方是「普遍有毒者」還是「個人有毒者」。探究這個人對你造成問題的根源,並試著理解為什麼你會如此煩躁。當你看到他時,你有什麼感受?你感到不安嗎?你有沒有察覺到他在評判你?你是否有憤怒、恐懼或氣忿的感受?請試著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師,逐步進行診斷。

六,理解其行為

我要再次強調,理解會帶來解脫,如果你試著辨別對方行為背後的原因、問題和困難,你將更能理解他對你做出的行為,你的皮質醇也會減少上升。你面前的這個人有什麼問題?他有什麼故事?他是因為害羞還是缺乏安全感?他有自尊心的問題嗎?沒有人教過他如何去愛嗎?他是具有攻擊性的嗎?你是他的宣洩對象嗎?他嫉妒你嗎?他只對你有這樣的反應嗎?換句話說,當你理解這個有毒的人時,你會感到解脫,有時你需要停下來仔細分析,無論是你的母親、老闆、前夫或是孩子,他正在經歷哪個重要階段?

為了讓感覺良好,你就必須了解他的生平,為此有時需要傾聽、理解、深入、提出問題等等,而這正是我們不想對這類人做的事情。

七、用心感受

用心對待傷害你的人是多麼困難啊!我並不是說你要被他們擊垮或被他們利用,我指的是避免用太嚴厲的眼光去評斷他。冷漠和憤怒是一種毒藥,會占據你的內心・如果你發現這樣做讓你感到寬慰,那就嘗試去理解,你將在個人成長方面取得很大的進步。相反地,如果你感覺到他們濫用你的善心,那麼請遠離他們,保護自己。接近這樣的人對你沒有好處。

八、寬恕

寬恕是一種愛的行為,它會帶你回到過去並安然無恙地歸來。這是多麼困難,但同時又多麼重要的一件事!這並不容易,需要成熟、時間和謙遜。它是一條緩慢而漸進的內心解放之路,如果一個人不原諒,他就會固守在過去的陰影中,變成一個懷恨在心的人,無法去

我不認識任何一個對身邊的人懷有仇恨而又幸福的人,因為仇恨是一種毒藥,會使身心

中毒,有時,原諒意味著與那些傷害你的人保持距離。這並非指「我看到你時無動於衷」,因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是一種理想化的想法,而是指「我知道我需要與這個人保持距離,才能以更客觀的角度看待他,這樣在看到或想到這個人時,就不會受到如此深的影響」。

P.334

如何辨識維他命人?

  1. 他們會提升你的自尊心。
  2. 他們會支持你、激勵你。
  3. 他們會激發你最好的一面。
  4. 他們會試圖舒緩痛苦的時刻。
  5. 他們希望理解你而不評判你。
  6. 他們會傳遞歡樂和熱情。
  7. 他們懂得感恩並傳遞感激之情。
  8. 他們會幫助你擺脫負面情緒並 強化正面情緒。
  9. 他們具有幽默感。

書籍

  • 《自我提問的力量:掙脫人生困境、提升覺察力、讓潛能炸裂的七大關鍵句》
  • 作者: 尼克.哈特
  • 原文作者: Nick Hatter
  • 譯者: 李伊婷
  •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摘

p.6-7

自我覺察是轉變的關鍵

七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改變你的人生。這是真的。
這十三年來,我個人接受了各種輔導和戒癮療程。我也參加人生教練的訓練,並學習「以尋解導向」(solution-focused)為中心的心理治療法。最終我成為專業的教練,協助客戶改變人生。我發現,個人成長最
重要的推力就是「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要提升這種能力,就要多問自己問題。從二○一八年開始,我接連指導了三百五十多位客戶。課程開始時,我會先請客戶填寫一份表格,以釐清他們正在面對的問題。人們尋找教練的原因如下(由低到高):

10.覺得錢不夠
9.情緒問題(生氣、恐懼、悲傷等等)
8.感情問題
7.職業生涯受阻
6.無聊和不滿足
5.缺乏生活動力
4.拖延症
3.自信不足或低自尊
2.找不到工作或人生目標
1.沒有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p.22

了解自己的身分認同,才有助於穩定高度的自尊,投入事業、感情和社交生活才會更有自信和滿足。心理學研究表明,收入會隨著自尊心的提高而增加。
自尊愈強,就愈不容許他人的傷害,也就更能遠離有毒的關係和環境。
我自己和客戶的真實故事都證實,唯有找到自己的真實認同,才能跳出負面的行為模式,所以我才要請你問自己:「我如何形塑對自己的看法?」
首先,仔細思索一下這些項目的不同之處:你是誰、你做的事、你所擁有的、你手邊的事以及你的感受。
你認為自己是誰?我們將探索你的身分故事,以及被嚴重誤解的原因。我還會介紹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讓你對於過去和現在的情況有正面的看法。
我們還將探討完美主義的風險,尤其是對你自尊的傷害。

p.31

許多人都忘記,「我是誰」與「我所做的」、「我的表現如何」是三個不一樣的問題。
不少人在失業或失戀後就徹底崩潰,是因為過度認同自己的感受。但感受會改變,但你的核心性格卻不會,有時你會感到悲傷,但這種情緒不必然成為你的人格特質。因此,許多冥想練習就是為了讓你跟自己的感受保持距離,從情緒的起伏中跳脫出來。
根據「接納和承諾療法」(ACT),有種過程稱為「認知解離」(cognitive defusion)。
這跟冥想非常相似:放開你的想法和感受,將其視為溪流中的葉子。這可以緩解負面情緒。因此,WWH提問法有助於放鬆心情。總之,「你」不是「你的感覺」。

p.40

我常對學員們說,提升自尊的第一步驟:
停止用別人的錯誤來責怪你自己。
有些人在學校或職場被霸凌,被父母、同事或伴侶虐待,便會變得自卑。而且他們深信,自己就是問題所在,在成長過程中,家人在各個方面都傷害了我,包括身體和情咸。孩子不會責怪父母或親戚,只會責怪自己,就像我對瓦萊麗的猜測、安雅對她前男友的態度,因此,提高自尊的秘訣就是,停止用別人的虐待行為來責怪自己。

P.41-42

霸凌者就是因為自卑、沒有自信,才會藉由貶低他人來讓自我感覺良好。
因此,問題不是出在你的身上,而是病態的環境創造了有毒的文化。很多人的心理和精神都有毛病,心理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爾(VirginiaSatir)啟發了NLP和家族治療的發展,她研究了一萬多個家庭,她估計,光是在美國就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家庭機能不全。也就是說,家人有不健康的行為,像是虐待、物質成癮或依賴共生。
機能不全的家庭會造就機能不全的人;因此,別人虐待你的時候,千萬不要責怪自已,印度心靈導師克里希那穆提說:「在病態社會裡還能游刃有餘的人,算不上真的健康。」如今這個文明社會,也會在某些時代做出不文明的共識,包括販賣奴隸、不允許女性有選舉權。
由此可知,人類社會是如此病態。現今可接受的事物,或許過了一百年後,我們才會發現它們有多難堪。當我們被虐待、辱罵或嘲笑,或是沒被選中擔任某項工作時,就會責怪自己。
在正向心理學中,有個概念稱為「解釋風格」(Explanatorystyle),也就是你對事情的理解角度。以我和安雅為例,我們都是悲觀的人,事情老是往心裡去,把自己當成問題的根源。樂觀的人比較能客觀地看待問題,也就是找出外部的成因。心理學家塞里格曼(MartinSeligman)表示,把失敗歸咎於客觀因素的人,情緒會比較穩定。相反地,老是將錯誤歸咎在自己的身上,就會造成自尊低下、憂鬱、免疫力差等問題。。若我們有機會——檢查自己的情感包狀和創傷,就知道當中有許多錯誤的認知!

P.47-48

被拒絕總有主觀上的因素
我以前的編輯凱拉維(Julia Kellaway)說過:「別以為你寫得不好,有些出版商或經紀人太主觀了,所以看不到作家的潛力。」
請記得:

  • 就算沒人為你著迷,你還是有自己的吸引力。
  • 就算沒人喜歡你的作品,你還是有特殊的才華。就算沒人青睐,你還是有自己的優點。

當年迪卡唱片公司(DeccaRecords)對披頭四的評語是:「他們的噪音不討喜,在演藝圈不會有前途。」後來大家也都知道,披頭四成為流行音樂史上最暢銷的樂團。
同樣,某人不喜歡你,或者認為你不適合這份工作,是他的主觀意見,也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見。有一些演員我朋友覺得很棒,但我不以為然。正如我喜歡美乃滋,但有些人覺得那很噁心,

很多事情都是主觀的。以資格考為例,口試委員認為你已充分理解特定主題,你才能拿到學位。學術論文也是:只有經過同儕審查,被認定在科學上合理且正確,才可以發表,同樣,法官和陪審團都想要秉持理性及邏輯,但在審視論據和證據時,仍存在主觀因素,所以高層級的法院有時會推翻低層級法院的判決。
總之,人類是主觀和情緒化的生物。因此,用來衡量他人的「客觀方法」總有漏洞,總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記住這一點,就不會過度責怪自己。
針對同一件事,不同的解釋會改變你的身分故事,進而影響你的自尊。接下來,我們會探討完美主義的作用力。

P.50-53

完美主義是一種習得行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加深刻。我們漸漸深信,只要自已完美,就會討人喜歡。小時候犯錯時,我們被暴躁或苛刻的父母和老師指責,於是變得過度自我要求。可惜的是,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抱持這種信念,反而會傷害自尊。你生活在脆弱的玻璃泡泡中,只要有個裂痕(某個小批評),現實就會完全崩潰。許多人都力求完美,只要有不完美的表現或犯了錯,就會感到自慚形穢,深信自己沒有價值又無用。
完美主義是一種二分法,只要有缺點或犯錯,你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想想看,一張二十英鎊的鈔票被丟進洗衣機後,就算變得皺巴巴,但仍然價值二十英鎊。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我們卻無法類推到自己身上。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危害,人的生命比鈔票沒還價值。
你犯的任何錯誤都可以回收再利用,變成有價值的教訓,對你自己或其他人都有幫助,許多企業家都懂得分析昔日在商業上的錯誤和失敗。我從自己的創業經歷中學到兩件事:第一,我無法獨自完成所有的事:第二,學會自我照顧,才能維持長期的成功。
每個人都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人生沒有完美的使用說明書。孩子學走路摔倒時,我們會安慰他,並鼓勵他再試一次。同樣,當你犯了錯、表現不夠好時,也不要斥責並羞辱自己。
我們是自己最大的批判者,會用最傷人、最嚴厲的方式對自己說話。在自卑情結中,我們會變成完美主義者或工作狂,不懂得自我照顧;對自己有耐心、自我同情才是有益的態度,
想想看,親愛的好朋友以及慈愛的父母都會如何對待你。你應該那樣對待自己。我們都會用親切的口氣跟朋友或小孩交談,卻不會那樣對待自己。所以,是時候放棄追求完美了;凡事盡力而為,但犯錯時要原諒自己。

P.54-55

人比人氣死人

比較是自卑的根源。所以,比較前請確認你的基準是公平的。例如許多人去健身房,難免會暗自與他人比較身材,然而有些人比你強壯,是因為他們已經健身多年,甚至是專業的運動員。
我們常常忘記,自己的比較基準並不公平。鄰居家裡的裝潢和車子看來比你好,但其實對方的工作壓力比你大、家計負擔也更重(或是富二代),

因此,要常常提醒自己:

  • 這個比較的基準公平嗎?
  • 我才剛起步,對方早就起跑了。
  • 那是他人的外在條件,跟我自己的內在狀況無關

事實上,嫉妒是因為害怕自己比不上别人,而它的反面是知足:

  • 你已得到足夠的時間、愛和關注。
  • 這世界大到能容納你和其他人。
  • 你已經夠好了。

P.61

「發脾氣和權力鬥爭,都源自於未滿足的需求。」

──《非暴力溝通》作者,馬歇爾·羅森伯格 (Marshall Rosenberg)

P.64-67

睡得好,日常才有好表現

認知和身體狀態要好,睡眠絕對重要。NBA球員雷霸龍·詹姆斯和網球運動員費德勒平均每晚要睡十二小時。牙買加短跑選手「閃電博特」的睡眠時間約為十小時。睡眠是致勝的法寶,想要成功,就要睡好睡滿。
睡眠不足,思考和判斷力便會下降,認知功能等同於喝醉酒的人,各方面的表現自然不佳。。我們工作時像運動員一樣,對自己要求很高,為了趕上最後期限而全力以赴。但專業的運動員非常重我指導過許多企業家和新創公司老闆。我總是先問他們:「你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是什麼?」百分之九十九都會回答「客戶、設備、網站、產品……………」。「不」我告訴他們:「最有價值的資產就是你。你的經營能力不好,公司生意就不好。」這些大老闆都同意我的看法。

想改善睡眠品質,以下有一些建議:

  • 中午過後避免攝取咖啡因(它的半衰期為六個小時,因此十二個小時後血液中仍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咖啡因含量)。
  • 每天運動(即使只是散個步)。
  • 睡前聆聽放鬆的音樂(如環境音樂或爵士樂)。
  • 睡前避免玩電玩遊戲或觀看刺激的電視節目。
  • 臥房保持涼爽及幽靜(必要時可使用耳塞)。
  • 白天的煩惱當下解決,採取積極正面的行動。
  • 不要在臨睡前做運動。
  • 用引導式放鬆、冥想、催眠或祈禱來入睡。

P.86

意義和目的

大多數人都花時間在追求成就和財富,但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沒有意義和目的,人生只不過是一場毫無意義又沉重的大富翁遊戲罷了。如果你夠努力和幸運的話,就能掙得名車、名牌包、豪宅,不過,大部分的人只求有穩定的薪水,才能每個月繳房貸、付帳單。最終,所有的棋子放回盒子裡,遊戲結束。
這就是人生,難怪大家活得如此沮喪,研究顯示,英國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患有焦慮症或憂鬱症,而後者是世上最主要的心理疾病。憂鬱症的關鍵起因是感到人生無意義、沒有價值。“意義和目的賦予我們每天起床的動力,設法去實現美好的人生。我們將在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討如何為生活創造更多意義,以及找到更有趣的工作。

P.89

滿足與生俱來的需求,就能保持身心健康,過著愉快和充實的生活。經常問自己:「我是否缺乏任何基礎需求」、「如何才能得到滿足」,並採取積極主動的作為。有時候,主動採取行動,腦袋才能轉入正確的思維,心理狀態才會有所改變。光是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有時反而會阻礙行動。如果你遲遲很難下決定或是社交方面有困難(社交恐懼症或焦慮症),那麼可以求助於專業的教練或治療師。
若你感到情緒低落、空虛,或許就要問問自己,最近是否缺乏運動、沒有跟朋友聯繫,或很少玩樂、享受開懷大笑的感覺。又或者你找不到超越性的目標,生活缺乏意義,對未來不抱持希望。若是少了這些元素,我們就會失去動力,終日悶悶不樂!

P.138

榮格是對的,沒有覺知到的思維會操控著我們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潛藏的運作編程和模式,它們主宰了你的人生,直到你有意識地覺察到。因此,你應該原諒自己的無知和愚蠢,如果你知道事情的後果與全貌,當初你就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問題六:當初我真的有完美的方案嗎?
後悔時,我們總是說:「我當初應我早該知道………」沒辦法掌握事情的發展,所以我們感到很羞恥,千錯萬錯都是自己的錯。羞恥(SHAME)這個字,也可理解為「本來可以掌握一切」(ShouldHaveAlreadyMasteredEverything),但這只是一種不切實際
的後果論,回過頭來看,你當初能做出的選擇只有可能性和替代性方案。因此,你無須懊悔「當初我應該」、「我本可以拒絕」少說這些話,就能消除對自己的完美期望。

P.140-141

有時候獨自一人是危險的。我們的情緒就像那些水流。
生活順利時,我們很容易擺脫那些惡習。
但是,生活不穩定或充滿挑戰時,情緒波動就會很大,讓人迷失方向。沒有足夠的支持,我們就會被推到危險的地帶,再次染上壞習慣。
單自己的意志力戒癮是很難成功的,汽車拋錨時,你應該先打開引擎蓋,看看哪個地方故障了,最好直接打電話給維修廠,請他們評估問題出在哪,有些既定的行為、思維或情緒會把你拉回過去的困境。
因此,別想憑一己之力修好你那輛拋錨的汽車。尋求外在幫助,才能從有經驗的人身上找到出路。本書中的問題和練習能有效改掉你的壞習慣:保持覺察力,不要重蹈覆轍!如果還是難以戒除, 那一定要去就醫。

P.143

「潛意識如果沒有進入意識, 就會引導你的人生, 而成為你的「命運」。」
── 榮格

P.144-150

九型人格

這個分析性格的系統非常古老,當中包含九種相互關聯的人格。原文的前半部源自於希臘語ennea,代表數字九:而gramma是畫出來或寫下來的圖形,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這套系統的起源可追溯至猶太教、蘇菲派和天主教的沙漠教父。一九七○年代,哲學家奧斯卡·伊茲查洛(OscarIchazo)和精神醫師克勞蒂歐,那朗荷(ClaudioNaranjo)將它應用在心理學和人格分析的領域。而今,人生教練和心理治療師也用它來幫助客戶了解其最深層的動機。

這個系統的特點在於,九種不同的性格類型是依動機來區分的,而不是行為。因此,不同類型的人也可能表現出相同的行為,只是其動機完全不一樣,

除此之外,九型人格不是用來把全人類分成九種原型,而是讓大家知道,我們總是無意識地把自己放進某個框架中,所以要設法打破。每個人身上會有兩種以上的人格,除了主要動機外,也有次要動機。以下會一一介紹各個人格的動機、優缺點以及重大議題。

第一型:完美主義者(The Perfectionist) ——我一定要十全十美

完美主義者覺得,自己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完美,因為他們認為世界到處都是問題。

所以他們的個性中規中矩、做事認真而注重細節,但有時也非常嚴謹。因此,他們的主

要缺點是易怒,但通常是隱忍而不是外顯出來,否則他做人就「不完美」了。

當他們被自己的不完美激怒時,就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努力,結果卻反而更加不完美」,以及「當我感覺自己不夠好時,為何會非常生氣」。此外,如果他們一直在意他人的不完美,就應該問問自己「我對他人是否有雙重標準」,以減少對他人的批判與憤怒。

第二型:助人者(The Helpler) ——我需要被欣賞和需要

助人者的核心動機是樂於助人和被需要,其核心故事是「當我受到讚賞和被需要時,才感到有價值」,因此,他們會善於討好他人和付出,但內心帶著淺淺的期待,即,期待對方會愛自己、欣賞自己。有時,這種動機會帶有操縱性。他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而主要的缺點便是驕傲——他們只想知道自己是被別人愛著的。若對方覺得理所當然或沒有表示謝意,助人者的情緒就會上來,他們需要自省並問自己:「為什麼我渴望被人欣貫的感覺?」

第三型:有競爭力的成就者(The Competitive Achiever) ——我要成為頂尖人士

成就者渴望成為菁英,其核心的故事是「我得成為贏家,否則沒有價值感」,他們有幹勁、好勝心強,但沒有耐心,還不時會作假。他們的主要缺點就是虛榮心,所以刻意要表現得像成功人士一樣。若有人破壞他們的專業形象,就會令他們憤怒不已,他們得依靠巨大的成就才能補償空洞的自我價值感。他們應該反覆問自己「該如何才能感覺自己真的有價值」和「為何成功對我來說如此重要」。

