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座山

書籍

  •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
  • 作者: 大衛.布魯克斯
  • 原文作者: David Brooks
  • 譯者: 廖建容
  •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摘

P.40

幸福通常是個人的事:我們會問「你幸福嗎?」來衡量幸福感。
喜樂往往是關於自我超越。
幸福是你追求的目標;喜樂像是一陣風出其不意的捲起,然後將你包圍。
幸福來自成就;喜樂來自俄贈禮物。
幸福會消退;經過一段時日,我們就會對曾經令我們感到幸福的事物習以為常。喜樂不會消退。
喜樂的生活就是活在驚奇、感恩和希望之中。來到第二座山的人已經獲得轉化。
他們做出堅定的承諾,源源不絕的愛在他們心中形成一股穩健的力量。

p.56-57

許多年輕人畢業後,發現自己進入地獄一般的世界。周遭充滿不確定性,他們想知道的是,自己這輩子到底該做些什麼。於是我們又給了他們一堆漂亮話:自由!人生的意義就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由帶來幸福!我們不會要求你們什麼,或是告訴你們該做什麼,你們可以盡情探索不受束縛的自己,好好享受你們的自由吧!
那些畢業生紛紛把這些漂亮話拋下,因為他們快被無窮無盡的自由滅頂了。他們需要的是方向的指引。自由有什麼用?哪條路才是我該走的路?
因此我們又給他們另一堆漂亮話—————可能性你的未來不可限量!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旅程就是目的地上勇於冒險!放膽去試!夢想無界!
但這些話同樣對他們一點幫助也沒有,如果你不知道人生目標是什麼,知道未來不可限量又如何?只是徒增壓力而已,所以這些年輕人拋下那些漂亮話。他們在尋找智慧的根源。我要去哪裡才能找到人生問題的答案?
結果我們端出了忠於真我的漂亮話:向你的內心尋找答案找到 你真正的熱情。你很棒喚解心中的巨人吧!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做你自己!
這些忠告也毫無用處,我們告訴他們要追尋的「你」,根本還沒有形成。於是他們放下那些漂亮話並問,我該把自己奉獻給什麼?什麼樣的理念會帶給我啟發,以及人生的意義與方向?這時,我們送給他們的是一堆最最空虛的漂亮話———————自主權,我們對他們說,你們要靠自己,你的價值由你自己定義。沒有人能替你決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透過你為自己打造的故事,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爽我,做你熱愛的事吧!
你會發現,對於年輕人在二十多歲時會遇到的人生問題,我們給他們的答案只是讓他們更加煎熬而已,這群畢業生無所適從,而我們告訴他們,世上的一切都不確定,他們想知道自己為何應該做這個,而不是那個,而我們只說,根據你內心的準則,自己找出答案吧。他們在一望無際的沙漠四處找路,我們不但不給他們指南針,還在他們的頭上倒一桶沙。

p.79

意義危機
儘管我們對人類的大腦已經有更多了解,但現代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憂鬱症)卻不降反升,這現象非常令人訝異,而且情況似乎正在快速惡化中。在二○一二年,百分之五點九的年輕人受重度憂鬱症所苦,到了二〇一五年,數值爬到了百分之八點二。
一部分原因在於智慧型手機出現,另一個原因是有太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當你把共同的道德秩序拿掉,並告訴所有人生命的奧秘要靠自己去定義,大多數的人會一臉茫然。遇到困難時,他們無法用一個有說服力的故事來解釋人生的意義。戴蒙(William Damon)在寫《邁向目的之路》時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年輕人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老一輩的人倚賴崇高的理念和體制,獲得人生的目標和意義,但是許多現代人已經不再相信理念和體制了,他們不再相信信念這個東西。自一九六○年代初期以來,上教堂的人數幾乎腰新。現代人也不再相信國家。根據蓋洛普的調查,在二○○三年,百分之七十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對於身為美國人感到「極為自豪」。到了二○一六年,只有百分之五十二的美國人如此表示,然而只有百分之三十四的千禧世代認同這個說法,這是川普當選之前的情況。這些數字透露出,民眾確實覺得他們是某個更大的故事的一部分,他們可以相信那個故事,並願意為那個故事奉獻自己的人生。

