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 《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
- 作者: 大衛.格雷伯
- 原文作者: David Graeber
- 譯者: 李屹
-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摘
p.313
帕布羅:
相較於二十年前,各家公司對開放原始碼的軟體不 屑一顧,在自家內部開發核心科技,如今它們仰仗 開放原始碼,只是為了替它們免費取得的核心科技 上膠布,才僱用軟體開發者。
到頭來,你會發現人們在上班時間做無趣的捆膠布 工作,開發核心科技等讓人滿足的工作入夜才能 做。
這導致一種耐人尋味的惡性循環:
既然人們選擇免費投入核心科技,就沒有公司會投 資那些科技。資金不足意味核心科技時常未完 成、品質不佳,有許多美中不足之處、臭蟲等。於 是創造捆膠布的需求,捆膠布的工作應聲滋長
p.369
如果我們真的為了某些理由, 竟要假裝電腦能選出哪一堂歷史課最棒, 譬如,因為資金的緣故,我們決定必須要 有統一、可量化、整間大學都適用的 「品質」標準,那電腦絕對沒辦法獨力 執行這項任務。水果全扔進一個桶子裡 就算了,在歷史課的情形,要先把素材轉 譯成一台電腦勉強能判斷怎麼處理的單 位,少不了耗費龐大的人類心力。
p. 391
最後,無條件、一視同仁資助的概 念,直接扣合了本書各章反覆出現的 兩個議題。
第一個是以階序為原則分派工作的 SM動力,當所有人都知道工作毫無 意義的時候,這種動力通常會陡然 加劇,直接造成上班族生活中諸多日 復一日的辛酸。
我在第四章引述過薔瑟的日常生活 的SM概念,尤其是要指出:
真槍實彈的BDSM遊戲一定會有個安 全詞,可是當「正常」人落入SM動 力時,卻沒有能輕易脫身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