第四型:個人主義者(The Individualist)——我要成為與眾不同的人

個人主義者渴望成為獨特的人,他們的身分認同在於「與眾不同」,他們的核心故事為「只要我是稀有動物,那我就是有價值的」。他們做人坦率、非常忠於自己,許多四號人都成為出色的藝術創作者。然而,他們的主要缺點是嫉妒,所以不喜歡其他人比自己

更特別、更受歡迎,他們覺得,這會威脅到自己所享有的讚賞和關注。他們也討厭被忽視,因為這代表自己是路人甲,四號人以憂鬱和自憐著稱。他們對人生的看法相當悲觀,所以忽視了眼前的美好事物。他們想克服嫉妒的話,就要多問「當我覺得自己被忽視時,我內心的小劇場是什

麼」,要克服憂鬱的話,就要問自己「身邊有哪些可感謝的人事物」,想克服自憐的話,

他們就要問自己「有什麼人需要我幫助」。

第五型:專家(The Specialist) ——我需要理解事物

專家渴望探索事物並獲得廣博的知識,他們的核心故事是「唯有了解來龍去脈,我才能感到安心,我必須找尋資源和收集知識」,他們非常用功、観察力強又細心,但過於理智,所以冷漠又孤僻,他們的主要缺點是,時間和精力他們只留給自己,他們活在個人的世界中,專注於思考和分析,所以不能忍受他人的要求,更沒耐心聽人說話。他們應該問自己「為什麼我沒有心力去處理預期外的情況」。

第六型:懷疑論者(The Sceptic) ——我得確保自己的安全

懷疑論者非要需要安全感和歸屬感,他們的核心故事是「我得確保自己的安全,因為這世界太危險了」。他們善於察覺潛在風險,並做好最壞的打算。對於值得信賴的人,他們也會非常忠心,但由於他們的小劇場太多,所以容易多疑和焦慮。他們最大的缺點是膽小。他們應該多問自己「為什麼事情還沒發生,我卻老是自己嚇自己」和「如何才能培養堅定不移的信念」。

第七型:遠見者(The Visionary) ——我要體驗人生

他們渴望體驗人世間的大小事。他們的核心故事是「我要體驗人生,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未知的事物,愈多體驗、愈多刺激,我就能避免痛苦」,他們善於發現機會,也能看見生命的各種變化與走向。可惜的是,他們容易在精神上暴飲暴食,總想要貪圖更多的體驗,其實,這是為了要逃避某些痛苦或不快,包括該承擔的責任,因此,他們應該多問自己「我用夢想和體驗來逃避什麼」。

第八型:挑戰者(The Challenger) ——我要變成強大而有主宰性

挑戰者想成為主導一切的強者。他們的核心故事是「我不能軟弱,我要自立自強、掌握人生,這世界非常殘酷,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他們總是直言不諱、暢所欲言,也勇於挑戰對手,他們的缺點是控制欲和權力欲太強,只要言行被掌控或是受到不公正的對夜,情緒就會大爆發,更痛恨被人當成是弱者。他們應該多問自己「為何我會害怕事情沒有按自己的方式進行」以及「為什麼我要努力變強大」。

第九型:和平者(The Peacemaker) ——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

和平者希望社會一片祥和,也會避免與人發生衝突。他們的核心故事是「只要周圍的人好好的,我就會平安。每個人都需要被傾聽和尊重」。他們個性隨和,凡事都順其自然,然而,只要遇到蠻橫無禮的人,和平者就會突然爆炸,因為他們壓抑太久了,總是不肯面對內心的沮喪和不滿。他們的主要缺點是懶惰,不願面對真實的自己,他們樂於接納所有人,除了他們自己,當衝突爆發時,他們應該要問自己「我不為自己發聲,就真的天下太平嗎」。

了解這些類型後,你應該會發現,當中幾項有自己的影子,對於其背後的動機,也會任產生些許共鳴,請記住,九型人格區分的標準不是行為,而是動機,而且當中有一個最能引起你的共鳴,這個核心動機是你的生命主軸,是固定不變的,除此之外,我們的主要人格類型也不會改變。然而,我們可以改變對自己人格類型及其陰暗面的了解。你可以在線上進行綜合評估,以準確地判定你的核心九型人格類型,請搜尋「九型人格」就能找到各種資源。

P.166-167

亞伯特和凱薩琳的案例讓我想起了在NLP訓練課程中聽到的故事。一個美國商人在度假時遇到一個不起眼的漁夫,對方看來很享受生活,商人便問道:「你在這邊做些什麼呢?」漁夫說:「沒什麼,白天釣幾條魚,曬曬太陽。到了晚上,就煮魚做晚餐,在星空下和老婆孩子一起吃,」商人一臉茫然地問:「為什麼不多捕點魚呢?」

「然後呢?」漁夫問。

「接著你可以買艘更大的船,捕更多的魚。」商人回答道。

「然後呢?」漁夫問。

「接著你就買得起一支船隊,請幾十名甚至數百個漁民為你捕魚!」

「然後呢?」

「於是你就能擁有一家捕獲數百萬條魚的跨國漁業公司,每年為你賺取數百萬美元!」

「然後呢?」

「終於你可以退休,每天釣幾條魚,曬曬太陽,到了晚上,你便可以在星空下與妻子和孩子一起用餐!」

這代表了我們大多數人的想法,首先,必須要賺更多的錢或達到一定的地位,才能擁有真正想要的東西,小時候我總是很困惑,為何有那麼多人夢想在陽光明媚的地方退休,我問叔叔:「為什麼人們不乾脆現在就搬過去?」直到今天,我對這個問題一直沒有滿意的答案,也因為如此,我才在二十九歲那年離開倫敦搬到陽光明媚的大加那利群島:不用等到六七十歲,

對大部分人來說,人生總有階段性任務:起點、目標、接著達目標B,在亞伯特的案例中,目標A是賺取二百萬英鎊,並下意識地認為,目標B(更幸福的婚姻)會跟著實現,但是,既然你能直奔目標B,那為何要在目標A浪費時間?

P.171-172

找出核心價值和優先順序

許多客戶來找我尋求幫助,想要找到清楚的職業方向和人生目標。我會先讓他們思考自己的核心價值和優先順序,因此會問:「你最重視什麼?」接著展開他們的自我發現之旅,選項包括愛、家庭、快樂、健康、助人、創造和自我表達等。然後我請他們將這作價值觀轉變成優先順序。

生活會變得不快樂,是因為我們沒有按照自己的首要價值觀和考量而活,所以我會跟客戶一起集思廣益,挑出符合其優先順序的角色和職業,接著請他們進行評分(滿分十分),客戶因此更清楚了解到,哪個角色才符合他們的本色。

Ikigai是一個日文單字,意思是「存在的意義」,它涵蓋了四個基本領域: 我擅長什麼我熱愛什麼這個世界需要什麼以及我能獲得的報酬
我在此稍做修改,並提出額外的問題:

第一:我擅長什麼?

包括特定技能,如程式設計、跑步或唱歌,以及通用才能,像是創造力或獨立思考。

從特定技能能延伸出更多技能,比方說程式設計師就善於解決問題,並熟悉最新的科技發展。

第二:我熱愛什麼?

如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學習新事物、自助旅行、手工藝、從事科學研究、創作藝衛或做家事。

第三:我最重視什麼?

「這個世界需要什麼」,這個問法比較廣泛,我的客戶對此常感到很困惑,所以我改換成:你最重視什麼?這有助於探索自己的核心價值,包括美感、寬容、慈悲、自由、真實、歸屬感、動物保育、正義………………不勝枚舉。找出核心價值,並加以評分、排定優先順序。

第四:我可以得到什麼報酬?

我有許多客戶答不出這個問題。這需要一點創意。我以前沒想到人生教練也是一種正式的職業,還讓我得到很好的報酬!令人驚訝的是,現今有許多收入高又新穎的工作,以前大家可想像不到,例如電競選手、網紅、美食YouTuber、樂高積木大師等。因此,擺脫過時的思維,你不一定要長期待在辦公室或工廠,因為世界上有許多工作可供你探索。當然,有些職業的競爭比較激烈,需要天試,奉獻精神和力才能脫穎而出,正如你不會在一夕之間變成成功的演員,磨練演技和圈粉都需要時間。

第五:貫穿核心的主題是什麼?

回答這些問題後,你應該能看到你人生的主題浮現出來,並將這些點串連起來。

若你能答以上的問題,那麼根據Ikigai準則,你已經找到了人生目標了!我的培訓師揚尼克·雅各布(Yannick Jacob)擁有碩士學位,他專攻存在主義式的教練課程。他認為,除了一般工作外,我們也能從其他領域獲得Ikigai,像是當志工、參加社團或經營副業。但我認為,考量到生命短暫又不可測,每天花八個小時在一份貧乏的工作,實在是浪費生命!

P.176-177

課間練習 → 找出人生目標

透過以下問題,試著找出更多人生意義和目標:

  • 哪些事情令你感到熱衷?

  • 誰會受益於你或需要你的幫助?

  • 你最想為誰服務,原因為何?

  • 你的技能可對社會產生哪種影響?

  • 在人生中,什麼對你最重要?

  • 你想留給後人什麼?

  • 和你一樣的人面臨哪些類似的挑戰?

  • 內心的「智慧小語」一直在對你說話,但你不敢聽?

  • 若你擁有世上的財富,你想為社會做些什麼貢獻?

  • 四十年後,你希望因什麼而聞名?

P.180

服務他人能解放自我的束縛

如諺語所說的,只為自己而活的人,就像蓋在沙灘上的房子一樣,只要苦難的風暴來臨,就會迅速倒塌,相對地,超越個人立場、為了更大的目標而活,房子的根基就會穩固、堅如磐石,面對再狂烈的風暴也不怕。在十二步驟戒酒會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服務他人能解放自我的束縛。」這是一句簡單而深刻的格言。意思是說,為他人服務,就能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並且用更寬廣的角度看待自身的問題。

想一想,你的恐懼和怨恨都圍繞著誰,答案很好猜:你自己。

今日社會比較強調個人價值,每個人都被鼓勵要專注於自己的一切事務,包括提升自尊,追求自我發展與自我賦權,還要懂得自愛,自我實現與自我滿足。矛盾的是,為了成為最好的自己,其實我們不能只想著自己。舉例來說,為了擺脫憂鬱心情,有時我們不要再鑽牛角尖,而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心靈需要外界的其他資源,因為大腦是個社會性的器官,只要多與他人互動,就能茁壯成長。

P.183-187

找出超越個人的任務與目標

有位苦難重重的年輕學生向睿智年長的老師學習快樂的秘訣。老師遞給他一杯加了一匙鹽的水,然後問他味道如何,學生說有點苦。接著老師帶著學生散步到一座大淡水湖,又倒了一杯鹽進去,並請學生喝了一口湖水。

老師問:「水的味道如何?」

學生回答:「清爽。」

老師又問:「你有嚐到鹽的味道嗎?」

學生回答道:「沒有。」

老師笑著說:「鹽代表人生中經歷的痛苦,而個人嚐到的苦味則取決於要把這些事件放進哪些容器,看是杯子或一座湖。如果你不想要感受那麼痛苦,就必須擴大你的人生觀,變得像這座湖一樣。」

研究顯示,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比較快樂。他們都覺得自己肩負著更高的使命,包括解救世人的痛苦。這些目標賦予他們人生的意義,讓他們超越個人的苦難。而且,他們的社群凝聚力比較高,他們經常參與公民和社區活動,展現其無私的一面。

當苦難的風暴來臨時,只為自己而活的人會更加痛苦,除非他有超越自我的使命。

有些人認為,人生就應該活得輕鬆快樂,所以不想面對生活的苦痛。這種人生態度過於以自我為中心,只會讓人愈來愈憂鬱,覺得活著沒什麼意義。因此,我們不應該以快樂為生活的目標,因為快樂是短暫的。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充斥了失望、悲傷、生氣、害怕、羞愧、孤獨的感覺,就連自己所愛的人,也會遭逢痛苦、疾病和死亡。為了逃避痛苦的感覺,有些人酗酒、有些人會沉迷於一些體驗,最終釀成大禍。

退一萬步想,就算你得到想要的一切、體驗了所有的快樂,那下一步呢?錢、名聲、成就、威望你都有了,生活變成一台毫無意的享樂跑步機(hedonistic treadmill)。一些超級成功的名人和流浪漢都有個共同點:毒癮,他們都缺乏足夠的人生意義和目的,只能透過追求快感來逃避存在的絕望。因此,找到超越個人的使命或目標,才能維持心理健康;無意義的存在感必會導致憂鬱症。

除了為他人服務,你還常常提醒自己,人生是有限的

P.188

人生到最後都有百分之百的死亡率,其實你已身患絕症,無需等待診斷,我有時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今天是我在地球上的最後一天,我會後悔沒做什麼?」
大家答案應該都很多,布朗妮·威爾(Bronnie Ware)是一名安寧護理人員,著有《和自己說好,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她的工作是陪伴患者度過最後的日子,她記下了一些最常見的人生遺憾:
·我希望我有勇氣活得更真實,而不要老是在迎合他人的期望。
·我希望當初不要那麼努力工作。
·我希望有勇氣多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希望可以和朋友們保持聯繫。
·我希望自己可以過得更開心點。
如果你在明天死去,最令你感到後悔的是哪一項?你有多少次在辦公室熬夜、犧牲掉家庭和休閒的時間,也不去追求夢想和目標,我經常提醒我的學員:「如果你明天住院了,會出現的八成是你的家人和朋友,而不是你的老闆或客戶。」

P.192

課間練習 → 計算自己還有幾天可活

請完成以下算式:

(80減你的年齡)乘以360

理想的話,你最多剩這些日子可以活了。

接下來請想想,如果你明天就要死了,你人生有什麼遺憾?

最後,再請你想想,如果你只剩下四年的生命,今天會開始做些什麼改變,以確保你不會帶著那些遺憾終了?而你的人生優先順序會產生什麼變化?

P.195

「若能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那麼當下不管過那種生活都可以忍受。」
── 尼采

P.203-204

無益的思維陷阱

我們看到,茱莉的信念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思維,對她的人生沒有助益。以下還有其他思維陷阱:

  • 非黑即白(全有或全無):例如,相信自己做人完美或失敗,兩者之間沒有灰色地帶。為了擺脫這個陷阱,問問自己:「關於這件事,有沒有中間立場可以選擇,有其他的解釋方式嗎?」
  • 算命:根據極少或不存在的證據來預測未來,為了擺脫這種陷阱,就問問自己:「我怎麼確定這件事一定會失敗?」
  • 小題大作:只想到最糟的情況,並誇大事件的嚴重性。例如,有人在三十歲前還是母胎單身,就認為自己以後一定會孤獨死,要消除這個陷阱,就問問自己:「事情真有像我想的那麼糟嗎?」
  • 過度自責:若某人沒回訊息或對你裝眉頭,你就以為是自己做錯了。要跳脫這個陷阱,就要問問自己:「除了我之外,還有什麼原因會導致這件事發生?」
  • 情緒性推理:沒有確鑿的證據,憑心情就相信某事的真假,你應問問自己:「有什麼證據可以支持這一點?」
  • 一廂情願:對自己或他人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要跳脫這個陷阱,就要多問自己:「為什麼事情非得要這麼做?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此外,其他要注意的思維陷阱還有:

  • 比較:「其他人都結婚生子了,我一定有問題!」

  • 基因謬誤:「我很容易焦慮,因為我媽媽有憂鬱症。」

  • 宿命論:「我永遠不會成為幸福的人。」

  • 烏托邦主義:「只要擁有財富和理想的伴侶,我就會快樂。」

  • 自我標籤:「我不喜歡參加社團活動,因為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 無限上網:「我被資遣了。我是一個失敗的人。」

P.214

用超越性的角度來理解苦難
宗教信仰確實有其好處,但也有它的問題,包括守舊的教條、極端主義和腐敗的組織,畢竟維持其運作的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沒有信仰也沒關係,還有許多方式可以獲得生命的意義,根據人類天賦療法,找尋意義的方式有三種:

  • 挑戰自我:比如參加馬拉松、歌唱比賽等讓自己感到有點壓力的個人目標。
  • 找到需要自己的人或動物:孩子、長者、伴侶或寵物都可以。
  • 為了更遠大的理念而服務他人:參加慈善機構或非營利組織。
  • 做有意義和有成就感的活動:理想的工作、創業、藝術創作或做家事。
  • 用超越性的思維來看待苦難:它也許是上帝的考驗,或浩大宇宙計畫的一部分。
  • 將個人痛苦轉化為準備克服的挑戰、障礙,並化為個人的成功故事。

P.218-219

英雄的旅程:將苦難轉化為挑戰

「英雄的旅程」(Hero’s Journey) 是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的獨創敘事法。

它通常應用於小說中,但也可以用到生活中,讓你把當前的困難視為成長的考驗,甚至當作是一場戰役。
英雄必須在磨難中克服考驗、改變性格、發展天賦(坎伯稱之為「轉化」)並歸返家園成為真正的英雄。奇幻電影如《魔戒》和《哈利波特》都是採用這樣的敘事。

成功人士都必須克服挑戰,無論是在虛構故事還是在現實生活中。

想想看,林肯經歷了經商失敗、精神崩潰、未婚妻病逝並在三次選舉中落敗,但依然堅持不懈,最後才成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
無論你面臨到什麼樣的阻礙,都可以成為自己故事中的英雄。

P.247-248

完成總比完美好

無論你是待在一份乏味的工作,還是處於一段不開心的關係,都會想要有所改變,但又會害怕跨出舒適圈。

比如說,創業前期會沒有穩定的薪水,找到新對象前會有一段空窗期,更可怕的是,要戒掉咖啡和甜點的生活!「舒適的監獄是最難逃脫的。你會擔心失敗,害怕自己不夠好,無法讓未來的目標成真。但好消息是,你不用明天就遞辭呈或提分手。你只需要採取下一小步,比如打開求職網站、跟伴侶好好溝通,或者今天改喝低濃度的咖啡。確實,要戒除壞習慣,積極的行動是必要的。要克服拖延症的話,反倒要放輕鬆,請牢記以下口訣:

完成比完美好,有做比完成好,有總比沒有好!

邁出最小的一步後,再邁出下一步就不醒了,這時你能對自己說:「看吧?還不賴嘛!」輕輕地將雪球推下斜坡,就能創造出排山倒海之勢!舉例來說,我很討厭洗碗,總是拖著不去做。所以我開始鼓勵自己:「好吧,只洗一把叉子就好。」叉子比較容易清理,通常也不髒。通常洗完叉子後,我會順便再洗湯匙。不知不覺中,所有的碗盤都洗好了!