p.81-82

受苦
不論是個體或社會跌落谷底,還是兩者同時跌落谷底,許多人會因此受苦,你開始經歷一段痛苦的時期、一段迷失自我的時期,你可能會萬念俱灰,失去前進的動力,但它也可能是你人生中最珍貴的季節。
英國詩人濟慈說,我們住在有許多房間的大樓裡,當我們在第一座山時,我們就住在濟慈所「無思慮的房間」(thoughtless chamber)。這是預設的住所:我們不假思索的吸收周遭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我們希望能一直待在這裡,因為這裡很舒服,而且每個人都會讚許你。奧登(W. H. Auden)在《焦慮的年代》(The Age of Anxiety)中寫道:
我們寧可被毀滅,也不願改變
我們寧可在恐懼中死去也不願爬上此刻的十字架
讓我們的幻想逝去
受苦時期會狠狠踢我們一腳。它向我們發出刺耳的號角聲,讓我們從安逸中驚醒,並警告我們,我們正朝著錯誤的人生方向前進。

p.85

05|曠野|
人對受苦季節的一般反應是努力走出來,解決症狀,喝幾杯酒,放幾張悲傷歌曲的唱片。然後繼續向前走。
其實,你受苦時,正確的做法是直挺挺的迎接苦難。等待。看看它要教你些什麼。你要明白,受苦只是個任務,若處理得當,再加上別人的幫助,它會擴大你的人生,而不是縮減你的人生。
谷底是脫胎換骨的時機,把舊的自己拋棄,讓新的自己誕生。你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詩人自古以來描述的永恆不變的三個步驟:
從受苦、到智慧、到服務。
舊的自我死去,在空虚中洗滌,在新世界復甦,從山谷的痛苦,到沙漠的淨化,再到山頂的洞察。
你要如何展開這個三階段的旅程?所幸,前人已經思考這個問題長達數千年,並且留下一些模式給我們。

p.87-88

獨自一人在曠野裡會改變你對時間的感覺。
正常的生活是以正常的時間處進行—通勤、洗碗的時間感,但職野會將時間變永恆;一切幾乎不會變動。
曠野裡的生活步調,是按照希臘人所謂的「主觀的時間」(kairos time)進行,它的流逝或許比較慢,但永遠能帶來更豐富的內涵。
同步時間是一刻接著一刻發生,但主觀的時間是質性的,適時或是尚未成熟、豐富或是無聊、振奮或是平淡—精采的時刻或是虛度的時刻,當你在曠野待上數週之後,你會開始以主觀的時間感來生活。
在礦野中與自己親密對話的靈魂,過的也是主觀的時間——緩慢且寧靜,卻濃密且扎實,就像紅木的成長。
曠野生活的精實感使你能夠更親近自己,有時候會讓痛苦浮現,包括過去的失敗與悲傷形成的辛辣記憶,還有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傷口,還有你為了反抗那些傷口做出的不良行徑:忍不住要發飆,或是極度害怕被拋棄,或是一遇到壓力就沉默和退縮的習性。
「你的痛苦很深沉,且不會輕易離去。」盧雲還說。「但那些痛苦也是你獨有的,因為它與你最早的人生經驗有關。你的使命是把那些痛苦帶回家。只要成年的你一直否認那些傷痛存在,你的痛苦就會不斷傷害你,還有你周遭的人。」俗諺說,沒有經過轉化的苦痛,會傳遞給他人。

p.97

靈魂有個奇異的特性,它雖然擁有強大的力量與韌性,但同時喜歡隱匿蹤跡,你可以生活多年而沒有真正覺察到它的渴求,你享受著人生的樂趣,拓展事業,年復一年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而你的靈魂在遠處觀望。
但終究有一天,它會找上門來。它就像是藏匿在深山樹林中的花豹,有很長一段時間,你或許會忘了它的存在。你忙著處理生活中的日常活動,而花豹在遠遠的山上,但你時不時會從眼角警見那隻在遠處的花豹,躍過樹叢,緊緊跟隨著你。
偶爾,在你得閒的某些時刻,你會隱約或明確的覺察它的存在,那種感覺可能會令你非常痛苦,在某個失眠的夜裡,當你的思緒像詩人描繪的「像是裝滿了刀子的抽屜」,你的靈魂感到煩憂,使你睡不著覺。
那隻花豹也可能在你與親朋好友歡聚的時刻來訪———在某個完美的夏日週末,你坐在野餐桌的這頭看著孩子的笑顏,心頭湧現無限感恩。在那些時刻,你覺得你必須做些什麼,才有資格享如此這般的幸福,而你的靈魂承載了盈滿的喜樂。
然後,人生中會出現這樣的時刻,或許在你接近中年或老年的時候,那隻花豹從山丘上跑下來,坐在你的門框裡,牠盯著你看,你無處可逃。牠要求你提出你的正當性。你行了哪些善?你為何來到人世間?你把自己變成了哪一種人?在那一刻,你無法用藉口搪塞過去。每個人都得摘下面具。