P.261-262

想像成功之路

除了引導放鬆外,心理排練(mental rehearsal)還有許多用途。也就是說,運用想像力來預演某個情況(如催眠)。在專業人員(或自己練習)的引導下,你能體驗真實發生的情境,像是以自信的態度上台演講、或是在賽跑時充分發揮實力。

在反烏托邦科幻電影《駭客任務》中,主角尼歐將自己的心智連接到模擬器來學習打鬥,他在虛擬這場與導師莫菲斯激烈對打。從模擬器中醒來時,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會功夫了」,心理排練也是類似的原理,在腦海中練習,在現實生活中做起來會更容易、更自然,因為我們創造了假記憶,進而創造出新的神經迴路,形成了心理上的「肌肉記憶」,

P.266

把工作便娛樂

為了順利邁出微小一步,我們可以想想看,如何讓無聊的活動變得更有趣。洗衣服或散步時,我會聽有聲書或播客節目;健身時我也會聽音樂,總之,把任何事都變成遊戲。

舉例來說,在創業初期,你可以玩個遊戲,看看有多少客戶或投資者會拒絕你。至於報稅或會計等無聊的工作,就當作在玩算術遊戲,在寫這本書時,我也會拖拖拉拉的。每次卡住時,我就會跟自己下戰帖,看看我每天最多可以寫出幾個字,雖然我會寫出一堆廢話,不過有些還是很有內涵的,反正,總會有方法可以讓微小一步變得更有趣一發揮你的想像力吧!

P.267

對於有拖延症的人來說,總是難以承受自己的不完美,或不知從何開始第一步,有時甚至是受到創傷的拖累,歸根究底,斬除拖延症的最佳方式就是採取微小的步驟,如果你不確定怎麼做,就問問自己,「該如何邁出最小的一步」,然後馬上去做。

記住,第一步愈小愈好。而對重大的任務時,我們總是會焦慮、感到壓力大,所以再小的一步也會變得非常沉重。這就是拖延的源頭,因為我們的標準太高了。澳洲公衛專家瑪麗·比斯馬克博士(Dr. Marie Bismark)說:「與其問『這麼做好嗎」,不如改問『做到的話我會感到高興嗎』,這方法可應用在任何事情,從跑步、參加社會運動、報稅、游泳以及在午夜眺望星空。」

書籍

  • 《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
  • 作者: 大衛.格雷伯
  • 原文作者: David Graeber
  • 譯者: 李屹
  •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摘

p.313

帕布羅:

相較於二十年前,各家公司對開放原始碼的軟體不 屑一顧,在自家內部開發核心科技,如今它們仰仗 開放原始碼,只是為了替它們免費取得的核心科技 上膠布,才僱用軟體開發者。

到頭來,你會發現人們在上班時間做無趣的捆膠布 工作,開發核心科技等讓人滿足的工作入夜才能 做。

這導致一種耐人尋味的惡性循環:

既然人們選擇免費投入核心科技,就沒有公司會投 資那些科技。資金不足意味核心科技時常未完 成、品質不佳,有許多美中不足之處、臭蟲等。於 是創造捆膠布的需求,捆膠布的工作應聲滋長

p.369

如果我們真的為了某些理由, 竟要假裝電腦能選出哪一堂歷史課最棒, 譬如,因為資金的緣故,我們決定必須要 有統一、可量化、整間大學都適用的 「品質」標準,那電腦絕對沒辦法獨力 執行這項任務。水果全扔進一個桶子裡 就算了,在歷史課的情形,要先把素材轉 譯成一台電腦勉強能判斷怎麼處理的單 位,少不了耗費龐大的人類心力。

p. 391

最後,無條件、一視同仁資助的概 念,直接扣合了本書各章反覆出現的 兩個議題。

第一個是以階序為原則分派工作的 SM動力,當所有人都知道工作毫無 意義的時候,這種動力通常會陡然 加劇,直接造成上班族生活中諸多日 復一日的辛酸。

我在第四章引述過薔瑟的日常生活 的SM概念,尤其是要指出:

真槍實彈的BDSM遊戲一定會有個安 全詞,可是當「正常」人落入SM動 力時,卻沒有能輕易脫身的辦法。

書籍

  • 《與人連結:成功不是單人表演!世界頂尖領導大師與人同贏的溝通關鍵》
  • 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
  • 原文作者: John C. Maxwell
  • 譯者: 吳宜蓁
  • 出版社:商業周刊

書摘

P.16

從此之後,任何跟他人相關的事, 無論是談判、交易,或只是代轉 個文件,我一定會先自問: 「怎麼樣才能讓對方有好處,或 至少可以讓他輕鬆一點呢?」

p.88

就算演講不是你工作的 一部分,依然有個原則可 以應用在你身上。

當你承擔起與人溝通的 責任,決定要服務他人而 不是服務自己時,你與人 連結的機會就會大幅提 升。你的態度,總是比你 的言語還要大聲、有說服力。

p.120

要為他人添加價值前,必須先提升自己價值的其中一個 原因。你無法給予你沒有的東西,你沒有辦法說出自己 不知道的事,也無法分享你沒有感覺的事物。沒有人能 從空無口拿出東西給別人。

認識自己,讓自己成長,可以幫助你得到心智與情感上的 明晰。你清楚了解自己知道與不知道什麼,能做與做不 到什麼。你會變得對自己感到自在,對自己有信心,你可 以與人連結,是因為你願意也能與對人敞開心房。

p.124

好的連結者並不總是跑得最快的那一個, 但他們可以帶著其他人一同前進,他們展現耐心,攔下自己的事情,先考慮到其他人。

這些事情都需要能量,但這麼多年來我發 現,人生中具有價值的事物,都需要時間打造。

p.194

把事情變簡單是件困難的工作。

數學家布萊茲·巴斯卡(Blaise Pascal) 會經寫道:「這封信我寫得比平常 長,是因為我沒有時間將它精 簡。」

要讓任何種類的溝通變得簡潔、精準、有影響力,需要花很大的努力。

或者就像哲學詩人愛默生所說:「簡單就是傑出。」

傑出的溝通者讓他們的聽眾理解得非常清楚,而拙劣的溝通者則讓聽眾愈聽愈困惑。

p.219

當我在演說時,我覺得讓它成為一場令人享受的學習經驗,是我的責任。

我要怎麼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必須做什麼才能讓他們記住這次的演說?

我要怎麼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並讓他們持續注意我直到最後?

然而很多人站在聽眾面前時,往往會預期他們「理解」講者講述的內容,並且給予恰當的回應,都是聽眾的責任。

他們有一種「不聽就拉倒」的心態,這是天大的錯誤,我將其稱為「墓地溝通」:很多人在那裡,卻沒有人在聽。

p.221

如果你想把訊息確實傳遞給對方,就得學習怎 麼在他人的世界裡溝通。

資深經理工程師拉爾斯·雷留言評論:

我經常被要求為發展出的新產品解釋想法與 提出解決方案,但除非我是和其他每天照三餐 接觸這個東西的工程師講話,否則其他人聽起 來就會覺得內容乏味無聊。因為聽眾裡總是 有人來自管理階層、領導階層或財務團隊,我 也必須為他們負起責任,確保我說的內容在所 有與會者聽起來,都是有意義且可實行的,而 不是假設他們能理解工程師的術語。

p.273

知名演員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曾說:「我喜歡用來衡量偉大的方法是:你影響了多少人?在你的一生當中,你可以影響多少人呢?你可以讓多少人想要變得更好?或是你可以激勵多少人?」畢竟,如果我們傳遞的訊息,在我們停止說話的那一刻就不再發揮影響力,那又有什麼用呢?

激勵人們的真正目的不是要獲得喝采,它的價值不在於引起的讚嘆,或能讓他人產生的積極感覺。激勵的真正考驗在於行動,這才是創造改變的部分。如果你希望與人連結,就必須致力於激勵他人。但不要為了讓你自己或他人感覺良好而 做,而是要讓世界變得更好而做。如果你可以激勵別人,你就能讓世界變得更好。

p.280

與自己連結

我們跟他人的關係,有很大程度是取決於我們跟自己的關係。如果我們不接受目己是誰,跟自己相處不自在,不知道自己的優點與缺點,那麼我們嘗試與人連結時,通常都會失敗。

如果你不認識也不喜歡自己的話,要怎麼找出與他人的共同點跟他們連結呢?

如果你看不清自己,怎麼能夠看清楚其他人?一旦我們認識自己、喜歡自己,也和目己相處得很自在時,那麼我們等於是敞開心胸要認識他人、喜歡他們,並且和他們舒服自在地相處。我們才有可能與他們連結。

書籍

  • 《失控的熱情:為何在工作中追尋成就感,反而助長了不平等?》
  • 作者: 艾琳・賽克
  • 原文作者: Erin A. Cech
  • 譯者: 黃文鈴
  • 出版社:麥田

書摘

P.13

我在書中指出,在當代後工業勞動力的背景下,能夠有多少機會自我表現與製造個人意義(meaning-making),

是工作者與對職場充滿抱負之人(這些人特別是具大學學歷者)定義何謂好工作的主要因素。

雖然多數職涯有志之士與具大學學歷者理解財務保障的重要性,也清楚理解現代職場就業的挑戰,但對許多人而言,一份能夠實現個人抱負的工作仍然比前述條件更加重要。

為了追求他們認為更能實現自我理想的工作,許多人甚至願意犧牲較高的薪水與更穩定的工作。

p.46

更廣泛地說,熱情原則是一個被視為理所當然,看似無語的文化信仰,但實質上卻可能是扶持資本主義的實證,追求熱情被吹捧為勞力市場中工作乏味與過勞的解方,似乎支撐起有工作抱負者尋求庇護的系統。

追求熱情,作為一項從可能導致自我疏離的工作裡找尋意義的作法,雇主也從中受益。

許多懷有熱沈的職場有志之士覺得只要找到熱愛的工作,即使長工時或犧牲薪水也沒問題。

且他們付出的心力多過組織的要求,卻未學到更多报酬,追求熱情並非是許多人所面臨的職場問題的共同解方:它是個人的解方———且與新自由主義個人資任的說法一致。

p.104

我認為熱情原則的普及性導致兩項不平等。

第一,對於看重金錢與工作保障的大學生的道德貶低,導致致力達到社會階級翻轉的勞工家庭背景與第一代大學生被邊緣化並受到輕視,且可能會把他們推離了原本進入大學想達到的社會流動目標。

此外,由於追求熱情免不了要將一個人的自我概念納入職涯決策,這些自我概念受到性別、種族族裔、階級其他社會特性的影響,追求熱情往往會更鞏固這些職業隔離的模式。然而,追求熱情被認為是與生俱來且具有個人獨特性質,並沒有被視為階級化、性別化或種族化。因此、熱情原則可能會將長久以來的職業隔離模式偽裝成個人追求熱情的良性結果。

p.107

不管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是否感興趣或覺得有意義,資本主義勞動市場通常會要求員工為了雇主的利益與需求付出勞力。

儘管過去半世紀以來,這種對有償工作的主要期望沒有變化,但自一九七○年開始,政治,文化的轉變互相碰撞,改變了有償勞動力的結構與期望。

隨著時間流轉,工作變得更加不穩定,而工作者的權力,包括工作者與雇主談判以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與薪酬的能力,則在過去四年間逐漸削弱。

科技變革、政府控制減少、工會力量減弱等因素巨幅改變了雇用組織與雇員之間的關係。此外,在全球後工業經濟中拓展生意的風險,也逐漸從組織所有者轉移到雇員身上,美國勞工因而遭遇了定期契約工作、無附帶福利的兼職工作以及其他形式的臨時工作(例如,汽車共享之類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 大幅增加的情形。

p.110

同一時間,出生率下降,男女雙方結為伴侶並 生育孩子的年紀跟著順延。

對許多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人而言,大學畢業、找工作、先建立自己的職涯再步入家庭,是一項可預期且理想的人生順序。

與過去幾代的人不同,人們普遍認為女性會根據未來的育兒責任做出職涯抉擇,或者男性會根據養家糊口的機會選擇職涯領域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即使女性擁有全職工作,仍肩負著大部分的照料責任,但擁有大學學歷的年輕人通常期望並希望女性有機會能達到與男性同樣的職業成就高度,如今有工作抱負的人往往被鼓勵以個人喜好為出發點,而非囿於過去傳統性別化職業角色,做出職涯抉擇。

p.111

這些不斷增加的結構機會以及文化上想要更追求個人獨特性、自我表現的決策,似乎與不穩定的勞動市場中,長久以來期盼工作者做到盡職盡責的期望,形成緊張的局勢。工作者要如何同時達到既是理想的雇員、又能活出高度自主性、自我表現的人生?與就業能力或財富最大化的目標不同,熱情原則對於有工作抱負的人而言,可能是一種得以解決前述相互矛盾的方法。

若一個人在自身工作裡找到成就感,那麼期望他們作為理想工作者的規範就不那麼自我疏離了。某種程度的不穩定,甚至可能會讓人覺得為了一份能夠提升自我感知意識的工作,這樣的犧牲是必要的。因此,追求熱情對於那些崇尚熱情的人而言,似乎是合理的:這個概念提倡將有償工作融入反思志業當中,而非一輩子都做著與自我無關、甚至威脅到自我意識的工作。受訪者之所以受熱情原則吸引,正是出於以下的原因:多數人認為,對工作充滿熱忱,會讓他們符合理想工作者的準則,進而促成在職場上的成功,同時逐漸形成一個有意義,有成就感的人生。

p.112

實際上,工作者獻身於一項職業的文化價值可追溯到數百年前。這種觀念再度興起,達到如今的強度與民主化,可能得歸功於一九七○年經濟變化與新自由主義政治和經濟政策興起,以及一九八○年代與一九九○年代對於自我表現與個人主義的文化期望加速盛行。

雖然關於熱情原則最初如何出現的詳細史實已超出本書範圍,但前述所回顧的文化、制度與經濟變化總總因素可能促使這項職涯決策的興起。

無法仰賴雇主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期待員工盡心盡力、工時更長,以及就讀大學人數增長帶起的職業個人化與專精化,伴隨著言論自由與個人主義的文化、社會價值不斷升高,加上後現代世界裡對於意義的追求,種種因素可能已為以熱情為主要職涯決策考量的普及化,創造了一場絕佳的風暴。

p.124

熱愛自己的工作真的會有較好的人生嗎?

一方面來說,研究結果顯示,在工時與工作內容相同的情況下,熱愛這份工作的人健康與心理狀態都優於不喜歡這份工作的人。

檢視全國勞動力變化調查數據時,我發現相似的結果,聲稱「我的工作對我而言有意義」的人,自稱壓力較低,擁有憂鬱症狀的可能性較低,與同價相比睡眠問題也較少。

然而,這些存在於工作與健康之間的聯繫,並未解決像是一開始誰有辦法能拿到這些工作的潛在問題;或是比較這雨者:一週花在自己熱愛的工作上,多達六十個或七十個小時,跟擁有一份沒有熱情的工作,一週工作四十個小時,但足以支持工作以外的付出與興趣,前者真的比較好,比較健康嗎?我在本書結論裡闡述了以上這些考量。

p.163-164

大學畢業後持續追求熱情

如同第一章所顯示,多數第一輪受訪的大學生面對職涯抉擇題看重的因素是熱情,也計劃舉業後要找與熱情相符的工作。許多人認為不論大學主修科系為何,只要擁有大學文憑就能帶來基本的經濟穩定,且多數學生在想像何調好的職涯決策以及自己畢業後的職涯規畫時,都認為熱情相關的因素比起盡可能獲得最高薪或者工作穩定度更重要。

p.174

追求熱情的挑戰

對許多受訪者而言,追求有成就感能實現自我,有意義的工作是他們阻害挑戰與柱。首先,追求热情往往得忍受不確定許多畢業生在找一份符合自身的工作時,都遭遇了數甚至數年業不穩定的情形像是先做兼職或低薪工作或確立熱情所在後,才申請與自身熱情相符的研究所。

p.184

安全網

許多對工作有抱負的人自大學畢業後,在追求自身熱情的過程中,倚靠原生家庭或機構提供的財務安全網,這些資源讓他們在待業與收入不穩定的期間,不受財務不確定的影響,有更多的自由慢慢深耕自己有熱情的職涯道路,或能夠承擔更多風險去尋覓有成就感的工作。

P.190

跳板

最享有特權的熱情追求者不僅往往能獲得經濟方面的安全網,以度過延遲就業與不穩定的時期,他們也常獲得非物質資源或「食本」形式的跳板,讓他們能夠克服這種不確定性,最後在有熱忱的領域裡,尋得穩定的高薪工作。

p.200

不穩定當中的熱情

許多有工作抱負的人在尋找有熱忱的工作時,常淪入就業不穩定或待業的情況。家庭背景較弱勢的受訪者在追求自身熱情時,更容易走上一條不穩固的職涯道路這條路既不穩定、工作短期、低薪,也/或缺乏可以晉升的機會。
尤其在畢業後大幅轉換跑道的求職者身上,更能顯現這些社經差異,以下我舉出三個受訪者例子說明,這些人都為了追求自身熱情轉職,但缺乏安全網與跳板如何阻礙他們在新的職涯道路找到穩定工作。

p.217

將高等教育追求熱情道德化的傾向,以及貶低那些職涯決策優先考慮經濟因素的人,可能會有助於鞏固學生原本的經濟優勢與劣勢。當大學教職員工與行政人員鼓勵學生追隨熱情,卻未留意到文化與社會資本不均、高等教育平衡機制(levelingmechanisms)的不完善,並貶低相對熱情更看重財務考量的職涯抱負者時,應仔細斟酌考慮。
除了這些個人層面的過程外,本章的研究結果還指出了高教機構可著手之處————————讓追求熱情者的競爭環境旗鼓相當,協助改善他們所擁有的安全網與跳板之差異。要減少學生們的學貸負擔,最顯而易見的初步做法是透過助學金與獎學金的形式,增加給予的幫助。此外,大學也能提供或增加獎學金,讓低收入、第一代大學生得以從事無薪實習。

p.224-225

熱情原則的文化基模

如同我們所見,熱情原則是一種文化基模,將追求熱情昇華成職涯抉擇中最崇尚的指導原則。文化基模是大眾用於「觀看、過濾、理解並評估我們所認知的現實」的文化模型。,基模不只是認知模型:它們也有助於建構我們道德與情感的反應。,
文化基模不總是人們處理日常生活瑣事所依據的方針。在「太平」時期,我們的行動往往仰賴自身的半意識習慣,而非有意識地主張我們的文化或道德信念。,但當人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像是職涯抉擇時,文化基模便可能強烈影響人們的行為。當人們陷入人生重大抉擇的僵局時,佳佳會倚靠根深柢固的文化信念來做出決定。在第一章與第三章討論的職涯抱負者中,熱情原則用能夠激發人們做出行動的特質相當明顯。
但這項文化基模並非僅影響人們的職涯決策,文化基模也能作為人們理解所處社會與結橋過程的解讀框架基模能協助人們在複雜的社會世界中,將事物概念化。“例如,不平等(inequality)的文化基模提供了心智模型(mentalmodel),讓人們得以解釋系統性差異的模式,像是居住隔離或性別薪資差距,具有不平等文化基模、承認結構性偏見的人更可能會將歸因差異(ascriptivedifference)系統解讀為不道德、不公平的。

p.239

那麼,擁護熱情原则的人會更有可能接受個人責任說法嗎?
熱情原則調查數據證實,受過大學教育且在職中的熱情原則擁護者,確實比持懷疑態度的同情更有可能相信新自由主義的個人責任說法。
圖中的項目C顯示,熱情原則擁護者比質疑者更可能同意,不論教育程度、職業與人口統計的差異,個人應為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負賣。前者也比後者更可能相信「那些有困難的人需要學著照顧自己,不要依賴他人。」
如同賢能制意識型態,熱情原則與個人責任說法似乎也彼此力挺。
個人責任的新自由主義更強調熱情原則的個人主義,且較期望個人追求自己獨特的道路,回過頭來,熱情原則要求人們為了成功,必須深入自己內心,從獨特且表現自我的興趣中找尋動機,這樣的概念符合新自由主義主張努力工作帶來成功的觀點。

p.252

廣泛考量不平等

本章呈現的研究結果顯示,熱情原則能透過三種方法讓勞動市場更加不平等,並合理化這些不平等。
首先,熱情原則助長了職業隔離與不平等的洗選模式。堅定擁護熱情原則的人,更有可能辯解職業隔離與各行業薪資之所以會不平等,是因為人們追尋自己的興趣,他們也更傾向相信能夠克服結構性阻礙。
如同本章最開頭,雪莉對於磚匠的評論,將職業隔離說成是系統性不平等做辯解。這樣的結果可能會在個人層面(影響人們對可能與廣大的制度層面,決定了公營與私營組織機構認定什麼才是個人責任說法的核心信念——這兩種信念能有公平的政策計畫的民眾支持度。
“在透過個人努力追求熱情的結果,替這些消弭不平等的政策與行動的評估)較好的做法。
其次,熱情原則有助於鞏固賢能制意識型態與個人責任說法的核心信念————————這兩種信念能有效地削弱工作者的集體力量,以及逐漸減低能促進勞動市場公平的政策計畫的民眾支持度。
“在一個認為人們應為自身職涯成就負全責的賢能制系統裡,熱情原則是一個理想的加分項目。它有兩項作為:
a) 破壞了至今對於消弭這些不平等所做出的努力與社會服務,例如福利政策、積極平權措施與助學金
b) 質疑其他可能更有助於解決前述不平等的結構性與社會改革(例如,更積極的稅收制度)的合理性。

p. 257-258

第一章說明了,多數受過大學教育的職涯抱負者,或甚至可說一般的美國勞工,皆高度重視
能夠自我表現與有意義的工作。第二章表明,這樣的價值觀部分根植於一種信念,即認為熱情有助於持續投注時間與集中注意力。這兩者似乎是職涯成功的關鍵。
根據熱情原則,熱情穩定提供人們努力工作與持續投入的內在動機——軍靠金錢或地位無法提供這種動機。
但,那些聘僱有熱忱的員工的人與組織呢?
他們是否受益於職涯抱負者努力不懈追求自身的熱情,甚至對有抱負的工作者產生不良影響?
本章著眼探討熱情原則的需求面:雇主是否偏愛甚至不當利用了求職者與員工對自身職涯領域的熱情,並從中受益。
正如我們所見,職涯抱負者追求熱情時往往願意,甚至期待為了能夠從事他們「熱愛」的工作,犧牲薪水與工作保障。
更重要的是,充滿熱忱的員工自願付出更多的心力。與工作動機來自薪水或升遷的員工相比,雇主可能因此更偏愛充滿熱忱的員工。
“我發現,不只雇主能受益於這種員工,擁有聘僱權力的人也格外喜愛熱情洋溢的求職者,因為後者似乎更可能在工作上付出更多,卻不要求額外補償。換句話說,雇主們可能刻意利用了工作者對工作的熱情與個人投入,卻沒有給予相對應的回報。

p.258

熱情是剝削勞工的一部分嗎?

在探討熱情原則的需求面之前,先簡要回顧一下資本主義工作場所的兩個重要的基本特徵。
首先,不論透過間接或直接強制,或出於個人對其工作成果的投入,工作者必須積極努力工作。
其次,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利潤,來自於勞工薪資低於市場上他們生產提供的商品與服務售價。
正如我之後會解釋的,
第一項觀點是韋伯(MaxWeber)對現代經濟關係思想的一個關鍵特質;
第二項則是馬克思主義對於資本主義與勞工剝削理論的基石。
在這兩項過程裡,員工對於工作的熱忱對於雇主極為有利,卻虧待了員工本身。

p.268

雇主特別偏愛具有熱忱的員工?

雇主有明確的動機雇用那些努力工作的員工。但熱情並不是唯一能讓工作者充滿動力且邁向成功的個人投資。就算對工作的某些部分不感興趣,員工們仍可能會因為效忠於同事或上司而努力工作。
其他人則可能為了升遷或職涯發展而致力在工作中有出色表現。效忠組織與升遷都是能夠激發員工努力工作的動力,不需對工作領域的某項因素充滿熱忱,相較於擁有熱忱的員工,雇主們可能會更偏愛獻身於組織以及尋求職涯升遷的員工,許多白領勞工對工作採取「高績效、低忠誠度」的作法:他們致力於自身工作,但若出現更適合或更感興趣的工作,對目前任職的組織便幾乎沒有忠誠度可言,“如果一個人只對自己的職涯領域有熱忱,卻對自身職務或任職組織不感興趣,便可能另謀他職。
相比之下,獻身於組織以及尋求職涯升遷的員工則更可能效忠於任職單位,公司便可免去他們會離職的風險。

p.281

剝削熱情

本章目的是為了探究某種由需求方造成的劣勢,是否與職涯有志之士及工作者的熱忱有關。這裡僅稍微探觸到一系列複雜過程的皮毛。然而,調查結果點出了一些問題,包括雇主獲益於擁有熱忱的員工,卻不需要給予回報;以及公司可能刻意剝削員工對於工作的成就感。
首先,訪談結果與調查資料都指出,信奉熱情原則的人通常認為追求熱情有時得犧牲財務穩定性,否則他們原本可以憑藉自己的資歷擁有穩定的財務狀況。許多有工作抱負的人在選擇職涯道路與工作時,將熱情置於薪水或穩定性之上(見第三章)。
我從員工身上看見,雇主如何普遍從熱忱中受益:對工作內容充滿熱忱的員工比起工作不那麼熱衷的員工,對工作投入更多,且經常付出超出工作所要求的努力。對潛在雇主而言,他們似乎偏好有工作熱忱的員工,而非因職涯發展或以薪資為動力的員工——部分原因是雇主認為前者工作更努力。
然而出於熱忱的勞動可能不會獲得相對應的回報。本章所做的虛構求職者實驗裡,求職者並未獲得更高的薪水,而實際職場裡,擁有工作熱忱的員工薪資也沒有比其他較無熱忱的同事更高。其他社會心理學研究顯示,擁有熱忱的員工可能比沒有熱忱的員工更容易在工作中遭受剝削。

p.282-283

可以肯定的是,認為工作有意義且有成就感的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會比那些覺得工作只是謀生手段的員工,感受到更好的工作品質,“但雇主也從員工的熱忱中獲益:有熱忱的員工更投入、並且是自願性的。乍看之下這似乎是雙贏的局面,但這正指出熱情反而造成工作者處於劣勢的地方:工作者可能更喜歡他們的工作,但雇主可能會從他們身上榨取更多的勞動力,而無需調整薪資,這在產業界,尤其是科技業更是如此,過勞在這些行業裡被視為一種展現熱忱的規範。例如,瑪莉安·庫珀(Marianne Cooper)發現男性的IT專業人員「展現他們的疲憊,是為了表達(他們)深刻的承諾、持久力與陽剛之氣。」她表示,這種過勞是出於他們對於工作的個人投入,而非頂頭上司所施加的壓力。

p.285

結論

「你長大之後想做什麼?」世世代代的孩子們都被問到同樣的問題。但這是很奇怪的問題。發問者其實想知道的是,「你完成正規教育後,想從事的是哪種全職工作?」當然,這個問題假定「長大」是種從童年到成年的線性發展,長大也代表了已完成培訓,並進入職場(或者在這段時間同步進行),這個問題同樣假設了美國夢的核心原則————孩子想做的任何事都能實現。
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很怪的地方。它問的其實不是對方想做什麼事,而是他們想成為什麼,想要成為什麼反映出獨特的自我覺知,這個問題看起來如此無害,且相當支持對方的能動性,更將一個人的工作與自我聯繫在一起透過做什麼就會成為什麼。
這不過是眾多例子中的其中一個,顯示出自我認同與對有償勞動的付出,在文化上的相互關聯有多麼深刻,

p.309

後記

本書為職涯有志之士與職場工作者針對在有償工作中追求自我實 現代表的意義,提出了重要的問題。前幾章實際調查所得出的模 式,顯示出存在著這些問題,但無法透過這些模式獲得解答,這些研 究結果也沒有為職涯決策明確指出一個能夠替代熱情原則的價值 理念。我在這裡為個別職涯決策者(以及支持他們的家人、指導 者、組織與機構)提供了幾項考慮因素,以鼓勵他們在做決策時,有 更多的反思、更具統整性的整體考量。
正考慮著將來的職涯抱負者,或正考慮著職涯發展下一步的工作者 應當借鑑些什麼?也許我能提供最重要的訊息即是,職涯有志之士 與工作者,無論對工作抱有熱忱與否,都應當考量追求熱情這個方 式對他們而言是否適用。如果採取了這項作法,需要做出哪些妥協 與讓步?有償工作是主要實現自我的最佳場域,或者有償工作應該 作為支持其他意義建構的計畫?例如,如何透過減少工作時數或強 度來對付有償工作的潛在乏味、自我疏離以及對工作投入與過度 工作的期望,而非義無反顧投入有熱忱的職涯?

p.312

做職涯決策時,不再以熱忱為主要考量,並不容易,尤其是對於我們 這些生活在充滿熱忱原則環境的人,或是已經決定致力於自我表現 與有成就感的工作的人而言,托爾斯泰(Tolstoy)問道:「我們應該 做什麼,我們應如何過活?」「追求熱情是一種在文化上已獲得認可 的回答,對於許多受過大學教育的職涯抱負者與工作者來說,他們 則是以透過在有償工作裡尋求意義來回答這道問題,即使犧牲了 時間、精力與其他可能有意義的嗜好,作為一種普遍用於職涯決策 的文化基模,熱情原則該是建議我們如何生活、應該優先考慮何種 考量因素,而非告訴我們為何應該優先考量這些因素。身處於日益 個體化的世界,我們只能自己找出這個答案。
讓我們回到這道問題,「你長大之後想做什麼?」
如果我們的回答不以職業為主呢?如果是一個形容詞?我想要當個 善良的人,敢冒險。不遜。異於常人,很真實,有影響力的,如果我們 著重在集體行動呢?我想當一名社區營造者。一名盡責的朋友。 一名環保人士。一個人在職場裡工作可能會促進這些身分認同, 或者只是賺得能夠維持生計的錢。但關鍵是,一個人想要成為什 麼樣的人,這答案可以,也應該遠遠超出有償職場參與的範圍。

書籍

  • 《接單人生:兼差、斜槓、自由工作,零工世代的職場樣貌與實況記錄》
  • 作者: 亞莉珊卓‧拉弗奈爾
  • 原文作者: Alexandrea J. Ravenelle
  • 譯者: 戴榕儀
  •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書摘

P.269

工作、壞工作或沒工作?

在《工作為何還是這麼多?職場自動化的歷史與未來》 (Why Are There Still So Many Job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Workplace Automation)一書中,大衛·奧圖(David Autor)指出 ATM的流行並未使銀行櫃員減少,負責進階的推銷工作,反 而使他們比較可以向顧客介紹各式各樣的新產品。同樣只不過是透過地,零工經濟也讓工作者變得猶如銷售員一般,數位平台推銷、販賣自己的勞動力。販售個人勞力是「自我所有樓」(personalownership)的延伸,根據雅各·海克(Jacob Hacker)在《風險大轉移》Great Risk Shift)一書中對此概念的討論,這其實就是把經濟風險,從企業和政府方轉移到美國勞工身上的表徵。

p.271

在《好工作、壞工作;不穩定的兩極化聘雇機制是如何 在美國興起》(Good Jobs, Bad Jobs: The Rise of Polarized and Precarious Employment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一書中,卡爾柏格表示,在過去數十年來,包括好壞職缺越來越兩極化,而且整體而言,工作的安全性下不穩定性則上升。許多優良職位被裁撤後,是以品質差且薪水低的職務來取代,且提升職場自由度的規範也遲遲未能實際執行。此外,卡爾柏格也點出人力與社會資本的關鍵性,「工作品質的改變也顯示技能在勞動市場越來越重要,擁有技能才能成功。在雇傭關係市場化的大環境之下,勞工要具備人力與社會資本,才比較能善用這股潮流帶來的機會。的確,即使教育程度高且能力強,工作穩定性仍可能會因雇主而異,但就整體勞動市場而言,易推銷的技能可提升就業穩定度,基本上也會帶來較高的薪資,讓他們較能主導工作,獲得內在報酬,並爭取到品質較佳的職位。」

p.275-276

雖然某些案子確實是有溢價優勢,但多數工作都是一次性任務,並不足以構成穩定的雇用模式,讓工作者賺取五位數的高額收入。此外,即使接到一兩件酬勞很多的任務,也不足以抵銷病假、有薪事假、失業或健康保險等福利,因為這些通常會佔薪資的兩到三成。
因此,零工經濟也引發了有關社會不平等與階層化的議題。
共享平台雖號稱可以讓大眾創業,但實際成功的仍是有資本能投入的人。在《與機器賽跑》(Race against the Machine)一書中,布林優夫森和麥克費指出,迅捷的科技變遷快速摧毀了許多工作,比新工作釋出的速度還要快,造成生產力上升,但就業率卻下降的「大脫鉤」,在強勁成長的生產力這方面,同是經濟學家的奧圖並不認同兩人的說法,但同意科技變遷確實有好有壞。銀行櫃員晉升至技能要求高的業務職位,顯示出中產階級「兩極化」與「空洞化」的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數量增加的。就只有低階的服務性工作,以及著重創意和問題解決技巧的高薪職位而已。
在傳統的勞動市場模型中,勞工是在職涯中持續把具稀少性的勞動力實給雇主,但這樣的模式已逐漸被侵蝕。對此,奧圖解釋道:「不是說市場上沒有錢,只是錢容易累積到有資本、有創意的人手中,而且資本的分配又比勞力來得不平等。每個人生下來都擁有相同的勞動力,但握有的資本卻不同。」在零工經濟當中,社會與金融資本最多的人,就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

p.284-285

「不要管簾後的那個人」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公司彷彿把工作者當成可拋棄式齒輪,遵守規則的企業卻這麼少呢?為什麼大眾對相關議題的討論,會被不守規矩的平台和這些服務的擁護者支配呢?如同先前所述,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這些平台和共享經濟綁架了語言,畢竟只要冠上「共享」的名號,就能掩蔽許多醜惡,同樣地,把平台稱為「科技公司」後,也可以輕鬆撇除社會勞動契約,因為科技這個領域就是會讓人覺得不可能搞懂,太過複雜又不太合理,按鈕一大堆而且不直覺。再說,反正之後一定會再改,所以何必白費力氣去理解?就好像老舊的VCR錄影機上一直閃著12:00一樣,最後大家乾脆放著不管;也猶如綠野仙蹤裡的奧茲大帝叫桃樂絲「不要管簾後的那個人」,藉此引開她的注意力似的。以科技之名,轉移大眾關注的焦點。
「在我看來,科技社群犯了一個錯,錯以為只要冠上科技之名,就可以發展成獨角獸企業,以為在居家清潔這種實體服務中加入科技元素後,就能開創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事業。」MyClean的CEO夏夫說,「但這不是社群媒體,也不是軟體,而是服務平台,並不只是科技公司而已。事實上,科技只是企業中的次要元素罷了。這種服務是真實世界的業務,涉及到人力,所以擴張速度不可能像真正的科技公司那麼快,因為企業的成長是來自真人,而非軟體。」

p.306

在「共享經濟」一詞剛出現在大眾眼前時,這種經濟模型看似帶來了進步,讓勞工可以參與共同消費,與社區共用駕駛型割草機
等昂貴資產,終結錢賺來就馬上花掉的循環,也不必再一味消費,被迫與鄰居比較物質生活和社經地位,減少花費後,勞工在財務
方面的需求會隨之下降,也會因此有比較多的空閒時間能與親朋好友相處,並反轉「獨自打保齡球」的趨勢。在人人合作的理想
新世界中,共享會取代消費,並進一步消除當今一切都「麥當勞化」的現象。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共享經濟似乎是進步,是當前
困境的出口,也是勞工過度依賴企業、喪失職場自主性等問題的解方。

但事實上,共享經濟帶來的是破壞,而非進步。它非但沒能幫助勞工走出困境,還使他們在職場上比以往更脆弱,經濟方面也越來越欠缺保障。零工一份又一份地到處去接不同工作,表面上是人,但其實仍受制於平台任意轉型及停用帳戶的決策。共享企業的網站宣稱能為零工賦權並帶來創業能力,可是其實仍以複雜的演算法來決定在搜尋結果中的曝光率及任務分派方式,並在「信任」的偽裝之下,逼迫工作者接受身家調查及線上評分。零工明明是替不認識的客戶做事,欠缺法律規範的職場保障,處境充滿風險,卻還是時時刻刻被監督,猶如身處在以評價制約勞工的線上圓形監獄。

書籍

  •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
  • 作者: 大衛.布魯克斯
  • 原文作者: David Brooks
  • 譯者: 廖建容
  •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摘