p.98

幸運的墜落
當你在谷底,若你夠幸運,你會學會將自己視為一個完整的人。你會明白,你擁有的不只是想讓世界刮目相看的腦袋和天賦,還有心與靈,而且心與靈才是你最重要的部分,現在,你為自己的餘生所做的每件事,都可能只是在證明這個事實,
當你問人,是什麼體驗使他們變成現在的模樣,他們絕對不會說:「我其實是個膚淺而且自私的混蛋,直到我在夏威夷度過了一個神奇的假期,才變了一個人。」大家通常談到的是自己受苦、掙扎的時刻,記者蒙格瑞奇(MalcolmMuggeridge)說得很直白,或許有點太直白了:「說實話,我這七十五年來學到的每一件事,能夠真正彰顯與啟發我活在世上的意義的每一件事,都是從痛苦中學到的,而不是從幸福學來的,不論是出於主動或是被動。」
轉化之所以會發生在谷底,是因為一直以來相當有用且令人愉快的某個東西必須先死去,那個東西就是自我意識,我們在第一座山上為自己建構的那個令人稱羨且理性的生存之道。世人發展出這個自我意識,是為了完成自己在第一座山的任務:在這個世界出人頭地、找到一份工作、留下印記、建立身分認同,但我們的內在有個更深層的自己,如果自我意識不消失,我們就看不見那個部分的自己。

p.103

個人主義表示,追求個人的幸福吧,但在第二座山的人說,不,我要追求的是意義和遵循道他的喜樂,個人主義表示,頌揚獨立吧,但第二座山的英雄說,我要頌揚的是相互依存,我要把握每一個機會,去依賴我關心的人、並讓我關心的人依賴我。個人主義讚揚自主權:第二座山讚揚人際關係。個人主義使用積極主動的語言———————說教、取得掌控權,它絕不使用被動的語言,但第二座山的叛逆尋求的是傾聽與回應,以親密對話的語言展開溝通。
個人主義在被事業選擇和世俗成就主宰的務實世界如魚得水。第二座山的道德觀說,不對,這是個令人目眩神迷的世界,這裡有無數道德和情感的戲碼上演。個人主義的主張和假設是自利(self-interest)。第二座山的道德觀說,聚焦於私人利益的世界觀,無法涵蓋人類生命的所有面问:我們可以出於愛,做出自利的人無法理解的崇高行為,我們也有能力做出自利無法解釋的殘忍行為,個人主義說,人活著就是為了不斷的買東西和賣東西。但你說,不對,人活著是為了付出,人性最良善的一面就是餽贈禮物。
個人主義者說,你必須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但第二座山的道德觀說,你必須先被愛,才能懂得愛,你必須看見自己主動去愛別人,你才會知道自己值得被爱。第一座山的人做出個人的選擇,並對所有的選項保持開放的態度,第二座山是做出允諾的地方,這裡的人要做出承諾、定下來,以及奉獻自己,還要放下自我,並做出承諾,就像《聖經》裡媳婦路得對要婆拿俄米的承諾:「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過夜,我也在那裡過夜,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

p.120

道德動機
這是你會在第二座山上的人身上發現的事:
動機的轉變,他們的欲望轉化了。
如果你想稍微做個歸納,你可以說,人的欲望大致分為六個層次:

  1. 物質滿足:享受美食、好車、豪宅、
  2. 自我滿足:功成名就,贏得勝利和認可。
  3. 智性滿足:學習新事物,了解自己周遭的世界。
  4. 世代傳承性(generativity):我們透過回報他人的恩惠和服務社群,所得到的滿足感。
  5. 圓滿的愛:付出和得到愛。靈魂結合的狂喜。
  6. 超越:知道自己遵循理想而活所帶給我們的感受。

p.139

有些人從來不曾統合自己;他們過著零落散漫的生活。有些人統合了自己,但做得還不夠,於是他們的人生朝著較低層次的欲望發展,買樂孫達到了很高層次的統合。當外在的生命處境變得愈來愈悲慘,她的內在狀態就變得愈加寧靜。
買樂係並不是透過不斷自我挖掘的內在過程來統合自己,而是透過徹底奉獻自我的外在過程而達到的,謝爾登(WilliamH.Sheldon)士寫道:「幸福本質上是一種全心全意、單一方向、毫無保留或遺憾的向某個目標前進的狀態。」
在實務上,我們透過做出承諾來獲得幸福————對於我們真正關心的事物做出最大的承諾,然後全心全意的實現這些承諾,第二座山人生的核心挑戰在於回答這些問題:我該如何選擇我的承諾?我如何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承諾?承諾選定後,我要如何實現那些承諾?我要如何融合我的各個承諾,使它們形成一個聚焦、一致且喜樂的人生?
本書的下一個部分將會解答這類疑問,它的宗旨是成為實用(但兼顯靈性!)的指導手冊,幫助你展開做出承諾的人生、為志業服務的人生,以及如何面對婚姻、信念與社群,第二座山的人生是一場靈性冒險,但它透過日復一日的實踐來實現。

p.147

志業的樣貌

大家都知道,尋找志業和尋找職業大不相同。當你處於求職心態,你的額葉皮質會主導一切,你列出自己的才能。你擅長什麼?哪些能力在就業市場是有價值的?然後你接受好的教育,投資於自己的能力。你不斷磨練專業技能,然後調查就業市場,看看有哪些機會。你設法為你所投資的時間和精力找到最高的回報。你有策略的訂出對的軌道,朝著功成名就的目標一路向上爬。最後你得到了成功的回報:尊敬、自信,以及安全無虞的財務保障。
若你處於追求志業的心態,你不會活在意識的自我層面,選擇高薪或是讓生活舒適便利的工作。你會來到生命的基底。有些活動或不公義的事召喚著你最深的本性,要求你積極做出回應。榮格把志業稱作「讓一個人脫離族群以及既有道路的不理性因素……找到志業的人聽見了內在的聲音:他受到了召喚。」

p.244

在嬰孩時期體驗過焦慮型依附模式的人,在戀愛關係中比較難以放鬆。他們腦海中的模式告訴他們,他們所愛的人即將離去,他們的心跳和呼吸會加速。年幼時經歷逃避型依附關係的人(他們向照顧者送出信號,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他們會先把自己封閉起來,他們經歷過的模式告訴他們,只要我不靠近對方,那麼對方沒有反應也傷不了我。
根據一項長期的權威性研究,百分之九十的安全型依附者會結婚,其中百分之二十一會離婚,逃避型依附者有百分之七十會結婚,其中百分之五十會離婚。至於焦慮型依附者的離婚率就更高了。
或許你以為,大家應該都想和安全型依附者結婚,但事實並非如此同的人結婚,安全型找安全型,逃避型找逃避型,焦慮型找焦慮型。年幼時期形成的依附模式不代表命運:人是可以改變的,但如果你在另一半身上看見逃避型或焦慮型依附模式的跡象,最好開始留意一下你自己的依附模式。

p.272

學生被教導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質疑、保持客觀,以及分析事情,但幾乎沒有人教他們如何與事物產生連結、如何欣賞別人、宣誓效忠、仿效與服務,大學裡充斥著資訊,但意義匱乏,就和這個社會一樣。
幸運的是,我上的大學是一腳跨足研究理想、一腳仍深植人文主義理想的芝加哥大學。在那個年代,學生至少要花兩年時間研讀「偉大經典」,而且通常不只兩年。我們的教授不只教書本裡的知識,還體現他們所教的東西,有些年長的二戰德國難民當時還在學校教書,他們以宗教般的熱忱堅信,進入天國的神奇鑰匙就藏在書本裡。只要認真閱讀,深入思考,就能解開生命的秘密以及擁有美好的人生。