P.40

幸福通常是個人的事:我們會問「你幸福嗎?」來衡量幸福感。
喜樂往往是關於自我超越。
幸福是你追求的目標;喜樂像是一陣風出其不意的捲起,然後將你包圍。
幸福來自成就;喜樂來自俄贈禮物。
幸福會消退;經過一段時日,我們就會對曾經令我們感到幸福的事物習以為常。喜樂不會消退。
喜樂的生活就是活在驚奇、感恩和希望之中。來到第二座山的人已經獲得轉化。
他們做出堅定的承諾,源源不絕的愛在他們心中形成一股穩健的力量。

p.56-57

許多年輕人畢業後,發現自己進入地獄一般的世界。周遭充滿不確定性,他們想知道的是,自己這輩子到底該做些什麼。於是我們又給了他們一堆漂亮話:自由!人生的意義就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由帶來幸福!我們不會要求你們什麼,或是告訴你們該做什麼,你們可以盡情探索不受束縛的自己,好好享受你們的自由吧!
那些畢業生紛紛把這些漂亮話拋下,因為他們快被無窮無盡的自由滅頂了。他們需要的是方向的指引。自由有什麼用?哪條路才是我該走的路?
因此我們又給他們另一堆漂亮話—————可能性你的未來不可限量!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旅程就是目的地上勇於冒險!放膽去試!夢想無界!
但這些話同樣對他們一點幫助也沒有,如果你不知道人生目標是什麼,知道未來不可限量又如何?只是徒增壓力而已,所以這些年輕人拋下那些漂亮話。他們在尋找智慧的根源。我要去哪裡才能找到人生問題的答案?
結果我們端出了忠於真我的漂亮話:向你的內心尋找答案找到 你真正的熱情。你很棒喚解心中的巨人吧!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做你自己!
這些忠告也毫無用處,我們告訴他們要追尋的「你」,根本還沒有形成。於是他們放下那些漂亮話並問,我該把自己奉獻給什麼?什麼樣的理念會帶給我啟發,以及人生的意義與方向?這時,我們送給他們的是一堆最最空虛的漂亮話———————自主權,我們對他們說,你們要靠自己,你的價值由你自己定義。沒有人能替你決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透過你為自己打造的故事,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爽我,做你熱愛的事吧!
你會發現,對於年輕人在二十多歲時會遇到的人生問題,我們給他們的答案只是讓他們更加煎熬而已,這群畢業生無所適從,而我們告訴他們,世上的一切都不確定,他們想知道自己為何應該做這個,而不是那個,而我們只說,根據你內心的準則,自己找出答案吧。他們在一望無際的沙漠四處找路,我們不但不給他們指南針,還在他們的頭上倒一桶沙。

p.79

意義危機
儘管我們對人類的大腦已經有更多了解,但現代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憂鬱症)卻不降反升,這現象非常令人訝異,而且情況似乎正在快速惡化中。在二○一二年,百分之五點九的年輕人受重度憂鬱症所苦,到了二〇一五年,數值爬到了百分之八點二。
一部分原因在於智慧型手機出現,另一個原因是有太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當你把共同的道德秩序拿掉,並告訴所有人生命的奧秘要靠自己去定義,大多數的人會一臉茫然。遇到困難時,他們無法用一個有說服力的故事來解釋人生的意義。戴蒙(William Damon)在寫《邁向目的之路》時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年輕人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老一輩的人倚賴崇高的理念和體制,獲得人生的目標和意義,但是許多現代人已經不再相信理念和體制了,他們不再相信信念這個東西。自一九六○年代初期以來,上教堂的人數幾乎腰新。現代人也不再相信國家。根據蓋洛普的調查,在二○○三年,百分之七十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對於身為美國人感到「極為自豪」。到了二○一六年,只有百分之五十二的美國人如此表示,然而只有百分之三十四的千禧世代認同這個說法,這是川普當選之前的情況。這些數字透露出,民眾確實覺得他們是某個更大的故事的一部分,他們可以相信那個故事,並願意為那個故事奉獻自己的人生。

p.81-82

受苦
不論是個體或社會跌落谷底,還是兩者同時跌落谷底,許多人會因此受苦,你開始經歷一段痛苦的時期、一段迷失自我的時期,你可能會萬念俱灰,失去前進的動力,但它也可能是你人生中最珍貴的季節。
英國詩人濟慈說,我們住在有許多房間的大樓裡,當我們在第一座山時,我們就住在濟慈所「無思慮的房間」(thoughtless chamber)。這是預設的住所:我們不假思索的吸收周遭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我們希望能一直待在這裡,因為這裡很舒服,而且每個人都會讚許你。奧登(W. H. Auden)在《焦慮的年代》(The Age of Anxiety)中寫道:
我們寧可被毀滅,也不願改變
我們寧可在恐懼中死去也不願爬上此刻的十字架
讓我們的幻想逝去
受苦時期會狠狠踢我們一腳。它向我們發出刺耳的號角聲,讓我們從安逸中驚醒,並警告我們,我們正朝著錯誤的人生方向前進。

p.85

05|曠野|
人對受苦季節的一般反應是努力走出來,解決症狀,喝幾杯酒,放幾張悲傷歌曲的唱片。然後繼續向前走。
其實,你受苦時,正確的做法是直挺挺的迎接苦難。等待。看看它要教你些什麼。你要明白,受苦只是個任務,若處理得當,再加上別人的幫助,它會擴大你的人生,而不是縮減你的人生。
谷底是脫胎換骨的時機,把舊的自己拋棄,讓新的自己誕生。你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詩人自古以來描述的永恆不變的三個步驟:
從受苦、到智慧、到服務。
舊的自我死去,在空虚中洗滌,在新世界復甦,從山谷的痛苦,到沙漠的淨化,再到山頂的洞察。
你要如何展開這個三階段的旅程?所幸,前人已經思考這個問題長達數千年,並且留下一些模式給我們。

p.87-88

獨自一人在曠野裡會改變你對時間的感覺。
正常的生活是以正常的時間處進行—通勤、洗碗的時間感,但職野會將時間變永恆;一切幾乎不會變動。
曠野裡的生活步調,是按照希臘人所謂的「主觀的時間」(kairos time)進行,它的流逝或許比較慢,但永遠能帶來更豐富的內涵。
同步時間是一刻接著一刻發生,但主觀的時間是質性的,適時或是尚未成熟、豐富或是無聊、振奮或是平淡—精采的時刻或是虛度的時刻,當你在曠野待上數週之後,你會開始以主觀的時間感來生活。
在礦野中與自己親密對話的靈魂,過的也是主觀的時間——緩慢且寧靜,卻濃密且扎實,就像紅木的成長。
曠野生活的精實感使你能夠更親近自己,有時候會讓痛苦浮現,包括過去的失敗與悲傷形成的辛辣記憶,還有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傷口,還有你為了反抗那些傷口做出的不良行徑:忍不住要發飆,或是極度害怕被拋棄,或是一遇到壓力就沉默和退縮的習性。
「你的痛苦很深沉,且不會輕易離去。」盧雲還說。「但那些痛苦也是你獨有的,因為它與你最早的人生經驗有關。你的使命是把那些痛苦帶回家。只要成年的你一直否認那些傷痛存在,你的痛苦就會不斷傷害你,還有你周遭的人。」俗諺說,沒有經過轉化的苦痛,會傳遞給他人。

p.97

靈魂有個奇異的特性,它雖然擁有強大的力量與韌性,但同時喜歡隱匿蹤跡,你可以生活多年而沒有真正覺察到它的渴求,你享受著人生的樂趣,拓展事業,年復一年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而你的靈魂在遠處觀望。
但終究有一天,它會找上門來。它就像是藏匿在深山樹林中的花豹,有很長一段時間,你或許會忘了它的存在。你忙著處理生活中的日常活動,而花豹在遠遠的山上,但你時不時會從眼角警見那隻在遠處的花豹,躍過樹叢,緊緊跟隨著你。
偶爾,在你得閒的某些時刻,你會隱約或明確的覺察它的存在,那種感覺可能會令你非常痛苦,在某個失眠的夜裡,當你的思緒像詩人描繪的「像是裝滿了刀子的抽屜」,你的靈魂感到煩憂,使你睡不著覺。
那隻花豹也可能在你與親朋好友歡聚的時刻來訪———在某個完美的夏日週末,你坐在野餐桌的這頭看著孩子的笑顏,心頭湧現無限感恩。在那些時刻,你覺得你必須做些什麼,才有資格享如此這般的幸福,而你的靈魂承載了盈滿的喜樂。
然後,人生中會出現這樣的時刻,或許在你接近中年或老年的時候,那隻花豹從山丘上跑下來,坐在你的門框裡,牠盯著你看,你無處可逃。牠要求你提出你的正當性。你行了哪些善?你為何來到人世間?你把自己變成了哪一種人?在那一刻,你無法用藉口搪塞過去。每個人都得摘下面具。

p.98

幸運的墜落
當你在谷底,若你夠幸運,你會學會將自己視為一個完整的人。你會明白,你擁有的不只是想讓世界刮目相看的腦袋和天賦,還有心與靈,而且心與靈才是你最重要的部分,現在,你為自己的餘生所做的每件事,都可能只是在證明這個事實,
當你問人,是什麼體驗使他們變成現在的模樣,他們絕對不會說:「我其實是個膚淺而且自私的混蛋,直到我在夏威夷度過了一個神奇的假期,才變了一個人。」大家通常談到的是自己受苦、掙扎的時刻,記者蒙格瑞奇(MalcolmMuggeridge)說得很直白,或許有點太直白了:「說實話,我這七十五年來學到的每一件事,能夠真正彰顯與啟發我活在世上的意義的每一件事,都是從痛苦中學到的,而不是從幸福學來的,不論是出於主動或是被動。」
轉化之所以會發生在谷底,是因為一直以來相當有用且令人愉快的某個東西必須先死去,那個東西就是自我意識,我們在第一座山上為自己建構的那個令人稱羨且理性的生存之道。世人發展出這個自我意識,是為了完成自己在第一座山的任務:在這個世界出人頭地、找到一份工作、留下印記、建立身分認同,但我們的內在有個更深層的自己,如果自我意識不消失,我們就看不見那個部分的自己。

p.103

個人主義表示,追求個人的幸福吧,但在第二座山的人說,不,我要追求的是意義和遵循道他的喜樂,個人主義表示,頌揚獨立吧,但第二座山的英雄說,我要頌揚的是相互依存,我要把握每一個機會,去依賴我關心的人、並讓我關心的人依賴我。個人主義讚揚自主權:第二座山讚揚人際關係。個人主義使用積極主動的語言———————說教、取得掌控權,它絕不使用被動的語言,但第二座山的叛逆尋求的是傾聽與回應,以親密對話的語言展開溝通。
個人主義在被事業選擇和世俗成就主宰的務實世界如魚得水。第二座山的道德觀說,不對,這是個令人目眩神迷的世界,這裡有無數道德和情感的戲碼上演。個人主義的主張和假設是自利(self-interest)。第二座山的道德觀說,聚焦於私人利益的世界觀,無法涵蓋人類生命的所有面问:我們可以出於愛,做出自利的人無法理解的崇高行為,我們也有能力做出自利無法解釋的殘忍行為,個人主義說,人活著就是為了不斷的買東西和賣東西。但你說,不對,人活著是為了付出,人性最良善的一面就是餽贈禮物。
個人主義者說,你必須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但第二座山的道德觀說,你必須先被愛,才能懂得愛,你必須看見自己主動去愛別人,你才會知道自己值得被爱。第一座山的人做出個人的選擇,並對所有的選項保持開放的態度,第二座山是做出允諾的地方,這裡的人要做出承諾、定下來,以及奉獻自己,還要放下自我,並做出承諾,就像《聖經》裡媳婦路得對要婆拿俄米的承諾:「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過夜,我也在那裡過夜,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

p.120

道德動機
這是你會在第二座山上的人身上發現的事:
動機的轉變,他們的欲望轉化了。
如果你想稍微做個歸納,你可以說,人的欲望大致分為六個層次:

  1. 物質滿足:享受美食、好車、豪宅、
  2. 自我滿足:功成名就,贏得勝利和認可。
  3. 智性滿足:學習新事物,了解自己周遭的世界。
  4. 世代傳承性(generativity):我們透過回報他人的恩惠和服務社群,所得到的滿足感。
  5. 圓滿的愛:付出和得到愛。靈魂結合的狂喜。
  6. 超越:知道自己遵循理想而活所帶給我們的感受。

p.139

有些人從來不曾統合自己;他們過著零落散漫的生活。有些人統合了自己,但做得還不夠,於是他們的人生朝著較低層次的欲望發展,買樂孫達到了很高層次的統合。當外在的生命處境變得愈來愈悲慘,她的內在狀態就變得愈加寧靜。
買樂係並不是透過不斷自我挖掘的內在過程來統合自己,而是透過徹底奉獻自我的外在過程而達到的,謝爾登(WilliamH.Sheldon)士寫道:「幸福本質上是一種全心全意、單一方向、毫無保留或遺憾的向某個目標前進的狀態。」
在實務上,我們透過做出承諾來獲得幸福————對於我們真正關心的事物做出最大的承諾,然後全心全意的實現這些承諾,第二座山人生的核心挑戰在於回答這些問題:我該如何選擇我的承諾?我如何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承諾?承諾選定後,我要如何實現那些承諾?我要如何融合我的各個承諾,使它們形成一個聚焦、一致且喜樂的人生?
本書的下一個部分將會解答這類疑問,它的宗旨是成為實用(但兼顯靈性!)的指導手冊,幫助你展開做出承諾的人生、為志業服務的人生,以及如何面對婚姻、信念與社群,第二座山的人生是一場靈性冒險,但它透過日復一日的實踐來實現。

p.147

志業的樣貌

大家都知道,尋找志業和尋找職業大不相同。當你處於求職心態,你的額葉皮質會主導一切,你列出自己的才能。你擅長什麼?哪些能力在就業市場是有價值的?然後你接受好的教育,投資於自己的能力。你不斷磨練專業技能,然後調查就業市場,看看有哪些機會。你設法為你所投資的時間和精力找到最高的回報。你有策略的訂出對的軌道,朝著功成名就的目標一路向上爬。最後你得到了成功的回報:尊敬、自信,以及安全無虞的財務保障。
若你處於追求志業的心態,你不會活在意識的自我層面,選擇高薪或是讓生活舒適便利的工作。你會來到生命的基底。有些活動或不公義的事召喚著你最深的本性,要求你積極做出回應。榮格把志業稱作「讓一個人脫離族群以及既有道路的不理性因素……找到志業的人聽見了內在的聲音:他受到了召喚。」

p.244

在嬰孩時期體驗過焦慮型依附模式的人,在戀愛關係中比較難以放鬆。他們腦海中的模式告訴他們,他們所愛的人即將離去,他們的心跳和呼吸會加速。年幼時經歷逃避型依附關係的人(他們向照顧者送出信號,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他們會先把自己封閉起來,他們經歷過的模式告訴他們,只要我不靠近對方,那麼對方沒有反應也傷不了我。
根據一項長期的權威性研究,百分之九十的安全型依附者會結婚,其中百分之二十一會離婚,逃避型依附者有百分之七十會結婚,其中百分之五十會離婚。至於焦慮型依附者的離婚率就更高了。
或許你以為,大家應該都想和安全型依附者結婚,但事實並非如此同的人結婚,安全型找安全型,逃避型找逃避型,焦慮型找焦慮型。年幼時期形成的依附模式不代表命運:人是可以改變的,但如果你在另一半身上看見逃避型或焦慮型依附模式的跡象,最好開始留意一下你自己的依附模式。

p.272

學生被教導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質疑、保持客觀,以及分析事情,但幾乎沒有人教他們如何與事物產生連結、如何欣賞別人、宣誓效忠、仿效與服務,大學裡充斥著資訊,但意義匱乏,就和這個社會一樣。
幸運的是,我上的大學是一腳跨足研究理想、一腳仍深植人文主義理想的芝加哥大學。在那個年代,學生至少要花兩年時間研讀「偉大經典」,而且通常不只兩年。我們的教授不只教書本裡的知識,還體現他們所教的東西,有些年長的二戰德國難民當時還在學校教書,他們以宗教般的熱忱堅信,進入天國的神奇鑰匙就藏在書本裡。只要認真閱讀,深入思考,就能解開生命的秘密以及擁有美好的人生。

p.275

懂得怎麼看事情不是一種天生的能力,而是謙卑的展現。它代表把你的自我(你的需求和願望)拋開,如此一來,你才能看見事情的真實面貌,而不只是自身利益的投射。你要從能夠清楚看見真相的人身上學習看事情的能力:達文西、喬治·艾略特、歐威爾、珍·雅各、鮑德溫(James Baldwin)、托爾斯泰。
藝評家位所金(John Ruskin)曾寫道:「人類的靈魂在這個世界上做過最偉大的事,就是如實看見某個事物,然後用淺顯的方式,把它看見的東西表達出來,數百個能談論事情的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有思考能力,但在數千個有思考能力的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懂得怎麼看事情。」

p.286

心理分析師弗蘭克在納粹集中營體驗到的人生,是對個人尊嚴的持續攻擊。他發現他無法控制自己的人生,但是對於加諸在他身上的事情,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他可以發揮「內在支持力」,也就是以有尊嚴的方式忍受折磨。人生不只是具體的掙扎,而且是靈性的掙扎,為了保護自己的人性不受剝奪人性的環境摧殘的掙扎。「現實中有機會,也有挑戰。」他寫道。

你可以戰勝那些經驗,將人生轉變為內在勝利,或是忽視那些挑戰,渾渾噩歷過日子。一個人接受命運以及隨之而來的苦難的方式,他承擔自己的十字架的方式他承擔自己的十字架的方式,給他很多機會(即使在最艱難的情況下,為生命增添更深的意義。

弗蘭克發現,身體會根據它吸收的養分而成長,靈魂則是由於它付出的愛而成長。

p.293

「當我能回答『我屬於哪個故事?』這個問題後,」麥金泰爾寫道,「我才能夠回答“我該怎麼辦?」這個問題。」
若沒有更全面廣闊的故事涵蓋一切,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但生命並不是毫無意義。那些故事以單純但無限複雜的方式,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腳本。
它們為我們提供意義的範疇,做為我們生活的舞台,不只是個人的生活,還包括所有人的共同生活。這些故事敘述了一的偉大的道德劇碼,不只是個人的劇碼,而且是所有人共同的劇碼。我們還置身於這齣劇中,正如克羅所說的,一齣已創造而且持續被創造的劇碼。

p.322

「有信仰的人對歷史和自然的態度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驚奇或極度的驚嘆。」
赫舍爾拉(God in Search of Man)寫道。
「有個態度會背離靈性: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所有的時刻都有神聖的火花,每個人身上都有無限大的宇宙。

p.337-338

對信仰的現實主義者而言,他們需要經過一番掙扎才能真正忠於信仰,對這些人來說,信仰來自意識的擴大,但那種意識無法持久存在,你開始覺知存在的另一個向度,感覺像是回到家一樣,但一旦體驗過後,它就消失了。正如詩人威爾伯(Richard Wilbur)所描述的:

喜樂的惡作劇是為

乾燥的雙唇提供清涼又止渴的東西。

然後讓它感到驚訝以及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滿足的渴望。

信仰比較像是窺見深度的另一個向度並渴求得到它,而不是一直活在那個深度的另一個向度裡。屬於這個陣營的人,不會把信仰描述成堅定不變的理解,而是一種渴望,或是一種預感。信仰不是「認識神的所有奇特之處,而是朝著你半數時間沒有感覺到的某個東西不斷前進。

p.352

奥古斯丁寫道:「謙卑之處必有雄偉;懦弱之處必有力量:死亡之處必有生命。若你想要得到後者,就不要棄前者。」
T·S·艾略特領悟到,有信仰的人生的理想境界:「全然單純的狀態(但必須付出一切做為代價)。」

p.378-379

蕭特斯(Trabian Shorters)說,社群故事包含了四個部分。蕭特斯在邁阿密創立了一個非裔美國男性協會、名為「做我自己」(BMe)。這四個部分是架構(定義故事的脈絡)、敘述(我們來自何方,將往何處去)、身分(我們是誰),以及行為(定義「我們」的行為)。社群故事幾乎都會橫跨多個世代,先從起源地說起,然後再描繪它發展的過程。
伯克主張,不會回顧先人歷史的人,無法展望未來與規劃未來。當我們回顧過去,看見先人的勇氣和奮鬥,就會開始認為自己虧欠先人一些東西,認為自己有義務將先人的故事傳承下去。「傳承的概念涵蓋了對話確定性原則和傳遞確定性原則」伯克寫道,「他們承接,我們延續,我們珍惜這份餽贈,享受這份餽贈,並為他人加以改進。透過尊重先人,我們學會尊重自己。」

p.385

可能性的對話是描繪成功的傳記故事。
假如一個人的人生開始翻轉,他的個人傳記會是什麼樣子?
這樣的對話首先提出的,不會是與個人無關的問題:我們要如何解決遊民問題?而是與個人有關的問題:
我們該如何協助瑪麗展開穩定、安全且有保障的生活?
當你從傳記的角度想像成功的模樣(某個人踏上了新的人生軌道),你會非常具體的看見,哪些因素可以促成更美好的未來,你會知道需要建立所有不同的人際關係,你會知道如何考慮社交和情緒層面,即使你討論的議題顯然只涉及物質層面,像是為遊民找到住所。

p.391-392

在第一座山,重點在於無拘無束的自我、個人成就、創造一個每個人可以自由做自己的社會。這是一個流動的社會,在短期內也是個有生產力的社會,但它同時是關係淡薄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人和他們所屬團體的關係並不深。在第二座山的社會,是個關係緊密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組織和社群會產生影響力,因此我經常思考,是什麼因素導致一個組織內的關係變得緊密或淡薄。
關係緊密的社群擁有鮮明的文化:芝加哥大學、莫爾豪斯學院、美國海軍陸戰隊都是這樣的社群,關係緊密的團體其宗旨並不是提供工具性的服務。像是給學生一個學位,或只是幫他們找到謀生的工作。關係緊密的團體希望幫助一個人徹底改變他的身分認同,讓一個人將整個自己投入其中:頭腦、雙手、心與靈。

p.393

關係緊密的團體有共同的道德理念。他們不將成員視為可剝削的資源,而是一同承擔神聖使命的同伴。
關係緊密的團體會讓你砍掉重練。
他們用看似過時的悠久歷史和神聖習俗包圍你。
他們要求你把集體的身分認同放在自己的身分認同之上。
他們指出一個遙遠的理想,而這個理想無法在此生實現。
雕塑家摩爾(Henry Moore)會說:「生命的秘密是找到一個任務,某個你可以奉獻一生的目標、你願意為它傾盡全力的目標、你願意為它付出此生的每一分、每一秒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它必須是你永遠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p.394

我在本書談了許多兩座山的事。我會說過,這種比喻只是為了對比兩種不同的道德觀。第一座山是個人主義者的世界觀,把自我的欲望看得最重要。第二座山是關係主義者的世界觀,承諾和心與靈的渴望看得最重要。我的核心主張是,個人主義世界觀已經被我們用過頭了。我們把自己視為獨立自主的個體,並因此將社會撕裂,使分裂和部落主義愈演愈烈,崇拜個人地位和自給自足,結果埋葬了人的心靈中最美的東西。
在本書的結論,我想把我論點中不同的思路整合起來。但我不想引述別人的話或故事,而是以宣言的形式呈現,以驅使我寫這本書的率直、熱情和信念為出發點。
這個世界正處於過渡時刻,個人主義道德生態已經崩壞,使人感到無所依靠與孤獨。許多人的直覺反應是訴諸演化本能:回歸部落。假如整個社會用「回歸部落」來因應過度的「我可以自由做自己」趨勢,那麼二十一世紀將會成為衝突與暴力橫行的時代,並且使二十世紀的動盪顯得相當小兒科。
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找到歸屬感,以及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健全的社會可以有另一種樣貌。那個解方就是關係主義。往我們內心的深處走,找到源源不絕的關懷能力,然後向他人做出承諾,將這份關懷散播出去。在這份宣言裡,我試著證明當下「盛行的過動個人主義是行不通的,並試著證明關係主義是更好的生活方式。

書籍

  •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 作者: 亞當.格蘭特
  • 原文作者: Adam Grant
  • 譯者: 簡秀如
  • 出版社:平安文化

書摘

P.