p.275

懂得怎麼看事情不是一種天生的能力,而是謙卑的展現。它代表把你的自我(你的需求和願望)拋開,如此一來,你才能看見事情的真實面貌,而不只是自身利益的投射。你要從能夠清楚看見真相的人身上學習看事情的能力:達文西、喬治·艾略特、歐威爾、珍·雅各、鮑德溫(James Baldwin)、托爾斯泰。
藝評家位所金(John Ruskin)曾寫道:「人類的靈魂在這個世界上做過最偉大的事,就是如實看見某個事物,然後用淺顯的方式,把它看見的東西表達出來,數百個能談論事情的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有思考能力,但在數千個有思考能力的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懂得怎麼看事情。」

p.286

心理分析師弗蘭克在納粹集中營體驗到的人生,是對個人尊嚴的持續攻擊。他發現他無法控制自己的人生,但是對於加諸在他身上的事情,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他可以發揮「內在支持力」,也就是以有尊嚴的方式忍受折磨。人生不只是具體的掙扎,而且是靈性的掙扎,為了保護自己的人性不受剝奪人性的環境摧殘的掙扎。「現實中有機會,也有挑戰。」他寫道。

你可以戰勝那些經驗,將人生轉變為內在勝利,或是忽視那些挑戰,渾渾噩歷過日子。一個人接受命運以及隨之而來的苦難的方式,他承擔自己的十字架的方式他承擔自己的十字架的方式,給他很多機會(即使在最艱難的情況下,為生命增添更深的意義。

弗蘭克發現,身體會根據它吸收的養分而成長,靈魂則是由於它付出的愛而成長。

p.293

「當我能回答『我屬於哪個故事?』這個問題後,」麥金泰爾寫道,「我才能夠回答“我該怎麼辦?」這個問題。」
若沒有更全面廣闊的故事涵蓋一切,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但生命並不是毫無意義。那些故事以單純但無限複雜的方式,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腳本。
它們為我們提供意義的範疇,做為我們生活的舞台,不只是個人的生活,還包括所有人的共同生活。這些故事敘述了一的偉大的道德劇碼,不只是個人的劇碼,而且是所有人共同的劇碼。我們還置身於這齣劇中,正如克羅所說的,一齣已創造而且持續被創造的劇碼。

p.322

「有信仰的人對歷史和自然的態度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驚奇或極度的驚嘆。」
赫舍爾拉(God in Search of Man)寫道。
「有個態度會背離靈性: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所有的時刻都有神聖的火花,每個人身上都有無限大的宇宙。

p.337-338

對信仰的現實主義者而言,他們需要經過一番掙扎才能真正忠於信仰,對這些人來說,信仰來自意識的擴大,但那種意識無法持久存在,你開始覺知存在的另一個向度,感覺像是回到家一樣,但一旦體驗過後,它就消失了。正如詩人威爾伯(Richard Wilbur)所描述的:

喜樂的惡作劇是為

乾燥的雙唇提供清涼又止渴的東西。

然後讓它感到驚訝以及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滿足的渴望。

信仰比較像是窺見深度的另一個向度並渴求得到它,而不是一直活在那個深度的另一個向度裡。屬於這個陣營的人,不會把信仰描述成堅定不變的理解,而是一種渴望,或是一種預感。信仰不是「認識神的所有奇特之處,而是朝著你半數時間沒有感覺到的某個東西不斷前進。

p.352

奥古斯丁寫道:「謙卑之處必有雄偉;懦弱之處必有力量:死亡之處必有生命。若你想要得到後者,就不要棄前者。」
T·S·艾略特領悟到,有信仰的人生的理想境界:「全然單純的狀態(但必須付出一切做為代價)。」

p.378-379

蕭特斯(Trabian Shorters)說,社群故事包含了四個部分。蕭特斯在邁阿密創立了一個非裔美國男性協會、名為「做我自己」(BMe)。這四個部分是架構(定義故事的脈絡)、敘述(我們來自何方,將往何處去)、身分(我們是誰),以及行為(定義「我們」的行為)。社群故事幾乎都會橫跨多個世代,先從起源地說起,然後再描繪它發展的過程。
伯克主張,不會回顧先人歷史的人,無法展望未來與規劃未來。當我們回顧過去,看見先人的勇氣和奮鬥,就會開始認為自己虧欠先人一些東西,認為自己有義務將先人的故事傳承下去。「傳承的概念涵蓋了對話確定性原則和傳遞確定性原則」伯克寫道,「他們承接,我們延續,我們珍惜這份餽贈,享受這份餽贈,並為他人加以改進。透過尊重先人,我們學會尊重自己。」

p.385

可能性的對話是描繪成功的傳記故事。
假如一個人的人生開始翻轉,他的個人傳記會是什麼樣子?
這樣的對話首先提出的,不會是與個人無關的問題:我們要如何解決遊民問題?而是與個人有關的問題:
我們該如何協助瑪麗展開穩定、安全且有保障的生活?
當你從傳記的角度想像成功的模樣(某個人踏上了新的人生軌道),你會非常具體的看見,哪些因素可以促成更美好的未來,你會知道需要建立所有不同的人際關係,你會知道如何考慮社交和情緒層面,即使你討論的議題顯然只涉及物質層面,像是為遊民找到住所。

p.391-392

在第一座山,重點在於無拘無束的自我、個人成就、創造一個每個人可以自由做自己的社會。這是一個流動的社會,在短期內也是個有生產力的社會,但它同時是關係淡薄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人和他們所屬團體的關係並不深。在第二座山的社會,是個關係緊密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組織和社群會產生影響力,因此我經常思考,是什麼因素導致一個組織內的關係變得緊密或淡薄。
關係緊密的社群擁有鮮明的文化:芝加哥大學、莫爾豪斯學院、美國海軍陸戰隊都是這樣的社群,關係緊密的團體其宗旨並不是提供工具性的服務。像是給學生一個學位,或只是幫他們找到謀生的工作。關係緊密的團體希望幫助一個人徹底改變他的身分認同,讓一個人將整個自己投入其中:頭腦、雙手、心與靈。

p.393

關係緊密的團體有共同的道德理念。他們不將成員視為可剝削的資源,而是一同承擔神聖使命的同伴。
關係緊密的團體會讓你砍掉重練。
他們用看似過時的悠久歷史和神聖習俗包圍你。
他們要求你把集體的身分認同放在自己的身分認同之上。
他們指出一個遙遠的理想,而這個理想無法在此生實現。
雕塑家摩爾(Henry Moore)會說:「生命的秘密是找到一個任務,某個你可以奉獻一生的目標、你願意為它傾盡全力的目標、你願意為它付出此生的每一分、每一秒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它必須是你永遠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p.394

我在本書談了許多兩座山的事。我會說過,這種比喻只是為了對比兩種不同的道德觀。第一座山是個人主義者的世界觀,把自我的欲望看得最重要。第二座山是關係主義者的世界觀,承諾和心與靈的渴望看得最重要。我的核心主張是,個人主義世界觀已經被我們用過頭了。我們把自己視為獨立自主的個體,並因此將社會撕裂,使分裂和部落主義愈演愈烈,崇拜個人地位和自給自足,結果埋葬了人的心靈中最美的東西。
在本書的結論,我想把我論點中不同的思路整合起來。但我不想引述別人的話或故事,而是以宣言的形式呈現,以驅使我寫這本書的率直、熱情和信念為出發點。
這個世界正處於過渡時刻,個人主義道德生態已經崩壞,使人感到無所依靠與孤獨。許多人的直覺反應是訴諸演化本能:回歸部落。假如整個社會用「回歸部落」來因應過度的「我可以自由做自己」趨勢,那麼二十一世紀將會成為衝突與暴力橫行的時代,並且使二十世紀的動盪顯得相當小兒科。
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找到歸屬感,以及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健全的社會可以有另一種樣貌。那個解方就是關係主義。往我們內心的深處走,找到源源不絕的關懷能力,然後向他人做出承諾,將這份關懷散播出去。在這份宣言裡,我試著證明當下「盛行的過動個人主義是行不通的,並試著證明關係主義是更好的生活方式。

以行動支持我

Welcome to my other publishing channels