在績效文化裡,強調結果經常逐漸破壞心理安全感。當我們看見有人為了失敗及錯誤而受罰,我們會擔心要如何證明自己的能力,以及保護自己的事業。我們學習如何畫地自限,保持緘默而非提出問題。有時這是由於「權力距離」:我們害怕挑戰頂頭上司,聽從權威的壓力真實存在,那些膽敢背離常軌的人會有遭遇強烈反對的風險,在績效文化裡,我們也在專家面前自我審查;他們四屋知道所有的答案,尤其是當我們對自己的專業缺乏信心時。

logo
很謝謝各位的支持,
讓這趟連續30天的教學旅程能告一段落。
在參考官方文件整理內容的過程中,
讓我學習到,開發Action的前置步驟原來遠比自己實作的流程複雜許多。
希望在這幾天的文章後,你也可以學到開發Action的標準流程並加以實踐!

最後,你可以參考Google官方在Google I/O的教學!

到這裡,你已經建立一個具備完整對話體驗的Action
也已經藉由GCP建構符合使用情境的架構了
接下來,你可以嘗試精進你的Action

在正式上線後,你可能會發現當初所設計的對話流/對白不符實際使用情形。
在這個情形下你可以透過以下的方式進行修正:

修正對話流:需要額外提交新版本進行審查

這項操作需要在DialogFlow上進行,
依據你所修正的對話流來更正Intent。
更正完成後,
你需要前往Actions On Google Console提交新的版本來更新Actions上的對話流

修正對白

根據欲修正之對白的所在位置,我們需要進行不同的操作

  • 在DialogFlow上進行:你需要前往Actions On Google Console提交新的版本
  • 在DialogFlow Fullfiment上進行:直接更新部屬即可,現有的Action之應對內容會直接被更正

新增支援語系

現在,你有個支援中文語系的Action了!
當你的對話流設計能充分應對你的受眾後,你可以試著擴展Action的適用範圍!
來自不同地區的使用者不僅可以擴展你的Action的曝光度,也能得修正更細微的對話流問題!

範例:數字精靈

參考資料

最後…

在鐵人賽的最後一天,將會分享自己在向各位介紹對話流設計流程中得到的收穫,
以及我如何運用這些技巧改進現有的Action。

基於昨日文章的說明,
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資料庫協助我們暫存資料資料
但缺乏驅動負責拉取與上傳資料的Function之機制,
在本日的文章,會簡單講述你可以如何借助GCP的服務來完成這個需求

架構圖

pic-1

Cloud Pub/Sub

這是一項Google的資訊傳遞服務,
我們可以透過它,向負責抓取資料並上傳資料到資料庫的Cloud Function傳遞資訊並為我們工作!
img-1

運作方式

  1. Publisher 首先在 Cloud Pub/Sub 建立傳訊息用的 Topic,然後開始向該 Topic 傳送訊息
  2. 當訊息被接收前或尚未收到 Acknowledge(Ack) 時,會被保存起來並等待在次傳送出去
  3. Subscriber 向服務註冊訂閱(Subscription)後,所有發送到 Topic 的訊息會轉發給該 Topic 下的所有 Subscriber
  4. Subscriber 收到訊息後會回傳 Ack 訊息給 Cloud Pub/Sub,以確認訊息已經收到
  5. 當 Ack 被 Cloud Pub/Sub 收到後,將該訊息自 Message Storage 刪除

Cloud Scheduler

img-2
這是一項Google推出的全代管的企業級 Cron 工作排程器。
我們可以透過它替我們的Function執行進行排程,
藉由這項操作,Function將會在我們指定的時間點被喚醒並執行我們事先撰寫好的程式碼!

Cloud Pub/Sub 與 Cloud Scheduler 如何被運用在我們的專案中?

從最上方的架構圖中,我們可以略知一二。
為了達成自動定時觸發Function的效果,我們需要:

  1. 在Pub/Sub建立一個主題
  2. 在目標的Cloud Function訂閱甫建立的主題(Topic)
  3. 藉由Cloud Scheduler定時向Pub/Sub觸發這個主題(Topic)
  4. Function接收到Pub/Sub傳遞過來的訊息,開始執行事先撰寫好的程式碼

詳細教學可以參閱下方的官方文件:

例如

使用來自環保署提供之OPEN API獲取空氣品質資訊,
並篩選所需資料備份到Firebase RealTime Database
以索引空氣品質資訊為主要功能的Action

下一步…

現在,Cloud Function會依據你設定的時間進行資料拉取及上傳至資料庫的動作了
到這裡,GCP的架構設計到此告一段落!
接下來將會提供一點建議,
進而精進及擴大你的Action之使用者範圍!

參考資料

從昨天所提及的架構,讓你在爬蟲獲取資料的情境下使Cloud Function能各司所職。
並使維護專案的難度下降。
今天的文章會簡單帶各位了解RealTime Database可以如何被運用到你的專案上。
而 Cloud Function 傳遞資料的流程會發生什麼變化

架構圖

pic
基於昨天的基礎架構,現在我們的Cloud Functions依舊執行類似的任務,
但在兩者資料傳遞間多了一個資料庫來協助暫存資料。
因此兩個Cloud Functions現在推送或拉取資料的對象變成我們的資料庫。

使用Firebase RealTime Database

Yes
它是一種NoSQL型態的資料庫,使用鍵與值來儲存與索引資料。
透過它我們可以輕易地建立可以即時同步數據的小型資料庫!

在我們的專案中,他可以協助我們解決以下情境的問題:

  • 爬蟲抓取的資料需要不斷被存取,但過於頻繁讀取原始網頁爬蟲機器人可能會被封鎖權限無法讀取資料。
  • 你使用的Open API是更新頻繁的資料,而且你建立的Action之主要功能需要頻繁讀取資料。
    但Open API設有每日讀取資料之上限。因此需要有第二方案來存取資料。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下一步…

現在你已經建立起一組 Cloud Function 以及介於兩者間的資料庫了
看似很美好,但Cloud Function本身是事件驅動(event driven)的服務。
無法自行協助我們進行資料拉取以及上傳的動作,這導致你的Action去資料庫會拉不到所需的資料。
因此,在明日的文章中將會簡述如何透過GCP服務的幫助解決這個燙手山芋!

在昨日的文章中,簡單地向各位展示直接藉由Function抓取API
所能得到的架構會是何者
而今天要向各位簡單說明如何藉由Function達成前後端分離

架構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10925/20141015Bx3Xs2O7P1.png

在這裡,我們將Function依據他們的任務切割。
如果你要拉取的資料並未提供API,你可以嘗試使用這個架構。
在這個架構下:

  • 前端Function:擔任DialogFlow Fullfiment的角色,
  • 後端Function:負責爬蟲拉取資料並以JSON格式傳遞資料。

此種架構可以幫助你輕易地維護你的專案,
避免冗餘的程式碼阻礙你進行除錯。

例如

基於台灣電力公司提供之電力資訊的Action

接下來這幾天,將會帶領各位以GCP的架構的視角。
向各位闡述我們先前進行的DialogFLow Fulliment操作實際上的架構圖是什麼
而你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怎樣的設計來建構更好的流程。

先前實作所建構的架構

在數天前的實作教學中:

我們藉由內建在DialogFlow的Inline Editor,
在Cloud Function上建立DialogFlow Fullfiment。
從GCP的架構來看,我們可以得到下方這張圖:
diagram-1
從這張示意圖,我們可以理解Google助理與我們的Action是如何互動的,

當使用者透過Google助理與我們的Action互動後,
Google助理會辨識用戶輸入的語音,並將辨識後得到的文字轉傳給DialogFlow。
執行自然語言處理的DialogFlow會尋找對應的Intent,並設法給予相對應的回應。
如果指定的Intent被設定以Fullfiment來處理回應,則DialogFlow會將擷取到的參數送往Fullfiment。
並由Fullfiment的程式碼進行邏輯盼判斷來產生回應。
上述的說明也可以透過這張圖來表示:
diagram-2

透過Cloud Function直接拉取資料

假定你所使用的資料是Open API。
那麼,你可以透過處理DialogFLow Fullfiment的Cloud Function直接拉取資料。
從GCP的角度,現在你的專案架構會變成以下形式:
diagram-3

例如

介接《萌典》的 OPEN API 所建構的Action

  • 臺灣國語辭典|Google 助理

    下一步…

    在明天的文章中,將會說明如何進行前後端分離。
    使兩個不同的Cloud Function分別專注於不同的任務上,
    而這麼做可以為我們帶來甚麼好處。

在今天的文章中,向不知從何開始建立一個Action的新手。
提供幾個可以嘗試發揮的方向,從而建立相對應的對話流!

參考其他語系現成的Action並仿造

若你對於要進行什麼類型的專案沒有頭緒,可以往其他語系的Action尋找可能的靈感。
像是開放第三方平台已有一段時間的英語或日文語系:

例如下列這個Action即仿造美國區的同類型Action而來!

Interactive Canvas

diagram-1
這是一個建立在Google助理之上的框架,它允許開發人員為對話式Actions增添視覺、身臨其境的體驗。
這類視覺體驗是一種交互式網絡應用,Google助理在對話中會將視覺體驗作為回應向用戶發送。
與Google助理預設的回應方式不同,Interactive Canvas網絡應用呈現為全螢幕的網路介面。

詳細資料可以參考:Interactive Canvas | Conversational Actions | Google Developers

Open API

藉由爬蟲獲取資料

若你有興趣的資料沒有提供API,可以試著藉由爬蟲獲取資訊

接下來…

現在,你有個資料來源以及假想的對話流!
在明日開始的一系列文章中,將會簡述如何透過GCP幫助我們建構這類型的架構!

現在你的Action已經具備完善的對話流,能針對各式裝置進行支援。
測試者們回報的用戶體驗均十分良好,是時候讓你的Action接觸真實用戶了!

撰寫Action頁面內容與使用範例

img-2
範例Action:詞語接龍

在填寫Action頁面內容時,主要需要注意的項目有以下幾個:

  1. Action 名稱
  2. 內容描述
  3. Action使用類別
  4. 使用範例
  5. 適用裝置

Action 名稱

它定義用戶如何藉由顯式調用來呼叫你的Action。
此名稱亦會被展示在Assistant目錄當中。

設定Action適用的裝置

控制用戶是否可以根據他們使用的裝置調用你的Action。

如果用戶嘗試在不支援的裝置上調用Action,
他們會收到一條錯誤消息,告訴他們他們的設備不受支援。

實際範例

在支援的裝置上開啟 於不支援的裝置上開啟
pic-1 pic-2

審核流程是怎麼進行的?

img-1
簡單來說,Google官方的審核小組在收到你的Action部屬申請後,
會檢視你是否違反任何《Google助理的開發者政策》,以下列出幾點主要的項目:

  • Action的主要功能不得包含賭博、酒精、煙草和毒品等內容
  • Action頁面的功能說明應該與實際運行的內容相符
  • Action的使用範例應該能正確執行
  • Action本身是否能正確執行 (例如:應當進入歡迎畫面卻顯示獲取資料錯誤)

基本上,在檢視你的Action沒有發生問題後。
你會收到一封電子郵件,通知你的Action已經被核准部署到Production Channel!
一旦部屬完成,你的Action將能夠被使用者找到且能與之互動。

部屬頻道之選擇

img
根據你的開發階段,你在部署時可以發布到不同的渠道:

  • Alpha:應用於開發階段的早期版本,將Action部屬給少部分用戶以進行對話流迭代。
  • Beta:通過完整的Google審核後,將Action分發給一組有限的用戶進行測試。
  • Production:通過完整的Google審核後,發布Action給所有用戶使用

參考資料

接下來…

現在,你已經充分了解到建立一個Action背後會經歷的開發流程!
如果你是個不曾開發過一個Action新手又該從何開始呢?
在明日的文章中將會給予一些方向供你參考!

現在,你有個能針對不同裝置進行適當對白的Action了。
但要評量一個Action是否成功,用戶的回頭率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我們今天將會簡單介紹一些官方提供的小工具。
妥善運用它們,你就能讓使用者與Action之間的距離更進一步!

Yes

你可以使用的工具

每日更新

如果你的Action提供每日變化的有用資訊或能幫助用戶完成日常任務的小技巧,
可以在Action中啟用每日更新訂閱來協助用戶更快獲取資訊。
例如:每天向用戶發送今日的歷史事件或即時的空氣品質資訊。

加入日常安排

目前這項功能只適用於en-US語系的Action
取而代之地,你可以在Action中加入導引用戶進行加入日常安排的對話

讓您的Action成為用戶日常活動的一部分是讓他們保持參與的好方法。
提供日常安排訂閱功能,以便用戶可以將您的Action添加到他們的助理的日常安排中。
例如,創建一個出色的Action來提供創造性的早餐創意,並讓用戶將你的Action添加到他們的「早安」日常安排中。

推送通知

使用 Actions API 向用戶的手機或智慧音箱等裝置發送Google助理通知,例如提醒或事件的最新動態。
發送有用的通知能讓你的Action成為用戶數位生活的一部分!

Action鏈接

當有關你的Action的消息開始傳播時,新用戶和回訪用戶應該要能夠快速地與Action互動。
生成一個Action鏈接,能將用戶從他們的瀏覽器直接發送請求到他們的Google助理裝置上並直接與Action互動。

實際範例:使用「每日更新」功能的Action

相關實作教學

參考資料

接下來…

看起來我們的Action已經一切就緒了!
是時候提交你的Action給官方進行審查,讓世人來使用你的Action了!
在明日的文章,將會快速帶領各位了解這個審查機制是如何被進行的,
而你又該如何撰寫Action頁面的說明與使用範例來避免可能的違規情形。

從手機到智慧音箱,在不同裝置上要考量到的情形皆有差異。
這篇文章中將先介紹Google助理可回應的裝置有哪些
而你應該如何依據不同的裝置修改回應方式來增進對話體驗

按照Google助理支援的設備進行分組:

裝置 說明
pic-1 對於智慧音箱或耳機上的對話,語音回應會承載整個對話並傳達核心資訊。
pic-2 對於車內顯示器或智慧螢幕上的對話,用戶可能無法時常使用屏幕進行互動。因此,語音提示必須承載大部分對話並傳達核心資訊。屏幕可用於視覺元件補充詳細資訊並提供繼續或轉換對話的建議。
pic-3 電視、筆記本電腦、手機或手錶上的對話同樣適用於語音輸入/輸出和基於屏幕的互動模式。用戶可以選擇以口頭或視覺互動的方式繼續對話。因此,所有用於回應的元件可以協同來承載每一輪對話並傳達核心資訊。

從口語回應到多種模式並行

從針對語音回應(智慧音箱)所設計的對話流開始,逐步拓展你的設計到不同的裝置上。
使你的設計能很好地適應不同的情形並給予最佳體驗。

pic-1
從示例對話框中的原始語音提示開始。為減少認知負荷,在此官方範例中在口頭上提供的選項只有隨機挑出的六個選項。
pic-2
大多數情況下,您可以簡單地在智慧螢幕等設備上重複使用相同的語音提示,因為傳達對話核心的需求保持不變。 在對話的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內容適合在卡片或輪播等視覺組件中使用,因此不包含任何內容。但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定要加建議卡片。來提供用戶任何可能的選項並以便用戶可以快速點擊它們來進行響應。
pic-3
由於原本必須包含在語音對白中的內容能以視覺化形式展現了。因此,在這裡重新使用了視覺組件是OK的。 文本對白理論上是語音提示的精簡版本,讓用戶可以快速掃描內容獲取資訊。若口頭或文本對白中有對用戶提出任何問題,在建議卡片的內容中應包含可能的選項供用戶使用。 因此,在這裡可以重複使用您剛剛創建的建議卡片。

參考資料

現在,你應該有了一個能妥善處理各種意外情形。
且能妥善引導使用者滿足他們主要需求的對話流了。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要拓展對話流應用的視野。
這篇文章中將先粗略介紹可使用的回應元件有哪些,
善加利用它們你將能增進使用者體驗。

剖析回應的種類

根據呈現方式,可以將Action能使用的反應粗略分類為兩種

會話元件:每次回應都應包含的基本要素

會話元件由語音回應、文字回應和建議卡片中的內容組合而成。
其中,每個對話回合都應該包含會話組件(回應和建議卡片)。

組成要件 詳細說明
語音回應 你的 Action 通過 TTS 或預先錄製的音訊檔案向用戶傳達的內容
文字回應 您的 Action 通過屏幕上的文本對白顯現給用戶的內容
建議卡片 提供用戶繼續或轉移對話的建議對白

視覺化元件:可依據情境選用

視覺化元件由卡片、旋轉木馬選單和其他視覺化元素所組成。
如果您要呈現詳細信息或需要陳列或比較需要進行比較的選項可以使用它們,但並非每次對話都需要被使用到。
|組成要件|詳細說明|
|–|–|
|基本卡片|以文字形式向用戶傳達的內容,需要時可以增加一按鈕供用戶前往網站查看詳細內容|
||Browsing carousel|當這些項目是來自網絡的內容時,為允許用戶選擇許多項目之一進行了優化。|
|旋轉木馬選單|允許用戶選擇許多項目中的一個,當這些項目能輕易透過圖片來區分時可以使用。|
|清單|當這些項目可以輕易透過其標題區分時,允許用戶選擇眾多項目中的一個。|
|Media response|用於播放和控制音訊檔案(如音樂或有聲書等)|
|表格卡片|以用戶能輕於快速瀏覽的格式展示靜態數據|

diagram

相關影片

Yes

參考資料

下一步…

我們將了解到,
這些如何屬性不同的元件,在各式型態的裝置上能夠如何被運用。

從昨天的文章中,我們能知道長尾問題在分析用戶體驗是十分重要的。
在今天,我們將會從現正運行的Action的角度。
了解長尾問題能如何完善對話流並增加使用者體驗!

案例:1A2B猜數

Google Assistant Developer Community

在2019年6月3日獲得”Keeping Users Engaged”徽章

image

從長尾問題來看使用者體驗設計

關於這些分析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Google官方撰寫的說明。
以下是結合我自己的開發經驗並以長尾問題的角度來分類對話流。

The head:1A2B遊戲基本機制

在這個Action中,主要目的是滿足使用者進行1A2B遊戲的需求。
因此在最初上線時,僅包含最基本的遊戲機制。
毫無疑問地,這就是最重要且最多人會接觸到的對話流。

The body:教學模式

在正式上線一段時間後,
我發現對於某些使用者來說,他們可能從未聽過1A2B這款經典遊戲,
更不可能知道這款遊戲的機制是甚麼。
這個情形下,直接開始遊戲會讓他們陷入混亂無法進入狀況。
因此在後續的更新上,為這些曾未接觸過這種遊戲的用戶提供「教學模式」。
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先理解遊戲的基本機制與玩法後,再進入遊戲。
在座標上這是相對次要的對話流,但是部分使用者可能必經的對話流。
使用者在充分了解規則後,能帶動他們後續再回來進行遊戲的可能性。

The long tail:非數字的輸入

由於這款遊戲是由數字為輸入為主的遊戲,
因此應對這些罕見的情形相當簡單:
提示這是不被接受的輸入並給予一些可能的選項即可。

參考資料

下一步…

到這裡,
你應該已經擁有一個能應對多數使用者需求,
且可以妥善針對不同意外情況進行應對的對話流範本了。
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依據對話發生的裝置。
對Action的回應進行修改並完善它,讓整體的使用者體驗更上一層樓!

到現在為止,您的設計應該涵蓋大多數用戶將遵循的對話流。
現在是時候關注對話流的長尾問題了。
想想您的對話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以及用戶可能採取的所有意料之外的對話。

進行分析與設計

  • 在需求階段,您定義了一組清晰的關鍵用例。 請記住這些優先事項,並避免在此列表中添加可能的特殊情況。
  • 當您深入了解設計細節時,會出現您不曾考慮過的新場景。
  • 在擴大對話流設計範圍以處理這些新場景之前,請仔細考慮對整體對話體驗所可能帶來的影響。
    pic

The head:關鍵對話

這些對話路徑是用戶透過您的Action滿足需求所採用的最重要和最常見的路徑。
您應該將大部分精力放在這裡使其成為出色的用戶體驗的關鍵!

The body:少走彎路

這些出現頻率不太高的對話流。僅需花少部分時間來建構。

The long tail:特殊情況

這些出現機率相對較低且不在Action主要功能上的對話。
可以考慮像「對不起,我不知道如何提供幫助」這樣的通用提示來滿足需求。

參考資料

接下來…

我們將從長尾問題的角度檢視一款運行中的Action,
看它如何滿足不同用戶的可能的需求以達到更好的使用體驗。

藉由Google Cloud Function建構DialogFlow Fulfillment

diagram
透過GCP上的Cloud Function這項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服務,
我們能輕鬆快速地建構DialogFlow Fulfillment來達成我們今日的需求。
你也能參見官方撰寫於Qwiklabs的實作範例。
Google Assistant: Build an Application with Dialogflow and Cloud Functions

開啟內建編輯器

如果各位尚未進行任何設定,可以先完成下列文章的教學再接續下方的步驟
[Day12] 於DialogFlow中實踐對話流設計

  1. 首先,前往「Fulfillment」分頁。
    開啟Inline Editor的功能,我們將透過他於GCP上建立雲端函式。
    並以此撰寫程式來客製化回應。
    image

  2. 開啟該功能後,系統會提示需要啟用GCP的付費功能。
    請點擊「OPEN CLOUD CONSOLE」繼續操作。
    image

  3. 跟著系統的導引建立帳單帳戶,並將其綁訂到這個專案上
    image

  4. 現在,你已經成功開啟我們所需要的雲端編輯器啦!
    image

透過Fulfillment修改Intent的回應

image

依照我們先前所提及的架構。
來客製化我們先前要設計的對話。

1. 複製貼上以下程式片段到「index.js」,取代原有的程式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use strict';

// Import the Dialogflow module from the Actions on Google client library.
const {dialogflow} = require('actions-on-google');

// Import the firebase-functions package for deployment.
const functions = require('firebase-functions');

// Instantiate the Dialogflow client.
const app = dialogflow({debug: true});

// Handle the Dialogflow intent named 'favorite color'.
// The intent collects a parameter named 'color'.
app.intent('用戶輸入的顏色', (conv, {color}) => {

// Respond with the specific response and end the conversation.
if(color==="綠色"){conv.close('綠光戰警?');}
else if(color==="紅色"){conv.close('感覺充滿喜氣');}
else if(color==="藍色"){conv.close('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else {conv.close('真巧,我也喜歡'+color);}

});

// Set the DialogflowApp object to handle the HTTPS POST request.
exports.dialogflowFirebaseFulfillment = functions.https.onRequest(app);

2. 複製貼上以下程式片段到「package.json」,取代原有的程式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name": "dialogflowFirebaseFulfillment",
"description": "This is the default fulfillment for a Dialogflow agents using Cloud Functions for Firebase",
"version": "0.0.1",
"private": true,
"license": "Apache Version 2.0",
"author": "Google Inc.",
"engines": {
"node": "10"
},
"scripts": {
"start": "firebase serve --only functions:dialogflowFirebaseFulfillment",
"deploy": "firebase deploy --only functions:dialogflowFirebaseFulfillment"
},
"dependencies": {
"actions-on-google": "^2.2.0",
"firebase-admin": "^5.13.1",
"firebase-functions": "^2.0.2",
"dialogflow": "^0.6.0",
"dialogflow-fulfillment": "^0.5.0"
}
}

額外補充

在Fulfillment之中,我們能擷取來自Dialogflow的資料進行判斷並據此回覆。
在我們的範例中,擷取的資料是「用戶輸入的顏色」這個Intent所擷取的參數(Entities)「color」。
而上述的「index.js」所做的事是判斷參數「color」的數值來給予回應。
image

後續步驟

前往「用戶輸入的顏色」這個Intent的設定頁面。
至頁面最底部的「Fulfillment」,
開啟「Enable webhook call for this intent」
image

在Google助理上試用

請參照以下教學的詳細步驟
[Day13] 前往Actions On Google平台試用

現在,你可以前往 Actions on Google Developer Console進行測試了,
看看你的Action是否有照著Fulfillment設定的邏輯進行回應!
image

參考資料

在這裡所使用的Fulfillment是在DialogFlow上透過Google Cloud Function所建構的。
你也能夠在Google Cloud Platform或Firebase上進行編輯。
詳情請參考下列的網址:

接下來…

我們將會從語音使用者介面設計的角度,
探討與對話流設計息息相關的**長尾問題 (long tail problem)**。
並了解如何應用它使Action能專注在主要的目的上並增進使用體驗。

從昨天的文章中,我們獲得了數種進行綠野仙蹤實驗的方法
在今日的文章,假定我們已經獲取用戶的反饋。並將要加以改進。

初始對話流與用戶反饋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實踐的對話流如下圖所示:
pic

假定我們在昨日進行用戶測試的反饋中,
得知他們對於輸入理想回應(即表達自己所喜歡的顏色)後的到的回應感覺太過單一
因此我們挑出幾個在測試過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顏色(如:綠色、紅色、藍色)進行回應的客製化。
而其他顏色的回應則保持原先設定。

修改後的對話流可以以下方這張圖所示:
pic-2

透過Fulfillment實踐於DialogFlow之中

在Dialogflow上,我們能做的對話流設計被侷限在單純的回應。
無法進行更進一步的互動,像是:

  1. 執行輸入的邏輯判斷

  2. 抓取API

  3. 存取Database

    因此,我們將需要額外接入Fulfillment。
    能使回應之設計更具多樣性,達到更貼近一般生活上的對話互動。

參考資料

接下來…

在明天的文章中,
將透過實際操作闡述我們如何藉由Fulfillment在DialogFlow實踐修正後的對話流。

在昨天的文章中,快速而簡潔地向各位介紹語音對話設計中「測試與迭代」的相關名詞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簡單介紹一下你可以如何實踐「綠野仙蹤實驗」來精進你的對話流

※注意事項

不管你使用什麼方式進行實驗,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標題 詳細說明
說出來 由於您的目標是更新您的對話流以獲得最適合真實用戶的設計,因此您的 WOZ 實驗應盡可能接近現實情境。在紙面上看起來不錯的東西在實際對話中不一定聽起來或感覺自然,因此請務必確保用戶能聽到您的提示並說出他們的回應。
記錄您的對話 向你的「用戶」獲取錄製對話的許可,以便您可以重複收聽它們以記下對話過程中任何可能出現問題或瑕疵。
徵求反饋 請用戶用他們自己的話描述他們的體驗。它是如何達到或未能達到他們的期望的?有什麼讓他們吃驚的嗎?他們滿意嗎?請記住,重點在於他們的反應

您可以採用 3 種不同的方法來測試您的語音應用程序:

1.快速而簡易的WOZ實驗

您所需要的只是您撰寫的對話流。
接下來,只需找到不熟悉您項目的人(例如:家人、朋友、同事)並讓他們與您進行角色扮演對話——
您將朗讀角色的台詞並觀察他們作為用戶的反應。
如果不幸地用戶「脫稿演出」,請隨意即興創作您的角色會說的話。

2.標準WOZ實驗

為了獲得最真實的體驗,請使用 Actions on Google Developer Console 上的 TTS 模擬器輸入角色的對話來模擬角色的真實對白。
並下載音訊檔案以準備好按所需播放。
在標準版本的實驗中,將需要四件事來達成:

  • 一個對話流劇本,提供有關角色在每個用戶響應後應該說什麼的說明。
  • 下載了所有角色的語音提示的音頻。使用可幫助您快速識別要播放的正確文件的文件名。
  • 有人來扮演「用戶」。這應該是不熟悉您的 Action 的人。
  • 有人扮演「巫師」。這應該是對你的 Action 非常熟悉的人。
    讓「巫師」透過播放 Action 問候語的音訊檔案並開始對話,例如:「歡迎,你喜歡什麼顏色?
    然後「巫師」將等待用戶響應。
    一旦用戶做出響應,「巫師」將必須快速查詢對話流劇本以確定接下來該播放什麼提示並播放正確的音訊檔案。

3. 標準可用性實驗

一旦開始構建 Action,您應該經常使用 Actions on Google Developer Console 上的 Actions Simulator 對其進行測試。
如此一來你便能邀請您的朋友、家人或同事直接來測試一下!

實際進行測試與迭代對話流!

我們在幾天前的文章中,已經完成建構Action的流程。

因此,
你可以直接實行上述「標準可用性實驗」的流程,
讓您的朋友、家人或同事也來測試一下!

參考資料

接下來…

有了一個初始的對話流是個很好的開始,
接下來我們將試圖讓它變得更好。
在明日的文章中我們將會改造初始的對話流,並闡述如何將之實踐在DialogFlow之中!

現在,基於我們現有的初始對話流與打造完成的語音應用程式。
來試著讓它變得更好!
現在我們進入設計對話流中,「測試和迭代」階段

測試和迭代

用戶研究在設計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都會有所幫助。
沒有什麼可以替代從實際用戶那裡獲得反饋,以找出哪些有效,哪些無效。你越早這樣做越好。
當你沉浸在設計中時,發現問題是很困難的——需要一個局外人的意見

好消息是,在編寫一行代碼之前,您可以快速而輕鬆地洞察您的設計是否適合用戶。
找一個不熟悉你的項目的人來嘗試你的對話可以獲取反饋以查看您的對話是否有效 。

在設計過程中獲得反饋能找出可能的問題,並有機會儘早自我修正。
在編寫一行代碼之前,對您的對話體驗進行可用性測試很重要。
我們建議進行快速而簡陋的綠野仙踪 (WOZ) 實驗,以幫助您確定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使用綠野仙踪實驗

為什麼這麼叫它?

綠野仙踪 (WOZ) 實驗得名於電影《綠野仙踪》;
它是一種實驗心理學實驗方法,測試人員模擬計算機應用程序來與用戶進行通訊交互,這個時候用戶會覺得自己在與真正的機器對話而表現出最真實的行為反饋。

什麼是綠野仙踪原型設計?

簡而言之,這是一種無需實際開發軟件即可測試原型的方法。
WOZ 原型設計用於評估設計的功能、
滿足用戶目標的能力以及整體改善用戶體驗 (UX)**。
WOZ 實驗旨在看起來和感覺像真實的體驗,但不是軟件,而是一個人模擬角色(“嚮導”)在實際應用程式中的行為。
參與者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他們正在與幕後的「
巫師**」互動。

[例如] 亞馬遜基於該方法做語音交互驗證實驗
利用Amazon Echo將幕後的測試人員實時輸入的話轉化為機器語音,並通過機器語音與用戶進行測試交流,此時用戶會認為自己正在與真正的機器對話。透過這個方法能得到最真實的行為反饋。

為何你應該這樣做?

WOZ 原型設計的最大優勢之一是您無需構建即可測試您的設計。
WOZ 實驗是語音測試原型的最小可行產品(MVP)。它們相對容易運行且幾乎不需要額外的努力。
原型可能非常簡單,或者它可能是一個能夠執行一些但不是所有任務的一個對話模型。
當然,你的原始模型越逼真,你的反饋就會越好。但要明智地選擇:您可以為此分配多少時間?執著於將原始模型真實化是值得嗎?

從這項實驗中我們能獲得什麼?

運行 WOZ 實驗可以讓您了解人們將如何參與您的設計。
您可能會發現用戶所做的事情與您的預期非常不同(如下方這張圖),為此需要您更改設計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和期望。
pic
基本底線:專注於設計的可用性(而非用戶的意見)並根據用戶行為進行迭代,並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再次測試。

參考資料

接下來…

我們將介紹幾種綠野仙踪實驗的實踐方法

接續昨日的DialogFlow對話流設計後,
現在你已經擁有了一個能執行的語音應用程式!
接下來,我們將前往Actions On Google平台體驗在實際裝置上的互動效果!

  1. 點擊左側選單面板「Intergrations」,
    image
  2. 接著點選畫面上方的 Continue with the「Intergration」
    image
  3. 開啟頁面後,點選裡面的「TEST」按鈕
    image
  4. 接著系統會把你在Dialogflow上建立的模型上傳到 Actions On Google
    image
  5. 載入完成後,映入眼簾的是 Actions On Google 測試頁面。
    請點選畫面左側的「我要跟我的測試應用程式說話」的按鈕啟用測試!
    image
  6. 接著,就能看到剛剛撰寫的對話在Google助理的裝置上出現了!
    image
    ※你也可以在手機上開啟Google助理,在上頭進行測試
    pic 6-14

接下來…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個能實際運行的語音應用程式。
但還尚需更多調整才能真正問世。
接下來將進入語音介面設計中,「測試與迭代」的流程!

範例:詢問用戶喜歡的顏色

在這個範例裡,我們假設一個要蒐集使用者偏好顏色的資料集。
並透過語音助理來協助我們進行資料蒐集。
為此我們需要先假想使用者與之互動時可能的對話流,並加以進行改進。

pic 6-1

你可以透過上傳我預先做好的angent.zip 到你的DialogFlow專案,
搭配這篇文章服用能更快理解以下內容的操作!
專案頁面

踏出第一步:修改對話內容

首先,點擊進入Default Welcome Intent,並更改系統預設的回應
image

刪除多餘的回應,最後只留下一個回應,並將其更改為:
「歡迎,你喜歡的顏色是什麼?」
image

建立顏色的數據集(Entities)

  1. 首先,透過左側的「Entities」選項切換到數據集頁面。
    pic 6-2
  2. 接著,點選右上角的「Create Entities」建立我們所需要的資料集
    pic 6-3
  3. 將這個資料集命名為「color」,
    pic 6-4

建立蒐集顏色的Intent(意圖)

  1. 切換回「Intents」頁面,建立一個新的Intent來客製化新的對話流程。
    點選畫面右上角的「Create Intent」。
    pic 6-6
  2. 將Intent名稱設定為「用戶輸入的顏色」,在「Training pharse」輸入一些用戶可能會說的話來訓練模型。 例如:我喜歡綠色
    pic 6-7

pic 6-8
3. 接著向下滾動頁面,我們要進一步設計這個Intent所給予的回應。

  • 設計「Response」,輸入「真巧,我也喜歡$color」
  • 根據我們先前的對話流設計,在取得用戶偏好的顏色後就會結束對話。
    因此「Set this intent as end of conversation」的開關要打開。
    如此一來,當用戶說出他喜歡的顏色後就會自動離開對話。
    pic 6-9

pic 6-10
4. 在上述操作完成後,點擊「Save」來儲存剛剛的設定。

修改不明回應的Intent(意圖)

  1. 回到展示所有Intent的頁面,現在會看到「用戶輸入的顏色」已經出現在列表中了!
    接著,請點選「Default Fallback Intent」修改模型在碰到無關輸入時要進行的回應。
    pic 6-11
  2. 首先,把原本被填寫的回應清除。
    pic 6-12
  3. 接著,填上我們在對話流設計的範本中所預想的回應:「**不好意思,請問你喜歡的顏色是甚麼?**」
    pic 6-13

    接下來…

    我們將前往Action On Google平台上實際體驗一下我們甫建立的對話流!

在昨日我們已經完成Actions On Google的專案設定
接下來,我們將接續設定Dialogflow!

Dialogflow_logo

Dialogflow

是一項屬於Google的開發工具,提供基於 自然語言對話(NLU) 的人機互動技術。
Yes

如何偕同Google助理運作的?

您可能想知道Google助理如何解析用戶輸入的語義(如語音)。
這是通過自然語言理解(NLU)來完成的,它使Google的軟體能夠識別語音中的單詞。

對於開發者自己的Action來說,
Dialogflow簡化了理解用戶輸入,從輸入中提取關鍵詞和短語以用來回應請求的意圖。
開發者可以在Dialogflow定義這一切的運作方式。
示意圖6

建立DialogFlow專案

  1. 前往DialgoFlow主控台
    點擊位於左側選單上方的 [Create Agent],
    process06
  2. 填寫Agent名稱以及要使用的Google Project
    請選擇昨日於Actions On Google設定的專案,以此為例是「actions_colabs
  3. 接著,點擊位於畫面右上方的[Create]
    process07
  4. 待上述步驟完成後,你就已經完成專案設定了!
    process08

    接下來…

    在明天,
    我們將踏出第一步,實際創建我們的對話流!

延伸閱讀相關文件

接續昨日的對話流設計,
現在我們要進入實作的部分讓各位能更了解設計流程。
首先從設定 Actions On Google 專案開始!

概述Action專案

AOG_logo
它被用來專載你的Action,
無論是建構對話式Action或智慧家庭的介接都需要經過這一步驟。

建立前提:檢查你的Google權限設定

  1. 前往「活動控制項」頁面
  2. 登入你的Google帳號
  3. 請確認以下權限都已經啟用:
    網路和應用程式活動
    ☑ 包括 Chrome 歷史記錄以及採用 Google 服務的網站、應用程式和裝置中的活動記錄
    ☑ 包括音訊記錄

若你未完成上述設定,可能會在後續的開發中碰到錯誤。
請確認你已經完成這些設定後再繼續操作喲!

登入Actions On Google 控制台

  1. 點擊這個連結進入Actions On Google 控制台

  2. 點擊[New Project]按鈕
    process01

  3. 在跳出選單中輸入以下資訊:

    • Project Name
    • 選取 Action與用戶互動預設的使用語言
    • 選取 你所在的國家/地區
      待上述資訊都設定完畢後,按右下方的[Create Project]
      process02
  4. 進入初始化選單,在這裡請選擇「Custom」
    process03

  5. 進入進階選單,在這裡請選擇位在選單最下方的「build your Action with Dialogflow」
    process04

  6. 恭喜你,大功告成啦!
    請待明天,繼續進行下一個DialogFlow專案的設定吧!
    process05

基於昨天所闡述的簡易對話流,我們今天來快速實作一個看看!
為求各位能迅速上手,我們將打造一個蒐集用戶顏色偏好的簡易語音應用程式。
經過我們這幾天所闡述的語音用戶介面設計,我們可以依據上述需求設計出一個初始的對話流。

對話角色 用戶輸入 / 系統提示
用戶 Ok Google, 與我的測試應用程式說話
Google助理 沒問題,接下來交由「我的測試應用程式」來協助你<earcon>
APP 歡迎,你喜歡的顏色是什麼?
用戶 可以再說一次嗎?
APP 不好意思,請問你喜歡的顏色是甚麼?
用戶 我想應該是綠色吧!
APP 真巧,我也喜歡綠色
Google助理 <earcon>

整體來說,
我們將要實作的對話流可以用下方的圖片表示:
img

參考資料

接續前天所闡述的,我們有了假定使用者與一個賦予系統扮演的角色。
現在是時候讓它「動」起來了!
跟著下方的表格練習寫出一個初始的對話流吧!

進行方式

步驟 內容
第1步 專注在一位假定使用者以及特定的使用案例
第2步 找一位同伴並扮演對話的角色,其中一人扮演使用者;另一人則扮演Action的角色。(或者你也可以自行扮演兩種角色)在對話過程中將其錄製下來。
第3步 轉錄對話成文字。這是簡易對話流的初步樣貌。
第4步 瀏覽每個對話框,說出用戶的台詞,並在文本到語音 (TTS) 中播放系統角色要呈現的每個台詞。如果 TTS 聽起來不好,請試著重寫它或使用語音合成標記語言 (SSML) 來更改其性能。
第5步 以不同的假想使用者與使用情境,重複步驟1到4

上述流程的第2步可以參考這部影片

開始編寫對話的最簡單方法是將您自己的專業知識作為第一個對話流的主題。
如此一來,你通常可以輕易判斷某件事聽起來是對還是錯,
即使他們無法以基本語言原則闡明為什麼聽起來會這樣;
因此,角色扮演對話是創建初始草稿和往後迭代後續草稿的最簡單方法。

參考資料

在Google助理平台上
呼叫Google助理調用Action的方式,
依據用戶是否明白指出調用的Action而分為兩種調用方式:

顯式調用(Explicit Invocation)

使用者清楚地向Google助理表達欲使用的Action為何者
image

未指定特定動作

一般情況下,若使用者未向Action指定想進行的操作為何。
Google會將使用者導入開發者預定的預設歡迎畫面(Default Welcome Intent)

image

指定特定動作 :語音版捷徑

用戶也可以選擇在調用同時添加一個調用短語
這方式得以將使用者直接帶到他們所請求的意圖。
其語言架構如下所示:
image

用戶能指示Google助理存取您的操作的示例短語:

  • $name $request_action
  • $name$request_action
  • $name $request_action
  • $name$request_action

實際系統運作時的架構圖

image

隱式調用(Implicit invocation)

image
調用短語描述了Action的特定功能。
用戶調用Action時,可能會包含一個可以深度鏈接到特定功能之一的調用短語。
舉例來說,如果使用者想玩1A2B。
可能會直接向Google助理詢問。
而Google助理就會自Actions On Google平台尋找最類似的Action推薦使用者。
不過這項功能在中文版尚未啟用,只能在draft(草案)模式下試用。

下一步

在我們了解到與設計對話流息息相關的隱式調用與顯式調用後,
我們將繼續昨日設計對話流的旅程!

自前兩天範例中,我們看到受眾目標與假想使用者之重要性。
現在,我們能設身處地的以使用者的角度來設計對話。
為了避免對話不自然的尷尬情形發生,因此蒐集對話經驗就是個很重要的環節!

收集對話體驗不僅僅是定義Action的主要功能,而是一個必經的道路。
從這過程中,可以更了解用戶的需求和達成該需求所需的技術能力。
從明確的、經過充分研究的需求開始,是避免在設計途中發生重大更正的最佳方法。

撰寫對話

現在你對於對話的角色有個相當清晰的概念(你的Action與你的使用者),以及他們所談論的主題。
那麼現在該是撰寫對話的時候了!

為何要撰寫簡易對話?

簡易對話流是在Google助理平台上創建出色 Actions 的關鍵:
這會讓你快速且稍微貼近真實地感受到你正在設計一個帶有「聲音」和隨之而來的互動應用。
它們傳達用戶實際體驗的流程,沒有任何程式符號、複雜的對話流程圖、或語音識別問題等技術干擾。

通過編寫簡易對話流,您可以非正式地試驗和評估不同的設計策略,例如:

  • 如何提高新功能的發現可能性
  • 該以何種方式確認用戶的請求來展開對話(例如:您應該使用隱式調用還是顯式調用)。

下一步…

我們將先了解上頭所提及的隱式調用顯式調用在Google助理平台所指的各是甚麼。
再繼續前往我們設計對話流程的旅程。

參考資料

接續我們在昨天所闡述的設計流程,
接著來看看這些設計流程是如何在實際運作的Action上被實踐的。

參考案例:空汙查詢精靈

各位可以參考這個正在運行中的Action,
它的主要目的是協助使用者獲取所在地的AQI指數。
空汙查詢精靈 | Google 助理

主標題 說明
誰是這位使用者? Anna,25 歲,是一名上班族。由於自身有過敏史,對於空氣品質的相關資訊相當注意。
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希望能快速獲取所在地的空氣品質資訊,而且能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得知目前的AQI指數以及相關的作為。
用戶的使用情境是什麼? Anna 正準備出門上班。剛開始她的一天,正準備離開所居住的地方並前往公司。
想要再確認是否需要留意空氣品質相關的資訊。
描述對話過程中的每個關鍵時刻。 Anna 首先獲取全台灣整體的空氣品質報告。接著依據自己所在的地區選擇查詢區域。之後,他得到所在區域的整體測站之AQI指數資訊。並獲取相對應的指引。Action提醒她:此時是一個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時段並需要留意相關資訊,因此她出門前戴上口罩以作為防備。

如果想參考官方提供的範例,可以參閱以下的連結的說明

參考資料

首先,在開始一個好的設計之前,
如同廣告投放一般,
我們需要找出目標受眾來設計出更符合他們的對話流程。

有以下幾點是我們需要留意的:

  • 將是你的使用者?
  • 他們的需求將會是甚麼?
  • 他們現在是如何完成這些需求的?
  • 他們會使用甚麼詞彙來描述這些需要被完成的需求?
  • 什麼情況或事件下會觸發這些需求?

容納所有用戶

雖然針對最常使用的用戶進行優化很重要,但不要以犧牲其他用戶的體驗為代價。
精心設計的產品具有包容性和普遍性。
為不同人群設計意味著利用包容性設計或通用設計策略。
通常,您被迫為一個人群做出的調整最終會惠及所有人。

假想使用者

  • 將是你的使用者?

假想使用者是一個特定的個別用戶且具備清晰的描述,
請試著想像:
你預期哪種類型的使用者將會使用你的Action,並寫下一些可能的用戶特質來代表他們。
這些用戶特質將會協助你避免建構出一個只完成你個人目標的Action。

用戶流程 (user journeys)

  • 使用者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 他們會使用怎樣的詞彙來代表這個目標?

用戶在給定情境中透過你的Action完成目標的途徑。

關鍵用戶流程 (Critical user journeys)

  • 描述對話流程中的每個相關時刻

關鍵用戶流程是那些 經常發生對用戶至關重要 的對話流程。
旨在幫助用戶從頭到尾完成其中一個流程。
專注於這些將幫助您構建能夠覆蓋大量和或專門受眾的行動。

接下來…

我們將會來看看一個實際運作中的Action,
看它是如何依照我們今日所提及的設計指引建構Action!

參考資料

對話設計的核心是對話的流程及其底層邏輯。
因此,在將界面重新設計為對話式時,需要從下往上開始。
適用於圖形界面的邏輯幾乎永遠不會適用於對話界面。

語音介面設計簡易入手指南

設計對話流程前,需要考慮到所有可能的情形。
並給予適當的回應
避免單純把圖形化介面轉用在語音對話介面上,使人們能以習以為常的方式進行互動

  1. 建立一個人物形象
    在正式開發前,選擇要代表這個語音應用的角色。
    需建立在它所要面對的主要使用群眾與他們的所需。
    用戶與之互動時,透過連續性的對話讓使用者對之建立一個一致性的形象
    也就是該品牌與使用者之間的品牌大使!

    傳遞形象的要點:

    • 聲調
    • 詞組選擇
    • 風格
    • 技能
    • 語音
  2. 跳出固有的邏輯思維
    跳脫思維,將設計的對話想像成劇本或是日常對話中的片段。
    或是在紙上雜記的一個靈感,這些都有助你設計出一個優異的對話流程!

  3. 謹記:在對話中沒有「錯誤」存在
    當你的Action在對話中無法了解使用者的意圖時,對使用者說「我不清楚你想說什麼」將使你的對話陷入厭惡與沮喪。
    遇到這類情形時,與其要他們從中選擇。你要做的是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回應。

    例如:

    假設你想要使用者在A或B選項之中擇一,
    你不應該在他們沒有回答出相應的對話時回應「無法瞭解意思」。
    反而應該直白的問「**我這裡有A跟B兩個選項,你想選哪一個?**」

後記

希望各位在看完這篇文章後,能對「語音介面設計」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那麼接下來,進入設計語音應用程式「由下而上」的實作流程!

參考影片

參考資料

在進入正式的開發流程前,
先來簡單快速地了解語音對話介面的一些關鍵詞。

語音對話介面 (Voice User Interface,VUI)

依據對話量多寡,可以粗略分為以下兩種對話的分類。
傳統上的對話都是單輪對話,而近日因機器學習的發展使多輪對話漸成主流。

  • 單輪對話:一問一答就結束對話 Ex: 單純的一段問答對話
  • 多輪對話:一問一答的同時衍生出新的問題和新的回答,從而無限接近用戶的真實訴求 Ex:LaMda

設計工具

示例對話:爲VUI挑選最常見的使用場景,爲這些場景寫一系列最優路徑的示例對話以及異常情況的示例對話。

  • 視覺原型圖:視覺原型圖可將用戶體驗可視化,結合VUI,讓用戶產生更完整的視聽體驗。
  • 流程圖:設計使用者在與其互動時的操作的可能流程

設計概念

  • 確定策略:控制式還是對話式。
  1. 對話不如預期時的反應會是什麼?
  2. 系統將以什麼形式進行反饋?
  3. 以什麼形式來確認用戶的意圖?

命令

  • 控制模式:透過特定按鍵呼叫語音助理
  • 對話模式:使用更自然的對話技巧進行話語權轉換

置信度閾值

VUI主要通過語音來反饋結果,確認訊息對於對話體驗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使用置信度閾值
使用三級置信度時,系統將一定的閾值內以明確的形式確認訊息,若是訊息置信度小於45%,則系統會通過顯性確認訊息。若是訊息置信度大於80%,則系統將以隱性置信度來確認。

確認方式

  • 顯性確認:需要強制用戶確認訊息
  • 隱性確認:用戶只需要接受訊息,但無需強制確認
  • 非語言式確認:僅需行動反饋,無需口頭響應。例如:「打開窗簾」
  • 通用確認:通用確認並不需要用戶確認具體項目,而是開放式的聊天,從中我們可以瞭解用戶的心情和狀態等。這類反饋需要一些通用性的回答。
  • 視覺確認:使用螢幕展示選項,讓用戶快速確認某件事情

異常處理

因環境噪聲或用戶聲音的輕重,導致系統出錯。
出錯的情況有:

  • 未檢測到語音訊息;檢測到了語音,但未識別出結果
  • 語音被正確識別了,但系統不能處理這些訊息的反饋
  • 部分語音訊息識別出錯。

內容出處

淺談語音交互界面設計

大家好,我是Hank。
目前就讀於台科大資工所的研究生。
很高興有機會向大家分享我在開發Google Assistant語音應用程式的相關經驗。

那麼首先,
我先簡單介紹一下Google Assistant語音應用程式究竟是什麼?

開頭

簡介

Image1

它是一個介接於Google助理的一個基於語音設計界面的新型態應用程式。
使用者在向Google助理表明想使用某個特定的Action(動作)後,
Google會在Actions On Google平台上搜尋是否有對應名稱的Action。
接著使用者會被Google助理導引至Action的使用介面。
從此刻開始,Google助理的角色轉變為協助進行語音辨識與傳遞資訊的角色。
辨識使用者輸入的意圖與給予對應回應的工作則轉由開發者所設計的Action所執行。

Virtualized data centers

  • IaaS (基礎架構作為服務) :類似於資料中心
  • Hybrid
  •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將程式代碼運算邏輯雲端化
  • Serverless logic
  • Automated elastic resources

GCP regions and zones

層級

  1. Multi-Region
  2. Region
  3. Zone

Zone定義

  • zone doesn’t always correspond to a single physical building.
  • All the zones within a region have fast network connectivity among them.
  • Zones are grouped into regions, independent geographic areas

Virtual Private Cloud (VPC) Network

  • have region and global scale
  • If you increase the size of a subnet in a custom VPC network, the IP addresses of virtual machines already on that subnet might be affected.

Compute Engine

  • virtual machine type
  • standard
  • SSD
  • OS
  • Preemptible VM:可以依據需求暫停虛擬機來節省花費

Cloud Load Balancing

is a fully distributed, software-defined managed service for all your traffic.

Google VPC networks and subnets

  • networks : global scope
  • subnets : regional scope

You can dynamically increase the size of a subnet in a custom network by expanding the range of IP addresses allocated to it. Doing that doesn’t affect already configured VMs.

consistent

  • routing tables : forward traffic from one instance to another instance within the same network
  • global distributed firewall : You can control to restrict access to instances, both incoming and outgoing traffic

Cloud Load Balancing options

a fully distributed, software-defined managed service for all your traffic.

  • Global HTTP : can routr different URLs to different back ends
  • GLobal SSL Proxy : Suppoerted on specific port numbers
  • Global TCP Proxy : Supported on specific port numbers
  • Regional : Supported on any port number
  • Regional internal

VPC selection

  • VPC Peering : establish a peer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VPCs so that they can exchange traffic

  • Shared VPC : full power of IAM to control who and what in one project can interact with a VPC in another

Interconnection options

Peering traffic (traffic flowing between peered networks)

  • VPN
  • Direct Peering : 一對多的共用線路的連線,共享頻寬
  • Carrier Peering
  • Dedirected Interconnect : 建立與Google的加密直接連線,一對一

Cloud Storage: 一種object storage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nd workloads required different storage database solutions

  • 上傳後會被系統賦予一個唯一的索引值,並以buckets的形式儲存
  • 用系統給予的唯一鍵值(key)來索引資料,url形式索引
  • 不被歸類為File Syetem
  • 檔案被上傳後是不可編輯的,但可以透過上傳功能來更新檔案
    [x] 開啟版本管理:可以切換上傳的檔案版本
    [ ] 沒打開版本管理:舊版會無條件被新版替代
  • 在伺服器端會被自動加密且無須花費
  • Access Control Lists : 提供尋找檔案權限管理
  • Life cycle management policy :
  • 排程檔案將被刪除的時間
  • 篩選並刪除某一時間點上傳的檔案
  • 篩選並留下最近上傳的檔案版本

Storage type

最短保留期限 存取頻率
Multi-regional 高,於regional之間
Regional 高,於regional之內
Nearline 30天 約 1 次/月
Coldline 90天 約 1 次/年

Cloud SQL & Cloud Spanner

Cloud SQL Cloud Spanner
scale to higher database sizes
presents SQL interface to clients
offers transactional consistency at global scale

Cloud DataStore & Google BigTable : NoSQL database

in classficatio of relational database

Cloud Datastore Cloud Bigtable
NoSQL
scalable
free daily quota
SQL-like queries

comparision

Cloud Storage Bigtable Datastore Cloud SQL
儲存類型 Object (BLOB) Store NoSQL Wide column NoSQL Document
資料儲存區域 Multi-Regional Regional Multi-Regional Regional

APP Engine

Google Cloud Endpoints and Apigee Edge

  • Cloud Endpoints

    • have a single coherent way for it to know which end user is making the call
    • the backend services need be in GCP,
  • Apigee Edge

    • focus on business problems like rate limiting, quotas, and analytics.
    • the backend services need not be in GCP,

Reference

[1]GCP 儲存空間(一): Cloud Storage/ Datastore / Bigtable / SQL 介紹與比較

藉由 Colab
大幅簡化Python初學者在設定環境以及安裝相關編譯器的時間。
藉由實作書本上的範例程式碼來學習撰寫Python。

關於書籍

書本採用Jerry老師推薦的
DATA SCIENCE FROM SCRATCH中文版:用PYTHON學資料科學

作者: Joel Grus
譯者: 藍子軒
出版社:歐萊禮
出版日期:2016-10-30
語言:繁體中文

章節

參與讀書會

時間:2021/3/2 ~ 2021/6/22

藉由 Colab
大幅簡化Python初學者在設定環境以及安裝相關編譯器的時間。
藉由實作書本上的範例程式碼來學習撰寫Python。

關於書籍

書本採用Jerry老師推薦的
《精通 Python:運用簡單的套件進行現代運算》(第二版)
Introducing Python, 2nd Edition

作者: Bill Lubanovic
譯者: 賴屹民
出版社:歐萊禮
出版日期:2020/06/02
語言:繁體中文

章節

參與讀書會

時間:11/10 ~ 1/5
如果希望參與線上讀書會,歡迎點擊Meetup的報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